強化工業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

時間:2022-06-04 03:46:38

導語:強化工業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強化工業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工業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對產品成本核算與管理的觀念老舊

工業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理念與核算體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這種傳統的固定理念與體系顯然顯然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在工業行當中,現今的財務工作人員以及管理者對于成本的理念與核算缺乏系統的認識,拘泥于固有的體系,給成本核算與控制帶了一定的影響,甚至導致企業成本核算與控制出現較大誤差或信息失真,給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二)重視產品成本核算,輕視對產品成本的控制

就目前來看,工業企業主要是將經營管理的重點放在了工業生產的管理以及制造成本的核算上,忽視了對產品成本控制與管理?;谶@種情況,在對成本控制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很多問題。很多工業企業對于成本控制的認識不夠全面,認為成本控制僅僅是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企業的管理人員將成本控制的工作都指派給了財務工作人員,認為對成本控制只需要財務人員就夠了,而在生產和銷售等其他部門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大大降低了成本控制的效率。

(三)成本核算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企業利用新興技術大大提高了經營效益,成本核算是會計核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成本的管理具有規范化、制度化,那么可以合理地展現出工業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然而,現如今,成本會計管理對核算的環節沒有到位,也沒有相應的成本核算技能,導致成本核算的過程中出現了成本費用分配不當。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原本是一個整體,但現時的成本核算管理中,忽略了會計核算對成本核算的影響,造成成本核算不準確。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作業成本法)的產生,對會計人員的專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產品成本監控不科學

加強對企業產品成本監控,能夠提高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效率。但是,很多工業企業并未對企業產品成本實行有效的監控,或監控的方式方法不妥當,導致制程過中的成本出現多余的損耗與報損,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成本部門的財務人員職責不明,工作分配不合理,上級對會計人員缺乏管理,也導致工業企業的經濟利益的流失。工業企業的部分生產管理者,注重自己的利益,忽視對成本的監控,也導致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產生較大差異,成本信息失真。所以,加強成本監控,也是提高和完善成本管理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強化工業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正確制定成本戰略,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與控制體系

傳統的成本戰略,重在對自身制造成本的管理,而忽視了對供應商及客戶等上下游價值鏈的管理,只是“單贏”戰略,忽視或沒有關注“多贏”戰略,造成企業孤身作戰,從高度及眼光來講,據此制定成本戰略有些片面的。企業的管理層要提高對成本的重視程度,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規范化的流程及制度,以及成本的監控體系,為成本核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企業成本會計核算水平

由于我國很多工業企業的成本會計核算水平都比較低,影響了成本信息的完整度和準確度,基于這一現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第一,明確成本核算的對象、范圍、原則和要求。對成本進行核算是為了進一步加強生產過程的消耗管理和控制,成本核算是以產品的制造成本為對象,制造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費用構成,不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以及財務費用等間接生產過程所產生的期間費用。在對成本核算時,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會計法律規范和標準,注意成本核算的合法性原則;仔細審核有關成本核算的相關數據,確保各項數據符合具體的實際情況,關注成本核算的可靠性原則;任何產品的生產都需要一個過程,在不同的生產階段其產生的成本是不同的,因此,在對其進行成本核算時應該與會計的核算期間同步,關注成本核算的分期性原則;要達到一定的收入目標,需要有一定的成本投入,在成本核算過程中,只要實際發生,不論是該成本是否已經支付款項,都要將其納入成本核算范圍之內,關注成本核算的權責發生及配比原則;在計劃成成計價的前提下,發生的材料、燃料以及動力等生產費用,關注核算的實際成本計價原則。第二,正確選擇會計方法,規范成本核算。產品的類型以及生產方式對生產成本的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選擇成本核算的方法時要符合工業企業的實際需要。對日常的基礎管理將以重視,在選擇正確的成本核算方法的同時,確保用于核算的各項基礎數據真實可靠,各部門要明確本部門所承擔的責任和任務,確保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落到實處。第三,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教育工作,提高的專業水平與技巧,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第四,通過建立成本費用定額制度,對成本的費用支出進行有效的控制,制定每個部門成本費用支出的具體范圍和額度。第五,企業所必需的材料進行采購時,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購成本,根據職責任務的不同,對各個崗位制定相應的薪酬標準,并且精簡崗位,對于一些不必要的崗位可以完全減除,以減少人工成本。另外,工業企業還要建立一定的審查監督制度,不定期的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督,并且對費用支出的流程,即申請、審核、審批以及支付等加強管理監督,確保費用支出的合理性。

(三)重視對產品研發成本及材料采購成本的控制

產品研發設計階段,是決定產品成本的關鍵階段,關系到產品的結構、用料、產品外形,以及產品的成本。首先要建立一個科學的采購申請制度,對供應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根據相應的制度規范選擇確定具體的企業供應商,對不同的供應商的產品進行“貨比三家”,確保質優價廉;其次,如果在對采購的材料進行驗收時,發現了材料不符合規定,及時的向有關部門反應,確保及時準確的采取措施解決所出現的問題;再次,工業企業還可以通過直接或批量向原材料供應商采購材料來降低采購成本,采購人員在采購期間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降低采購材料的價格;最后,結合財務部,確保合同等的相關憑證真實、合法,采用票據等手段,盡力降低采購成本。

(四)強化對成本會計人員監督機制

建立對成本會計人員的監督及考核機制,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及能動性,優化對工作人員的薪資以及福利待遇,合理化員工的升職調度,保證員工的自身利益,從而間接地提高成本會計工作的有效運行??梢哉f,高素質的專業素質人員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主體,成本管理人員本身的態度及工作水平決定了工業企業的會計工作能否優質高效的完成。因此,企業應強化會計監督機制,促使員工積極投入到工作崗位中,提高成本核算水平。

(五)擴大企業產品成本核算的范圍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企業產品成本的成本核算,實現了從產品“制造成本”到“完全成本”核算轉變,拓展成本會計核算的范圍,對于加強企業經濟效益的管理變得十分重要。工業企業應該運用多種模式或方法,拓寬產品成本核算的領域,從單純的產品成本核算管理,擴大到產品或企業上下游的價值鏈管理,提高企業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

三、結束語

強化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與控制,需要提高到企業戰略層面的高度,既要考慮公司產品的戰略成本,也要具體到細節的成本核算與控制,有廣度也要有深度。一切從企業價值最大化出發,加強和提高成本核算與管理的力度和水平。

作者:葉冬生 單位:廣州市灝源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