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7-09 02:44:24

導語:工業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

摘要:內部控制是一套規范的,由企業建立和實施的內部管理體系,需要企業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全員、全方面、全流程實施控制。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和實施,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和效果,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增強防范和控制風險的能力,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闡述了工業企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結合企業自身規模和經營特點,對企業組織構架的設置、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風險評估和監督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對策,期望企業通過實施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性,保證財務報告和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幫助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工業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一、工業企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當前,市場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企業需要修煉內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工業企業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非常必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有助于提高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真實、可靠的管理數據可以讓企業的管理者準確、及時地掌握公司的經營狀況,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以制定出合理、科學的發展戰略;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業報表數據的可靠性,為經營者提供決策依據。

(二)有助于企業規避風險,保障資產安全

資產是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基本要素。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能夠有效地避免或減少企業資產損失,最大限度地保證企業的資產安全。

(三)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效果

完善內控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明確職責與權限,互相監督和制衡,為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通過內控制度的執行和流程再造,使各環節環環相扣,有序銜接,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二、工業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組織架構設置不合理、不規范

公司治理結構是股份制公司的基石,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有利于企業實現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很多民營企業都是家族企業,企業的很多重要崗位、關鍵崗位安排了老板的親戚、朋友。企業發展壯大后要規范,這些人可能成為改革中最大的阻力。

(二)內部控制管理基礎薄弱,內控制度不健全

為了確保企業經營的指令能夠得到有效實施,需要制定一套符合本企業實際情況求并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控制程序。一般工業企業中普遍存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手段缺乏,或者有制度得不到落實等現象;再有是控制制度和流程設計不合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內部控制只是流于形式,而無法落地生根。管理層必須認識到這個問題,避免內控無效,沒有起到監督作用,給企業帶來損失。

(三)風險評估體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監控工具

內部控制的最終目的是降低風險、減少損失。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著各種風險,尤其是企業處在高速成長和擴張階段,經營者更重視擴大銷售,搶占市場,而忽視了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有的企業制定不切實際的銷售目標,盲目擴大投資,不計成本籌措資金,為了籌資增加對外擔保等等。1.銷售業務存在的風險銷售部門是一個外延部門,開源的重點,但銷售也是公司風險較大的業務之一。一旦銷售政策不當,市場方向把握不準確等,就可能導致銷售下降,產品呆滯積壓,給企業造成潛在虧損。銷售部門也應加強客戶的信用管理,如果對客戶的信用沒有調查,或者結算方式選擇不當,可能導致銷售款項不能及時收回,或遭受信用欺詐,使企業利益遭受損失。2.籌資業務存在的風險籌資審批程序不規范,沒有實行集體決策,可能會出現人為的重大差錯、舞弊等問題,導致企業蒙受損失;籌資決策失誤,可能造成企業資金不足、冗余或債務結構不合理;籌資安排不合理,資金使用不當,導致企業增加資金成本。3.對外擔保業務存在的風險沒有專門的專業人員對被擔保企業的資信狀況進行調查,審批不嚴或越權審批,也可能導致企業擔保決策失誤,遭受欺詐;對被擔保人的財務和經營狀況監控不力,應對措施不當,可能導致承擔法律責任,給企業帶來巨額財產損失,甚至滅頂之災。

三、改善措施

(一)建立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

企業只有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明確職責和權限,形成科學有效的分工和制衡機制,才能確保內控制度的落地和有效執行。一是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在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理班子等權力機構和議事機構;二是建立審計委員會或類似的審計監督機構,挑選有良好職業操守和專業勝任能力的人員任職,并確保審計監督部門具有獨立性,不隸屬于其他部門。

(二)建設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首先,企業管理層要做到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嚴格按內控制度的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其次,要提高員工的內控管理意識。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實施需要全員參與,要想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執行,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關鍵要層層落實到員工,將內控制度融入其日常行為中。企業應該積極宣貫內控制度,加大培訓力度,讓內控制度深入人心,并得到有效實施。最后,培訓培養一批懂內部控制的管理人員顯得很重要。設計科學合理的內控制度是第一步,但真正能讓制度落地生根,就需要一批有專業素質的管理人員來執行和維護。企業應根據自身內控管理的要求,招聘或培養合適的員工勝任各崗位。實施和維護內控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員,應該通過內部培訓、外部學習等方式提高其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確保內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制度要覆蓋全員、全流程、全方位,上至總經理下至一般員工都必須嚴格執行,任何人都不得超越內部控制制度的范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要得到有效實施,企業領導首先要重視并且帶頭執行,避免決策權過度集中,廢除“一言堂”,“三重一大”事項必須實行集體決策或聯簽制度。公司的企管部門要做好制度的宣貫工作,把內控理念和制度跟公司的企業文化相結合,制定公司的使命、愿景,通過部門、車間早會宣講或者培訓日培訓、編制員工行為手冊等形式,將內控的理念植入員工的心中。同時,要求各職能部門制定明確的部門職責和崗位職責,梳理建立本部門的工作流程和標準、崗位擔當表、各崗位的常態化清單,以明確工作范圍及職責權限。

(三)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監督與績效考核

一是完善風險控制體系。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措施,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必須制定一系列風險控制制度和措施,預防和規避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在風險來臨時能做到及時和有效的應對。只有認識到風險,才會主動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內部控制。對銷售、投資、籌資、對外擔保等業務要制定完善的制度與流程,由內審部門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與跟蹤,確保將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可控,保證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完善內控績效考核。首先,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也要建立內部審計和監督制度。內部審計可以檢驗內控管理制度實施的結果,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建議。內控制度和內審制度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并且應該保證內部審計監督機構及審計人員的獨立性,確保審計結果的客觀公正。要制定審計標準,對內部控制制度落實情況進行審計,也對內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進行評估,并定期出具內審報告。其次,要建立健全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設計合理的考核指標是內控制度得到有效實施的保障。企管部門應該將各職能部門內控制度實施的成效納入KPI績效指標考核,把審計結果作為各部門與各崗位績效考核的依據,從上到下,讓領導和普通員工都認識到內控管理制度不僅僅是領導的事情,它跟每個員工都密切相關。最后,企業應加強信息化建設,用好ERP工具。要保證企業內部溝通的暢通,有關內控的指令能從上向下順暢傳遞,執行情況也能及時反饋到管理者手中。還可以設置企業合理化建議信箱和投訴舉報制度,保證信息能夠從下向上傳遞。同時,應該保證企業內外部的信息通暢,建立與客戶、供應商、銀行、政府等機構的信息反饋渠道,并定期將收集到的信息匯總,進行梳理分析,作為改善目標的依據。此外,管理者需要通過內外部的監督來評估內部控制系統是否有效。要加大對內審人員的培養力度,引進優秀的審計人才,不斷提升內審人員的職業操守和專業能力,更好地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監督及評價。三是引入ERP系統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企業達到一定的規模后,物流的進出頻繁,數據巨大,原來傳統的靠人腦、憑經驗的工作方式已經跟不上企業的發展,必須引入ERP系統,借助ERP系統這個先進的工具,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ERP可以幫助企業重塑并固化流程,堵塞漏洞,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管理成本。ERP能及時進行數據收集和統計工作,為數據分析提供及時、完整、有效的信息,并使數據透明化、公開化,管理者能夠隨時掌握企業運營的動態信息,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四、結語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是衡量一個企業管理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在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企業拼的就是內部管理提升。通過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優化生產流程,夯實管理基礎,借助內部控制制度這個有效的管理工具,降低企業經營管理成本,是企業管理者應該去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在信息時代,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也要與信息化建設相結合,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科技,建立一套更完善、更有活力的內部控制制度,為企業做大做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俊強.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20(26):102-103.

[2]鄭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中國商論,2019(16):140-141.

[3]閻達五,楊有紅.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J].會計研究,2001(2):16-20.

[4]楊雪.基于風險管理視角的工業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2):26,34.

[5]趙何培.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優化探究[J].會計師,2019(6):58-59.

作者:徐偉妃 單位:浙江西密克軸承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