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工業設計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1-15 02:50:46

導語:職校工業設計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工業設計教學模式研究

1分層教學法的實施

新階段,隨著90后新生代步入高職學校,高職學生的群體特點出現新的變化:他們是一個極具特色和備受爭議的群體:獨立又任性、自信又自我、張揚又脆弱。新生代學生大部分正值青春期,這一時期是人心理變化最激烈、心理困惑沖突最多的時期:學生的情感日趨強烈與心理缺憾并存;自我意識強,自律能力弱;渴望機會均等又害怕競爭。職校學生區別于普通學生的一大特點是三年后他們中的多數人要踏入現實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分層教學法的實施從根本上說是根據我國職業教育的現狀決定的。是推進素質教育所必須的。是中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分層次教學,具體可概括為“三個環節”,即學生編組、分層授課、分層提高。(1)學生編組。學生編組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為了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水平及心理因素,在充分調查學生的學歷背景,智能情況下,將學生分組進行教學。其中學生的分組是不固定的,隨著學習情況及時調整。(2)分層授課。分層授課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中心環節。分層教學要求在對學生進行編組后,通過有效地組織好對各層學生的教學,靈活地安排不同的層次策略,制定出科學的、切合實際的各專業的教學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付出正常工作量三倍以上的努力。這對教師的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學過程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宗旨,讓所有學生都能學習,都會學習,保證分層教學目標的落實。(3)分層提高。分層次教學中,教師通過多種方法為學生解決問題。尤其是幫助“學困生”掌握教材內容,減少或清除“旁觀生”。同時,分層次教學也能較好地滿足優生的求知欲,擴大其知識面,加深其知識的難度,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作用,滿足其“吃飽”的需要,杜絕“干坐生”。使不同基礎的學生能實現自我發展,全體學生獲得了良好發展,落實了素質教育目標,是讓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而達到最優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

2分層教學法的實施

(1)科學教學管理,提高教師素質。宣傳分層教學法的重要性。讓教師們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觀,人才多樣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發展觀。培養人才也應該根據現實的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采用分層教學法培養不同層次的人才。改變教師們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調動了老師們課題實驗的積極性。使大部分教師掌握了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驟和程序。(2)貫徹以人為本,明確教學對策。開展分層教學,首先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沒有這種思想作基礎,分層教學就是一句空話。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和“多邊”過程,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亦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無論哪種類型的學生,無論他的基礎如何,他既然是學生,就是來學習的,他有享受學習知識的權利。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尊重學生,以人為本。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變通,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培養各方面的人才。(3)創新教學環節,掌握學生需求。學生與知識、技能之間。知識對學生而言是一個常量,學生是變量,但是,不同的知識層次對學生而言又是一個變量。因此,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時時把握常量與變量的不斷轉化。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情況來設計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以及練習題。根據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來研究教法,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達到學生在一節課、每一次實踐上都有收獲。(4)完善教學手段和實習基地建設。分層次教學的需要,必須完善教學手段,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與其不同技術層次的實踐機會。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要實施開放式辦學,探索全方位、多層次、多途徑建設實習基地的路子,實行校企聯合、校鄉(鎮)聯合、校區(高科技產業園區)聯合、校校聯合等等,高職教育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只有通過充分的教學和實踐才能提高學生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的能力。

3結論

分層教學法在我校已步入正軌。教師們用新的理論、新的方法指導學生的學習和實踐,并與學生一起進行研究、交流。高職院校要促進全日制職業教育與非全日制職業教育的一體化發展。在教學方法上,高職院校要以社會滿意、企業滿意、學生滿意為更高標準,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在職前職后教育一體化的進程中實現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作者:陳映歡單位:廣東省機械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