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6-11 10:55:17
導語: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中國制造2025”深入實施的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廣泛,而且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工業設計具有重要的基礎性的創新性,如何培養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已經上升到戰略層面,因而應當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對工業設計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問題進行了探討,首先分析了工業設計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加強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工業設計專業;發展趨勢;人才培養;培養模式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和深入實施,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而且也要求專業人才的素質必須更高、能力必須更強,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而且也要具備創新能力,這也使工業設計專業步入了創新發展的軌道,必須在培養優秀人才、素質人才、高層次人才方面狠下功夫,特別是要將打造“工匠精神”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和方向。盡管從總體上來看,在培養工業設計專業人才方面已經朝著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但由于工業設計專業的特殊性,在培養工業設計專業人才方面同樣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還不適應“中國制造2025”和“工匠精神”的要求,需要引起重視,并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為我國工業化創新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人才保障。
一、工業設計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關系
在“中國制造2025”全面和深入實施的大背景下,對工業設計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開展專業化教育,而且也要在促進學生專業素質提升方面取得實效,特別是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這一點毋庸置疑。隨著工業設計專業的改革、創新和發展,要求人才培養模式與之相適應,因而可以說,工業設計專業的發展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工業設計專業的發展要求人才培養工作必須與之相適應,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工業設計專業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工業設計應當更具有創造性和創新性,這不需要在人才培養方面一定要更加重視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發展能力,進而才能為我國工業設計的科學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人才培養也將極大的推動工業設計專業的科學發展,通過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國將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工業設計專業人才,進而推動我國工業設計朝著創新發展的軌道發展。因而可以說,工業設計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在開展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既要適應工業設計專業的發展趨勢,同時也要推動工業設計專業科學和健康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突出問題
盡管從總體上來看,很多高校已經高度重視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而且與過去相比有了進一步提高,但按照“中國制造2025”和“工匠精神”的要求,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一是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理念缺乏創新。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開展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一定要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努力創新人才培養理念。盡管絕大多數學校在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但仍然存在諸多不到位的方面,比如個別學校在專業化教學還沒有進行改革和創新,還不適應工業設計專業發展的需要,導致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知識結構不夠合理;再比如還有個別學校沒有將打造“工匠精神”與人才培養進行有效的結合,比較重視理論教學以及技術方面的教學,但缺乏對學生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必然會制約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和戰略性。二是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不夠完善。健全和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是確保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組織保障。當前一些學校在開展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同有建立比較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特別是在“學教結合、校企合作”方面缺乏改革和創新精神,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很多學校在開展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重視與企業的合作,對于一些前沿的工業設計思路、設計技術、設計模式缺乏有效的教學融合,學生還不適應市場需求和企業需求,同樣會制約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三是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仍然滯后。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人才培養目標,但當前一些學校在開展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由于人才培養模式比較滯后,無法取得良好成效。比如當前一些學校在進行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缺乏信息技術的應用,“互聯網+人才培養”模式還沒有建立,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模式相對比較滯后,學生運用網絡進行學習的平臺相對有限。還有一些學校沒有將校內校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線上”與“線下”混合學習模式作為重要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加強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化對策
針對當前工業設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應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特別是要緊緊圍繞落實“中國制造2025”以及打造“工匠精神”,積極探索更加科學、更加系統、更加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出更多、更優秀、更全面的工業設計專業人才。一是創新工業專業設計人才培養理念。在未來開展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把創新人才培養理念作為重要的基礎,一定要堅持“目標導向”,把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打造“工匠精神”作為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積極探索符合市場需求、符合企業需求、有利于學生就業和發展的培養模式,加大市場需求的調查,結合市場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改革和創新,進而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特色性。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開展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要以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創新發展作為重中之重,除了要加強專業教育之外,還要將職業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雙創”教育等進行有效融合,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二是完善工業專業設計人才培養體系。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對教育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要本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加大實踐教學內容,建立科學和完善的工業專業設計人才培養體系,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體系。這就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學教結合、校企合作”機制,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合作策略,特別是要與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工業企業的合作,使學生早接觸先進設計思路、設計技術和設計模式,強化學生的創新發展能力。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工業專業設計人才培養組織體系,形成強大的人才培養合力,共同打造“工匠精神”。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工業專業設計人才培養評價體系,不僅要開展定量評價,而且也要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團隊精神等作為重要的定性評標準,給予一定的權重。三是優化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想適應工業設計專業創新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在開展工業專業設計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一定要在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方面下功夫,這就需要積極探索更加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新發展的科學模式,比如應當大力推動“互聯網+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遠程教育”和“網絡教學”,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要將校內校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線上”與“線下”混合學習模式作為重要的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著眼于推動“工學交替”,要對實際崗位培養、專項技能訓練、企業基礎培訓、理論集中授課進行細分,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踐,并且要多引導學生針對工業市場開展調查研究,并要形成調查報告,通過評比表彰的方式激勵學生強化調查研究和自主學習,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
綜上所述,在我國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新形勢下,在培養工業設計專業人才方面,一定要以打造“工匠精神”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人才培養策略,努力培養出一大批優秀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為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提供人才保障。在培養工業設計專業人才方面,應當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解決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改革創新精神,大力推動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創新和發展,重點要在創新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理念、完善工業設計人才培養體系、優化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使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參考文獻:
[1]高穎.教改項目:工業設計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裝飾(理論),2017(05):61-62.
[2]屈文濤,徐劍波,岳治.機械類工業設計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7(02):19-21.
[3]張芳燕.工業設計專業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A].世界華人設計學術協會,2016:3.
[4]端文新.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01):144-146.
作者:譚倩 譚大喜 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直升機工業設計分析
- 下一篇:電腦技術工業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