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精細化工技術探析
時間:2022-06-20 04:56:06
導語: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精細化工技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精細化工技術遠遠落后。要想提高產業的生產效率,就必須要把綠色、科學、可持續放在首位。本文將對精細化工的現狀和關鍵的控制技術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精細化工;控制技術
精細化工是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細化工憑借著其科技含量高的特點,直接影響著高科技技術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國化學領域的發展需要依靠精細化工的技術來實現。
1國內精細化工發展的現狀
精細化工是生產精細化學品的工業的統稱,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但是目前我國的精細化工產業發展遲緩,并且一些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受到制約的因素也逐漸暴露出來。
1.1生產技術水平低,浪費嚴重
與發達國家的生產技術相比較來說,我國的生產技術較為落后,有許多技術上的問題有待解決。由于我國現有的技術水平比較低,無法妥善處理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因此也無法實現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導致生產與環境之間的矛盾逐漸加深。同時,新產品的開發進度緩慢、科研力度低、投入人力物力較少,生產出來真正對社會有用的產品并不多。因此,精細化工技術的落后也造成了浪費現象比較嚴重[1]。
1.2企業分散,未能形成產業鏈
我國國內大部分生產化學產品的企業主要特點是小而分散,設備落后,管理松散,沒有形成一定的產業鏈,因此很難生產出“高精尖”的產品。雖然在江浙和大連一帶出現了一些大型的染料廠和工業場地,但是其總體規模距國外的企業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此,我國企業如果想要趕超國外的企業,首先需要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有自己的產業聚集區,擴大企業生產規模,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保質保量的生產高科技產品。
1.3信息化落后,受環境污染制約嚴重
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下,各種各樣高科技的技術被發明出來。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領導人過于以盈利為目的,不注重將生產方式與信息化相結合,這使得精細化工得不到信息技術的滋養,導致落后。此外,精細化工產業的發展受環境的制約嚴重,部分企業只單純的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對環境的污染。我國大部分的企業還保留著原來的生產線,用最傳統的方式生產著化工產品,不注重設備的更新換代與產業升級,導致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目前,環境污染不僅成為了可持續發展的巨大障礙,也是制約精細化工生產最大的“絆腳石”。此外,傳統的生產方式資源利用率低,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并且,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三廢”,后期處理的費用大,也成為了企業的沉重負擔[2]。
2精細化工的技術分析
精細化工技術要注重綠色環保,屬于高密度的技術行業,有著更新換代快、專一性強的特點。在發展綠色精細化工的過程中需要注重這樣幾項技術的發展。
2.1綠色催化技術
催化劑是化工行業常見的輔助材料,它能夠有效的抑制反應過程中的副反應,提升精細化工企業的生產效率,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作用。比如說相轉移催化技術,它的反應比較溫和,能耗低;生產效率高,并且使用這種溶劑的成本比較低,容易回收。另一種催化技術是利用酶來完成的。酶具有催化的特點,屬于生物產品,我們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催化性來調整生產,達到能源消耗的控制,并且它還具有無污染,高度專一等特性。酶催化的技術作為精細化工可持續發展的代表技術,正在日漸走向成熟。第三種催化技術是不對稱催化技術,它的特點是可以有效得到單一手性分子,而且可以提供對環境友好的綠色合成方法,也經常用于化學產品的生產之中[3]。
2.2電化學合成技術
電化學技術就是精細化工中最關鍵的合成技術,該技術是在電解池或者電池中進行的化學反應,可以利用此技術做到清潔合成,促進有機化學技術的推廣。常見的方法有配對電合成法,自發電合成法等。目前,各種合成法層出不窮,精細化工的企業不能盲目借鑒其他企業的方法,要根據自身的企業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合成方法進行生產,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2.3超臨界流體技術
目前,超臨界流體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原因是其作為流體技術最為核心的部分,對精細化工的影響較大。它可以實現許多其他技術不能夠實現的化學反應。因此,它被在精細化工領域中廣泛推廣使用。由于超臨界流體技術的諸多好處,近幾年來,我國加大了對此項技術的科技研究,使得它作為一種綠色的化工技術在醫學領域、食品領域以及高分子材料等領域均具有廣泛的應用。
2.4計算機分子設計技術
此項技術就是在準備研究開發新產品之前,充分掌握新產品的內在分子性能、內部結構等因素之后,利用計算機作為輔助,首先把綠色、創新、優化等要求輸送進去,通過分子的內在結構將精細有機結合技術的生產過程中的變化在計算機中模擬出來,從中得出影響綠色生產以及產品質量的最關鍵因素。在現實生產中規避或者優化這些因素,從而實現綠色環保的精細化生產[4]。
3結語
無論社會經濟發展的怎樣迅速,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永遠不會過時,我國的精細化工技術將會認清現實,改正自身不足,積極研發新的綠色產品。我國企業在保證自身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時也會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真正實現“零排放”,無污染的最終目標。
作者:王穩 范偉棟 單位: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劉娜,張蕾.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精細化工技術分析[J].化工理,2015,26:172.
[2]于春妍,李宏,鐘國棟.綠色精細化工關鍵技術發展分析[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4,07:150.
[3]趙云雨,蔡芳.綠色精細化工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05:95-96.
[4]武立濤.我國精細化工發展現狀與關鍵控制技術分析[J].化工管理,2013,24:143.
- 上一篇:化學反應中化工技術的重要性分析
- 下一篇:基于可持續發展精細化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