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管帶式輸送機技術創新論文
時間:2022-04-09 11:04:23
導語:圓管帶式輸送機技術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轉彎半徑
圓管帶式輸送機的轉彎曲率半徑通常由輸送帶管徑、輸送帶類型、轉彎角度等因素決定,曲率半徑的大小,影響整機的使用性能,特別是當平面彎曲和豎直彎曲同時存在時。本機帶寬1300mm,帶速3.5m/s,運量2000t/h,管徑350mm,平面轉彎轉角87°且立面有轉彎。CEMA規定了這種情況下的最小曲率半徑800d,即理論曲率半徑R≥280m,由于受地形條件限制,該曲率半徑不能滿足理論值。本項目設計組在設計中突破了傳統的設計理念,進行大膽創新,首次在圓管帶式輸送機上做到平面曲率半徑為141m,填補了圓管帶式輸送機這一領域的空白。經過仔細分析、反復論證,實施本方案的具體措施:
1)膠帶選用帶體彈性及縱向柔性好、強力高、抗沖擊、耐曲撓、成管性好的尼龍帆布膠帶。它與普通輸送帶在結構和橡膠配方上均不同,本機膠帶的芯層成階梯狀,邊緣處芯層薄,從而具有較好的柔性,保證邊緣搭接部分有較好的密封性,而中間膠的作用是使輸送帶具有良好的彈性和柔性,使輸送帶具有良好的成管性能。
2)在平面彎曲和豎直彎曲同時存在的位置托輥組間距小于0.6a0,為本機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2.導料槽
導料槽可使從漏斗落下的物料在達到帶速之前集中到輸送帶的中部。為避免傳統結構導料槽在這條輸送機上可能出現的問題,項目設計在三方面對導料槽做優化設計:
1)傳統設計中,來料經溜槽直接進入導料槽,由于導料槽有一定的高度,物料高速進入導料槽后沖擊到輸送帶上,易造成較大的沖擊、揚塵、物料碎化;同時,與導料槽側壁接觸面積較大,易造成側向溢細料、運行阻力大、側壁襯板磨損快。項目設計組優化導料槽設計,在接料口設計一個靴式接料導向溜槽,插入導料槽內,上部與給料溜槽聯接。靴式接料導向流槽的設計,大大地緩解沖擊、揚塵、物料碎化、運行阻力大問題,徹底地解決了溢細料、側壁襯板磨損快問題。
2)傳統設計中,導料槽的后擋板為固定式擋板,維護人員從前端觀察不到后內部,又無法從后端部觀察導料槽內部襯板磨損情況。項目設計組研究一種方便人工的開啟的機械式后擋板,此結構利用杠桿原理,使導料槽后段側板開啟、關閉,供觀察檢修用,即保證密封性又方便維護人員觀察導料槽內部。
3)傳統設計中,導料槽前端是擋塵橡膠簾。項目設計組考慮到該輸送機運輸條件,為避免加料意外過載,在導料槽導前部設計一個機械式加料防過量裝置,當料流意外過大時報警停機,有效地防止加料意外過量造成撒料及設備損傷。
3.喂料靴
帶式輸送機物料轉運過程中,更多考慮的是轉載給料對中、不堵料,從而忽視了在轉載點對膠帶的沖擊、產生揚塵、撒料等環境污染現象十分常見,因此帶式輸送機轉載點設計技術和轉載點環保指標作為一項重點解決的課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利用DEM(DiscreteElementMethod)動態仿真技術,通過對物料在轉載點的動態仿真以及大量實驗我們得出結論:控制物料的料流,減少空氣吸入量,能有效控制轉載點揚塵;在帶式輸送機轉載點,使溜槽中的物料速度、方向與下一條轉載帶式輸送機的速度與方向相同,也可以有效降低揚塵量,與此同時,還可以減少輸送帶沖擊、磨損以及偏心加載等問題。為了能達到這一效果,改變原有的漏斗及溜槽的傳統設計形式,溜槽根據拋料軌跡進行設計,限制運動的物料流,這樣即可降低對槽壁的沖擊力、堆積和磨損,又可以減少空氣的吸入量,對降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喂料靴的設計是為了將物料逐漸加載到輸送機上,以便物料的移動方向與皮帶運行方向相同,并且速度接近輸送帶的速度,使物料與膠帶之間的摩擦降到最低。從而很好地解決了膠帶使用壽命低、轉載點揚塵的問題。
作者:付瑤常藝萱楊忠大劉峻明單位: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廣電網絡公司致城鄉居民的一封信
- 下一篇:現代橋梁設計技術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