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技術創新路徑選擇研究
時間:2022-05-16 02:59:29
導語:企業技術創新路徑選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創新是促進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力量來源,沒有創新就沒有時代的進步。新常態下,企業只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擁有領先的技術水平,才能使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所以技術創新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但在企業技術創新之路上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許多問題,對此,本文探討了新常態下企業應選擇何種路徑、何種方法進行技術創新。
關鍵詞:新常態經濟;技術創新;企業管理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進入新的穩定發展時期,在此期間我國企業將會抓住機遇進行技術創新,不斷科學的擴大生產規模,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那么,企業將如何應對技術創新路上的各種困難,提高創新能力,值得深思。
1新常態下我國企業發展現狀與技術創新的意義
1.1新常態下我國企業的發展現狀
雖然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至今經濟產量已達世界先進水平,但我國企業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在管理、融資、生產上的困難,使本就技術水平落后的多數中小型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相較于中小型企業,資金雄厚、信息更新快、融資渠道多的大型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更容易取得成績。這種現狀很容易導致大型企業發展越來越快,小型企業被時代所棄的結局。
1.2新常態下我國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意義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的技術創新具有重要意義:(1)加快企業的生產速度。(2)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3)改變企業的經營模式。(4)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擴大企業規模。(5)提升我國整體企業的進步。(6)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7)促進我國經濟快速增長。(8)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2我國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企業不能對內外部環境做出準確判斷
不少企業在進入新常態經濟后,沒有通過合理的分析理論對企業內外部環境進行合理分析,導致企業對局勢認識不清。在迫切要求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環境下,企業或在資金不足情況下盲目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或者沒有技術創新的意識,其結果給企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2.2企業的融資方法與條件不足
企業想要創新生產技術,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技術的開發,還要能夠承擔技術創新失敗的風險,所以新技術的創造需要充足的資金做保證。但我國多數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現金流不足導致企業不能夠進行技術創新或技術創新失敗。在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時,多會選擇向銀行貸款,可很多企業因為信用低導致貸款失敗。有些企業最后會選擇借高利貸這條路,但其利息太高,非常容易導致企業不能按時還款而倒閉。
2.3企業害怕技術創新失敗帶來的經濟損失
技術創新不僅成本高,對于規模小的企業來說失敗的風險更大,一旦研究失敗,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破產。有些企業因為技術創新所需投入的成本過高,又沒有自信技術創新能夠成功,所以為了避免失敗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只好放棄能增加企業競爭力的機會。
2.4技術創新人才與設施的缺乏
技術創新需要專業的技術開發人才與開發設施,沒有技術開發人員就不會有新技術產生,設備不完善就不能輔助開發人員創造出經濟性、實用性的新技術。但現實是多數企業沒有專業的技術開發人才,開發所需設備不完善,導致企業技術創新的失敗。我國高等院校肩負著培養人才的重要歷史性任務,尤其是高等職業學校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但現今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仍不完善,由于資金不足、教育理念落后、教學方法不恰當等原因,使專業技術開發人員產出量嚴重不足。
2.5信息更新速度慢,利用程度低
經濟新常態下,各種事物(如財政政策、法制規范、新技術新產品產生等)更新越來越快,信息的更新速度與整合利用程度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因為企業對市場、政府與顧客人群的信息反應遲鈍,使信息更新速度慢以及信息利用率低導致有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錯過了技術創新的最佳時機。
2.6市場的不穩定性
與經濟的進步需要穩定的國際環境一樣,企業的技術創新也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雖然經濟進入到新的穩定時期,但并不代表市場的穩定,現如今市場中的違法行為仍然存在。加上各企業都想要抓住這個機遇,利用技術創新促進企業發展,導致人人心里緊張,產生了浮躁心理,使企業不能對技術創新保持客觀態度。
2.7法治環境不完善
我國雖然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或政策來鼓勵企業創新發展,但這些法律法規仍然不夠完善。這些法律法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業的進步,但由于法律的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大,并沒有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8專業的技術開發人才產出量低
我國現在越來越注重對人才的培養,經過實施一系列措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逐漸增多,專業性的技術人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這使得企業即使有足夠的資金也聘請不到能夠支持其技術創新的技術人員,專業人才的缺失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3新常態下企業技術創新可選擇的途徑
3.1企業方面
(1)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意識企業要加強企業內部人員的創新意識,以產生積極提高其技術創新的欲望。例如:企業要通過報紙、電視新聞、微博等工具關注國家經濟形勢的走向、財政政策的改變、政治制度的創新,以適應外部環境,增加企業創新意識;積極組織創造企業內部人才去國外進修的機會,以得到最新的行業信息,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參考;通過給企業灌輸技術創新的意義與技術創新成功的案例,提升企業對技術創新的興趣。(2)提高企業的誠信度誠信度的大小關系到企業能否與相關企業合作、關系到企業能否向銀行貸款,所以企業要提高對誠信度的重視,并積極改善企業誠信。例如:通過對企業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建立誠實講信的企業文化,使企業外在形象更加誠實可靠;完善企業相關制度,嚴禁無辜取消合作的現象發生;積極推進企業安全質量生產,避免事故發生吞慢產品提交時期;對于借款要積極做到按時還款,對于需要延期的情況給予對方具有誠意的道歉和解釋。(3)聘請技術創新人才,完善技術創新所需設備企業要從多個渠道積極聘請技術創新人才,并且完善技術創新所需設備。例如:通過企業所給的豐厚福利待遇、企業文化等吸引技術創新人才的加入;通過在高等院校招聘相關專業人才,并對其進行培養;根據要求購買技術創新需要的設備,對老舊設備進行修正,不能用的設備進行更新。(4)提升信息收集與整合能力為了提高企業的革新速度,要加強企業的信息收集能力與整合能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加技術創新所需資金。確定能夠影響企業發展與生存的外界因素,如我國與美國、日本、歐盟等匯率、利息的變化,我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變化等,讓專門的信息收集人員密切關注并分析其之后的發展行情,之后結合企業發展現狀采取相應的行動。例如:我國政府新的國債政策,若企業有剩余資金則可以購買債券;若國家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企業則可以將資金主要用于投資。(5)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對企業制度進行改革,積極吸收先進管理理論與管理觀念,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這樣有助于促進企業經濟生產,從而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創造內在環境。例如: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明確擁有相關權利的人具有等同重量的責任;對企業內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教育和專業技能的培訓,是管理人員能夠靈活運用激勵理論、績效管理、需求理論等管理方法。
3.2政府方面
3.2.1完善相關政策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發展
政府應完善現有的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的規范,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企業發展。例如:(1)增加對技術創新企業的貸款額度;(2)減少技術創新企業的稅收或稅后利息率。
3.2.2對培養技術創新人才的支持
國家要鼓勵院校技術創新人員的培養,可以通過向優秀的專業院校撥款,為期提供教學資金,以完善教學質量;為有才能的技術開發人員提供國外進修的機會。
3.2.3維護市場秩序
國家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加強監管力度。例如:(1)對市場規制一般法中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企業登記法等加大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并嚴格監督。(2)對市場規制特別法中的,金融市場監管進行完善,以加強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3.3社會方面
呼吁人們遵紀守法,積極提升人們主動學習專業知識與能力,以改善市場秩序、輔助專業人才的培養。例如:(1)增多對媒體對遵紀守法、維護市場秩序的事情的相關報道;(2)對專業技術創新人士與事跡進行表彰。
4結語
企業應深刻認識到技術創新是現代企業的發展趨勢,并積極為技術的創新創造穩定的市場環境、政治環境、制度環境,增強自身技術創新能力,以在新常態下完成企業的技術創新。
作者:周楊 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林富強.大數據時代我國新常態經濟增長中技術創新的路徑轉型[J].商場現代化,2016(24).
[2]楊淑娥.淺析新常態下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路徑選擇[J].科技風,2015(16).
[3]司馬寧.新常態下企業創新能力的路徑選擇和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07).
- 上一篇:檔案管理技術創新問題探討
- 下一篇:農業機械工程技術創新研究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