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系統優化下煤礦安全論文
時間:2022-08-14 03:54:44
導語:生產系統優化下煤礦安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山東古城煤礦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1.井下工作條件復雜,安全系數低
煤礦生產的大部分工作是在井下進行的,安全生產是煤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企業的生命線,幸福線,沒有安全,生產就得不到保障,經濟效益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只有安全性能高的煤礦生產才能夠提高提高煤炭產量,才能夠為企業的生存保駕護航。但是從山東古城煤礦的井下工作狀況來看,其工作條件較為復雜,現有的礦井設備運輸路線過長,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運輸力才能夠完成。同時,由于長時間的使用,致使礦井設備比較成就,一些設備已經老化,致使在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故障,導致井下工作不能夠正常進行。而在維修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致使維修往往跟不上生產的需要,不能夠做到及時有效,應對起來也比較費時、費力,導致煤炭生產任務不能按時按量完成,從而大大增加了運營成本,同時也給井下生產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2.對井下維修工作人員缺乏有效管理
當礦井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故障時,就要求負責維修工作的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檢查出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進而保證機器設備的維修不會給生產帶來太大的影響。但是從山東古城煤礦井下維修工作人員隊伍的發展實際來看,維修人員隊伍架構單一,低端實踐人員較多,而能夠適應現代化大型設備的高端綜合一體化人才較少。大家都知道煤炭井下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和危險的工作,這就要去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專業的礦下工作技術與經驗才能夠勝任此項工作。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井下工作環境更為復雜,這也給維修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的提高維修工作人員素養,才能夠為贏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利于不敗之地。
3.井下生產管理水平滯后,生產能力不足,安全性能低
山東古城煤礦賴以發展的源泉就是高效率的煤礦生產。但是從其井下生產管理機制來看,大部分還沿用傳統的生產管理理念與制度,生產系統成就、落后,致使現有的生產能力跟不上企業的發展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給煤炭生產的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煤礦生產設備由于長時間的使用,機器老化程度嚴重,再加上缺乏有效管理,致使在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故障,且工作效率低下。同時,井下生產是一個危險性極高的工作,一個細節就會給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機器故障的頻繁出現也給煤礦安全生產造成巨大的影響。其二,山東古城煤礦生產系統盡管也運用了現代網絡技術,但是利用率極低,各部門之間相對比較獨立,缺乏有效溝通,生產信息難以達到共享。
二、優化煤礦生產系統,實現生產的高效安全
1.優化井下生產運輸系統
為了做大做強煤炭企業,古城煤礦公司應該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效益為中心,積極推廣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等,持續改造系統裝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使企業走上又好又快的良性發展軌道。在對井下生產運輸系統進行優化時,可以把運輸系統維修人員與皮帶司機以及調度監控信息化進行鏈接,做到減人提效,無人值守,也就是將原來需要專職司機,電工,機修人員的工作環節,在系統采用自動化控制等一系列的升級改造后,按照一崗多能,提質增效的發展思路,通過加強技能提升和業務培訓融合的方式,成功實現三崗變一崗。即由一個集輸送機司機證、電工證、機電維修工證等三種特殊上崗證于一身的綜合維修人員一人通過配合信息化調度視頻監控進行巡檢,從而成功實現了技術提升、科技創新,減人提效的發展思路。僅這一項目就成功為10條主干運輸崗位減掉60個崗位,節約人工費用超過每年360多萬元,為古城煤礦大大降低生產系統運行成本,并為當前低迷經濟環境下提高競爭力提供可靠保障。目前,古城煤礦準備繼續深入開展此項系統升級改造,使之深入延伸到各種特殊之中,例如刮板輸送機、變電站、泵房、煤機司機等等需要特殊上崗證的崗位,屆時估計可節約超過200個以上崗位,到那時古城煤礦將會真正實現內質上的高產高效。
2.優化設備運營線路,提高設備運行率
在規定的備用件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庫存占款,采區取增設井下主要生產水平小型維修倉庫,曾加備件轉運靈活度,設備及備件統一化,標準化,便于通用,還可以減少備件運輸環節。此外,還要增強設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達到減人增效的作用。最后,加強維修隊伍管理,調整隊伍結構,建設精兵強將式的隊伍。這樣不僅提高了設備運行率,保證了設備運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使該礦獲得了當前經濟環境下的有效競爭力,同時培養了隊伍,實現精細化的設備管理。
3.采用國內外先進設備,實現智能化生產,推動企業的不斷向前發展
要想做到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引進國外先進的千米鉆機,施工大采深地壓釋放鉆孔,取代泄壓巷到巷施工,千米鉆機施工能夠按照要求改變鉆孔方位,可以節省巷道,降低成本。僅去年一年,節約特設泄壓巷道900多米,節約材料成本500多萬元、人工成本540多萬元。(2)采用全巖綜掘機施工改變井下生產環境,實現機械化和智能化生產,擺脫巖巷施工進度慢對煤礦生產的制約,有效地緩解和扭轉了開拓布局和采場接續緊張的局面。(3)引用大傾角皮帶,提高主采取的生產力,實現生產的集中化,使生產布局更加科學合理。(4)對生產設備實行嚴格的進、出入歸類追蹤責任制管理,建立崗位責制等多項系統管理制度,通過“臺賬戶籍”式精細化設備管理,從根本上杜絕了設備的帶病入場、作業和循環流轉,建立適時退出機制,提高設備在“工況點”運行保障。通過以上手段和措施有效提升了煤礦生產運輸環節的設備運行率和安全系數,從根本上實現了本質安全性發展思路和理念。
三、結語
安全生產是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在煤炭生產中切實的發揮煤炭生產調度的作用,對于優化煤炭生產系統,提高煤炭生產的安全性有著重大的作用,進而推動煤炭企業整體信息化的發展,體現煤礦管理的科學性、可靠性和及時性,實現煤礦企業的安全高效生產。
作者:劉衛鋒高亞妮單位: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煤礦行業的煤礦安全論文
- 下一篇:閉環管理煤礦安全論文
精品范文
10生產調度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