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及管控策略
時間:2022-12-05 08:54:28
導語: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及管控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代,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深入推進,煤炭行業改革與時俱進,但煤炭資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重地位并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煤礦企業安全依然牽動億萬人心,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依然時有發生,剖析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深層次原因,通過遵循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規律、煤礦企業員工成長發展規律、煤礦企業安全管理規律等,以煤礦企業安全管理“機制創新、組織創新、制度創新”等為突破口,推動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安全行為;安全管理
新經濟時代,能源安全問題始終是黨和國家政府關注的重要內容,不僅涉及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與我國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煤炭資源無論作為動力能源,還是工業原料,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都沒有改變。但由于煤礦企業數量眾多、產能龐大、生產工序繁雜、環境復雜多變、大型設備密集、從業人員甚多,綜合導致我國煤炭行業安全生產隱患眾多、安全事故頻發。因此,強化煤礦企業安全管理體系,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1煤礦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1)煤礦安全事故中人的行為因素是事故的主要致因。據我國“煤礦安全網”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煤礦企業共發生各類型安全生產事故67起,共死亡108人。其中,全國安全生產事故共發生66起,共造成人員死亡103人;意外事件1起,共造成員工死亡5人。據近十年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數據統計分析顯示,由各類型員工人為因素直接致使的煤礦安全事故占比高達九成以上。時至今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大型先進煤炭設備供給,技術缺陷引發的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正日益減少,據此表明:單純且片面地追求技術變革以規避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觀念已經落伍了。因此,控制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就必須立足實際,正視現有生產技術水平,改善員工安全素養層次不齊甚至低下的窘狀,提高各類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技能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這對做好我國煤礦有效預防各類事故發生。(2)員工安全行為能力弱化與生產復雜環境致使安煤礦全管理難度大。相對于其它企業而言,煤礦企業生產環境復雜且多變,員工工作條件惡劣且艱苦。煤礦企業員工行為受到多重、復雜因素影響,而我國煤礦企業一線從業人員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綜合素質水平也不是很高,且很多從業這家境貧苦,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能力都相對較弱,嚴格執行煤礦企業安全操作規程的意識淡薄。加之,我國煤礦企業一線從業工人多數為青壯年,一些青年員工面對高負荷、高壓力的煤礦生產工作,長期處于身心疲憊的工作狀態,生產過程違規操作時有發生,安全隱患問題嚴重。實際上,近年來各級政府、社會公益組織、煤礦企業一直高度重視煤礦企業員工安全培訓工作,投入資金也十分可觀,但安全培訓工作結束后實際生產效果依然達不到預期安全目標。究其緣由,是因煤礦企業針對特定環境下有針對性的能力提升培訓較少。(3)煤礦安全預警管理機制不健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應以“預防為主”,把煤礦生產不安全因素及煤礦員工的不安全行為扼殺在搖籃狀態,確保生產安全、平穩、有序、高效,因此煤礦安全預警管理機制顯得尤為重要。關于煤礦員工安全行為評價及預警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但在煤礦沒有的現實生產中,因受傳統觀念影響,煤礦安全預警管理理念滯后,缺乏系統性、全局性的煤礦安全生產安全預警管理機制,難以有效地識別環境、個體所導致的不安全行為。尤其是面對復雜多變的煤礦安全生產環境和層次不齊的員工安全行為能力,尚缺乏復雜環境對個體安全行為的影響有效地預防、管控機制,無法有效動態預警員工的安全行為能力。
2煤礦安全管理提升策略研究
安全生產問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顯得格外重要,煤礦企業的安全工作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而員工安全意識、安全行為、安全能力是影響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主要誘導因素。由此可見,聚焦煤礦企業“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加強煤礦企業安全管理頂層設計,降低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以“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為中心,基于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誘因,精準設計、完善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系列規章制度;以“安全保障人才隊伍建設”為主線,多方安全管理人才隊伍聯動,推動煤礦企業內設機構協同創新、安全管理體系創新,把握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培訓、考核等工作規律演化趨勢,推動煤礦企業安全工作邁向新境界。(1)遵循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規律,構建全員參與的煤礦安全管理機制。聚焦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關鍵領域,通過實施安全人才隊伍素質能力提升計劃、安全意識培訓計劃等,選好、配強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管理人才梯隊,著重培育煤礦企業安全文化氛圍,打造專業化的安全管理體系;發揮煤礦企業內外知名安全專家、優秀煤礦工人的引領示范功能,抓好煤礦員工之間的朋輩示范,構建由社會、煤礦企業、煤礦員工組成的“三位一體”的安全管理機制。(2)遵循煤礦企業員工成長發展規律,構建全過程的煤礦員工安全教育培訓體系。重點聚焦煤礦企業“生產第一線”,輔以“家庭生活第二線”和“企業活動第三線”有力支持,基于不同工齡、不同性格、不同技能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能力,立足“生產第一線”,推動安全教育與專業技能培訓教育的有機融合;立足“家庭生活第二線”,通過家企互動,開展員工生命意義、家庭責任教育等活動,推動員工樹立安全責任意識;著力推動“企業活動第三線”作用發揮,通過開展安全文化宣傳活動、安全技能競賽等企業安全教育活動,推動煤礦企業“三條線”無縫對接的全過程安全教育體系。(3)遵循煤礦安全管理規律,構建全方位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聚焦煤礦安全管理機制創新、部門協同創新、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創新等相關環節,緊跟煤礦安全管理工作新趨勢,深入推演煤礦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強化煤礦企業員工對期刊安全管理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推進煤礦員工綜合考核評價機制改革創新,重點在煤礦員工綜合考核、生活困難員工關愛、員工工會組織管理、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煤礦企業安全文化氛圍培育、煤礦員工心理疏導教育等環節,進行系統性、創新性規劃設計,引導煤礦員工實現“安全意識、能力培養、生產績效”共同提升的目標。
3結語
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從安全管理投入、安全管理機制建設、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多工序、多環節、長期性的綜合性過程。通過系統創新、機構創新、管理創新,把握煤礦安全生產規律,構建全員參與的安全機制;遵循煤礦企業員工成長發展規律,構建全過程的煤礦員工安全教育培訓體系;遵循煤礦安全管理規律,構建全方位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打造全方位的特色的煤礦安全育人模式等方式,即可以幫助煤礦企業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形成煤礦企業安全、高效的生產格局,對我國這樣一個煤炭大國長期安全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作者:衡連偉 單位:安徽理工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 上一篇:煤化工工藝二氧化碳減排技術研究
- 下一篇:煤礦檢測法律法規如何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