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探索

時間:2022-05-26 09:41:32

導語: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探索

摘要:新形勢下,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凸顯,為了改善能源緊缺的問題,新能源汽車技術就呈現到了眾人的視野當中。在汽車行業發展和創新的歷程中,不僅需要引進大量的技術性人才,還需要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新型技術的出現,也意味著新型人才的需求。此時就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對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內容,之后,結合現狀,針對性的制定出科學的延伸與創新路徑。

關鍵詞:校企合作;新能源汽車技術;教學模式

1問題的提出

對學校來說,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人才,需要立足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增強對應的專業技能。我國新能源汽車屬于發展速度較快的行業,需要在市場的基礎上,不斷的正確加人才的需求量,提升專業技術的需求[1]。在實踐的過程中,大部分的院校雖然對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一方面沒有很好的立足當前汽車專業的發展趨勢,另外一方面沒有充分的滿足學生對實踐教學活動與后期就業需求。鑒于此,校企合作模式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模式將如何創新?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眾多學者需要探究的主要內容與問題。

2時代現狀

2.1汽車行業發展方向的轉變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趨勢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人數使用也開始不斷的遞增,那么人才的需求也就會上升一個重要的檔次。我國是汽車生產的主要國家之一,需要在市場行業的基礎上,確定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提高汽車技術的創新性。使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的培養方向指明了道路,并滿足汽車發展的需求,提高對應的邏輯思維能力[2]。學生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行業發展趨勢,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的制定出科學的解決措施。

2.2汽車行業的高技術型人才嚴重匱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汽車行業的發展也開始呈現逐年遞增趨勢。但是,在傳統的視角上,大部分培養的都是傳統的汽車類型人才,但是對于新型產業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區別性[3]。

2.3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無法適應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發展

第一,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并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工作當中。從目前的形勢上看,大部分的企業并沒有積極的參與校企合作當中,甚至還有部分學校僅僅就是單方面投資教學,忽視了實踐部分。第二,校企合作的建設體系不完[4]。不僅無法對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探究,并且也很難達到知識學習的有效反饋。第三,院校在實施教學方式建設的時候,忽視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與當前的生產規模。在此種形勢下進行好學習,很容易讓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甚至很難滿足創新化的發展需求。

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

3.1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情形下的創新

第一,教學方式創新。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教師也需要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提高信息化技術的主要應用,不斷的為課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使用分段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深入理解能力,保持教學方式的創新。不僅需要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還需要結合現實的需要,構建有效的人才培養戰略。在開放性的視野下,使用信息化技術,加大學生團隊協作能力,保持學生專業知識的理解與吸收[5]。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將院校和企業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此來達到實踐的主要目的,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的額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是什么”,之后以“能源”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分析電動汽車擁有更強的續航能力需要關注哪些。此時,學生之間就會相互探究,在問題研究教學法的基礎上,深入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第二,促進校企之間的聯合教學。對于院校來說,只有加大校企之間的關系,才可以在有效的探究中,確定人才的培養方向,不斷的完善教學教育改革路徑,提高目標建設的針對性。在合作中,共同編制專業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了解為汽車企業發展需求的時候,也可以靈活的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獲取工作經驗,適應崗位的需要[6]。第三,實施訂單培養??梢栽谄髽I的需求基礎上,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通過訂單的方式,下發對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各大院校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根據崗位的需求,針對性的制定出科學的解決計劃。打造順應企業發展的工藝流程,保證有效的技術路線,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3.2學校和企業需要共同建立學習工作平臺

此時學校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根據“校企合作培養,互利共贏發展”的原則,立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找到可以符合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雙軌實訓課程。另外,還需要結合企業的生產現狀,看到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將企業和學校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此來達到高效的教學模式[7]。此外,學校還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汽車專業技巧,從開始的模仿向著獨立操作的方向進行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與其他的工作存在著較大的區別,不僅需要維修,還需要保養。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的汽車進行對比,新能源需要更多的耐心與細心。在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內容更加的復雜,操作的時候需要更多的細化。因此,在實施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在全面的視野下,將學校和企業結合起來,構建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例如:院??梢越Y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設一個4s門店,屬于維修、保養一體化的實訓室,還有其他的配件室和多功能會議室。以工作為導向,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最后,院校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比賽,讓新能源汽車檢測和維修技術專業和一些知名企業進行結合,增強實踐的效果,掌握市場的發展規律。教師也可以在實踐中,升華自身的理論水平,了解更多的實踐知識,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在綜合性素養的基礎上,合理的引導學生,增強對應的專業水平,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就等同于就業,并且在企業中可以得到更為廣闊的技術延伸。

3.3全面貫徹人才培養的戰略方針

第一,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落實好相關的政策與制度,促進兩者之間的共同進步。在現實的生活中,新能源汽車屬于國際化的趨勢,并且在不同的國家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只有將院校和企業結合起來,提高兩者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那么才可以滿足教學方案的完善性與針對性。以職位工作能力為導向,建立真實的工作任務,重要對發動機進行探究,提高設備的科學建設力度,扎實基礎,促進人才教學模式的融會貫通。認識到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調查的力度,構建對應的課程體系。第二,需要在校企合作制度的基礎上,不斷的優化與完善。制度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提升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工作熱情,加大溝通性建設,保持教學方案的約束性和管理性,合理的引導學校和企業都積極的參與到其中,以此來達到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從企業的視角看,需要加大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力度,加大監督性,讓優秀的企業人才到實踐基地中進行課程的指導。長久下去,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企業實際生產的氛圍,還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的增強自身的綜合性能力[8]。學校也需要結合現實的需要,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需要給予最大化的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

3.4運用創新型手段進行人才培養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不僅是全球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重點。在對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進行教學培訓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使用多元化的創新教學方式,延伸學生的思維邏輯,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此外,還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驗證中形成新的創新理念,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保持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規律,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之后,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鍛煉平臺,在實踐中優化自己,在校企合作中,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執行2+2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企業,保持知識、技能、企業發展的匹配性,讓學生更好的適用于企業,主要使用的創新方式是問題研究、內容分析、實踐探索、項目研究等。

4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需要根據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社會發展需要,分析企業的生產現狀,共同建設學習工作站點,強化育人的方式,創新教學方法,更新創新創業的理念。提升對應的教學質量,引進企業高素質人才??s短磨合期,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揚長避短,強創新創業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理念,保持自身的特色性。

參考文獻:

[1]曾志平.湖南省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建設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思路[J].中國產經.2020(14).

[2]張甲瑞.職業院?!?+N”模式校企合作探究——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J].繼續教育.2018(02).

[3]袁菁蕓,李步照.賽教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的探究[J].南方農機.2019(13).

[4]郭炬,賈林平,張振英,于江.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8(02).

[5]周寧.高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為例[J].輕工科技.2017(10).

[6]楊柳青,疏祥林,潘希姣,劉靈芝,丁舒平.面向新能源汽車和校企合作項目的高職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2).

[7]陳力鈞.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思政教育研究——以福州職業技術學院阿里巴巴大數據學院為例[J].輕工科技.2019(12).

[8]閆永,周波,胡燕.汽車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及人才培養方式的探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0(24).

作者:許書娟 鄧秋雅 段佳鋼 單位:廣西城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