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污水處理站技術分析
時間:2022-06-30 03:25:44
導語:酒店污水處理站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某酒店污水處理站主要處理酒店客房及餐廳污水,總處理規模為480m3/d,因存在處理單元分散、生化系統運行維護困難、出水超標風險高等問題,技術改造工程具有其必要性。該文采用取消生化系統、對餐飲廢水進行二級除油、增加除臭系統、混合污水經調節池調蓄后提升排放的技術改造路線,結果表明綜合效益佳,出水水質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DB31/425—2009)要求。
關鍵詞:生活污水;餐飲廢水;技術改造;酒店
隨著我國城市的發展,賓館、酒店、食堂的規模日益擴大,在國民經濟中餐飲業已從無足輕重的位置飛速成長為年營業收入上千億元的重要產業。隨之,產生的餐飲垃圾堵塞下水管道、餐飲廢水超標排放污染城市水體、“地溝油”重現餐桌危及食品安全等系列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區域環境質量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已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
1酒店污水特點
酒店污水主要污染源可分為客房污水、餐飲廢水、沖洗廢水、鍋爐房排水等。其中以餐飲廢水污染程度較高、危害較大,其主要污染物是動植物油、食物殘渣等。動植物油脂容易凝結在管道內壁形成厚厚的油脂層,使管道過水能力減弱,甚至堵死,且油脂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物質[1]。因此餐飲廢水需經妥善處理后方能排入城鎮污水管網進行統一處理,其他則與一般生活污水水質相近,可直接排入城鎮污水管網。直接排入外界環境時,需進行針對性的處理以滿足環境保護要求。酒店污水的水質波動較大,與營業功能組成密切相關,包括客房入住率、就餐人員數量、清潔生產習慣等,各地的水質數據統計結果也有一定的差異[24]。江蘇、廣東等發達地區酒店污水具有以下共性:(1)住宿餐飲混合污水綜合有機物濃度較低、動植物油含量高;(2)隨著酒店等級的提升,客房排污水水質濃度有偏低的趨勢。
2工程簡介
上海某酒店于1997年開業,地上共30層,地下2層,位于徐匯區建國西路上,該地段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酒店污水處理站始建于1998年,主要處理酒店客房及餐廳污水,處理后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排入肇嘉浜排水系統,最終進入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2.1處理規模
污水處理站原設計規模為480m3/d,包括酒店所有生活污水和餐飲廢水.
2.2水質分析
根據《上海市水務局關于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DB31/445—2009)的通知》(滬水務[2009]684號),自2009年9月1日起,凡針對本市納管企事業單位的排水許可、執法監督均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DB31/425—2009);2009年9月1日起印發的排水許可決定書,應明確按此標準執行。因此,本次技術改造中不再執行原設計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而嚴格按照上海市控制標準《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DB31/425—2009)執行。
2.3技術改造必要性
目前,污水處理站主要存在如下問題。(1)生化系統地理位置極為敏感,布置在酒店圍墻外,某小學地下,日常維護運行不便。因該系統產生臭氣、泡沫等問題,屢遭學校投訴。(2)現有的無動力隔油設備已難以滿足峰值流量需求,動植物油指標有超標風險。(3)部分單元存在維運安全隱患。包括:調節池污泥沉積嚴重,調蓄功能大幅減弱;調節池及生化單元部分腐蝕較為嚴重;臭氣無處理設施,正常生產與環境需求難以兼顧。(4)新舊標準有待統一,以利于總體效益。因此,為減輕對外界環境產生的影響,從項目綜合效益出發,污水處理站技術改造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
2.4方案選擇
2.4.1國內酒店污水處理技術路線
酒店污水有機成分較多,各成分間的綜合作用強、穩定性差,但毒性不大,預處理相對比較困難,其排放時間有一定的規律性,排放瞬間流量大,中午和晚上一般是廚房污水排放的高峰。酒店廢水的特性使得處理它的方法較生活污水復雜,普遍的處理方法是將其初步處理達到三級標準后,納入城市市政污水管網。因此,酒店污水的治理任務主要是去除油脂[5]、有機物和懸浮物。昆明市90%以上賓館、飯店采取了餐廳隔油、沉渣池處理污水,少數規模大、星級高的賓館和靠近滇池的旅游度假區內賓館、療養院采取小型二級生化處理廢水[2]。廣州市對30間大中型酒店污水處理方法進行了總結,大致分為無污水處理設施、隔油、隔油+氣浮、隔油+生化、隔油+氣?。?種處理方法[4]。處理餐飲廢水比較經濟實用的方法是合理組合物理法、電化學法和生化法。青島市對餐飲業主要是通過安裝重力隔油池處理餐飲污水,出水達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要求后進行排放[6]。上海市公共建筑逐步推行采用具備模塊化、占地小、就地安裝、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的新型餐飲廢水處理技術,以適應現代公共建筑餐飲廢水處理的需求[7]。
2.4.2改造方案
本次改造嚴格按照新的排放標準設計,結合現有情況以及國內成熟應用的經驗,主要改造路線是取消生化系統,同時對餐飲廢水進行二級除油,強化餐飲廢水處理效果。在污水調蓄和排放方式上,擬定兩種方案。方案一:取消調節池,客房污水重力自流直排,餐飲廢水經二次隔油后經泵提升排放。方案二:保留調節池,混合污水經泵提升排放。
2.5可行性分析
2.5.1技術可行性
經多次抽樣檢測,現有流程調節池出水水質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經調節池后出水水質基本達到納管標準,但受采樣時段影響,動植物油指標仍有一定的超標風險。因此,技術改造中,取消生化系統是可行的;通過增設二級除油設施,強化除油效果,解決了餐飲廢水中有機物和油脂對管網的影響;保留調節池進行水力調蓄,應對酒店污水排放時間有一定規律、排放瞬時流量大、水質波動大的特點,使排入管網的水質保持適度范圍,一方面避免對市政管網的水力及有機負荷沖擊,另一方面提高外排污水達標排放的安全性。
2.5.2經濟可行性
現有生化系統運行維護費用高,約2元/m3污水,年運行費用達35萬元。而總體技術改造投資約150萬元,靜態條件下可在4年內收回成本,綜合效益可觀。
2.6方案設計
技術改造工程主要設備布置在地下二層。二級除油設施鄰調節池建設,占用1個車位(約20m2);除臭系統布置在調節池上方,不新增用地;調節池重新防腐;改造調節池室外雨水窨井,與專用排水檢測井合建,作為污水總排放口。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由于酒店污水處理站地理位置敏感、動植物油等指標具有超標風險,且生化系統等單元存在維運安全隱患,正常生產與環境需求難以兼顧,原設計無法滿足當前要求,技術改造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2)技術改造路線執行新標準、優化系統設計、強化運營管理并增設除油設施以確保水質達標、增設除臭設施以杜絕環境衛生安全隱患,合理可行。(3)采用取消生化系統、保留調節池、增加油水分離器和除臭設備,污水經泵提升排放的技術改造方案,綜合效益佳,實現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系統的優化建設。
3.2建議
(1)重視污染源頭處理,特別是加強、優化餐飲等部門的清潔生產等措施,制訂規章制度以確保有效實施,如:含量較高的油液直接倒入廢油貯罐,灶具餐具水洗前先用紙巾刮除油脂并與殘渣廢棄物一并資源化處置等。(2)重視污水系統的運營管理,必要時可委托第三方進行專業化運營,以規范日常操作。
作者:商佳吉 單位:上海市凈化技術裝備成套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朱宇,曹文平,張后虎,等.隔油水解一體化SBF平臺處理餐飲廢水[J].工業水處理,2006,26(11):6971.
[2]鐘明霞.昆明市賓館飯店水污染及其控制[J].云南環境科學,2000,19(2):5455.
[3]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太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建設技術導則[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4]曹宇泓.酒店污水的BOD5和CODCr相關關系探討[J].鐵道勞動安全衛士與環保,2000,29(3):128129.
[5]范建偉,劉新超,張杰.高濃度油脂廢水的處理[J].凈水技術,2002,21(51):7677.
[6]張文,賈中剛.試析青島市餐飲業污水排放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4.
[7]楊敦,徐揚.現代公共建筑餐飲廢水處理工藝[J].給水排水,2007,33(2):7275
- 上一篇:新時期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探討
- 下一篇:環保工程污水處理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