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港人才支撐問題研究
時間:2022-11-12 10:37:35
導語:航空港人才支撐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鄭州航空港區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概況
鄭州航空港區是中國第一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鄭州航空港經濟區的成立與發展將會促進河南對外開放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河南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匯聚更多高層次的人才,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鄭州航空港區是河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地區,航空港區一共由三個產業園組成,分別是鄭州航空港、綜合保稅區以及周邊的產業區,面積達到了415平方公里。自從國務院2013年批復以來,航空港區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港區經濟總量及主要經濟指標穩步提升。2017年,鄭州航空港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全區生產總值達到了700.09億元,相比2016年年均增長14.0%,高于全國7.1個百分點,高于全省6.2個百分點,總量在鄭州市16個縣(市)區中排名第一,同時也是鄭州市開發區中增速唯一突破兩位數的,其引領帶動作用更加凸顯;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6.3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了16%;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680.5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了8.3%,位居鄭州市第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95.3億元,同比增長了15.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了42.2%,居于鄭州市第二位;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0億元,位列鄭州市第三位,相比2016年增長了13.6%,增速位列鄭州市第三位;進出口總值達到了489.1億美元,占鄭州市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達到了83.5%,成為鄭州市進出口的主要來源,位居鄭州市第一;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86元,同比增長了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6元,相比2016年增長了8.5%,鄭州航空港區已經成為河南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航空港區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鄭州市乃至整個河南省的經濟發展,但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其人才的支撐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才發展的現狀
1.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才需求現狀。最近幾年,鄭州航空港區高端制造、航空物流、現代服務等主導產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作為高端制造業代表的富士康近年來發展穩定,與此同時,航空港區積極推進智能終端產業的發展,陸續引入了酷派、天語、創維、中興等177家相關企業,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鏈體系;航空港區大力推進航空物流產業發展,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UPS、聯邦快遞、順豐、菜鳥、DHL、中外運、菜鳥網絡等已成功入駐鄭州航空港區,航空物流業正在不斷完善;2017年,新鄭國際機場開通航線193條,其中國際航線26條,客運通航城市111個,這些都為航空服務業、機場業、航空制造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雖然近年來,鄭州航空港區的產業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但從產業發展的歷程來看,當前港區的產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人才資源的需求數量龐大,人才需求質量相對較低。然而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對高質量的人才需求將會更加迫切。由此可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需要大量不同類型的人才。從航空港區產業發展以及對人才的需求來看,人才需求可以歸分為以下幾類:第一,航空港區的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和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支撐[2];第二,以航空物流業、現代服務業等為重點的支柱產業發展,急需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因此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急需培養、引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第三,需要聚集和培養一批具有良好實踐能力、戰略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高層次管理人才。鄭州航空港區人才發展和產業發展緊密相連,只有開發與優化人才結構,才能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而使得產業發展與人才發展相輔相成。2.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才供給現狀。為了解決航空港區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人才需求問題,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人才發展的政策,全面開展實驗區人才服務工作,制定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才服務工作方案》,每年將為航空港區舉辦兩次人才專場招聘會,全面支持航空港區的發展[3]。2016年11月19日,河南省教育廳、人社廳、省發改委、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聯合在鄭州科技學院舉行“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2017年企業就業專場招聘會”。此次招聘會以港區企業為主,共有700家企業參會,提供2.3萬個崗位,為河南高校與實驗區企業的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航空港區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2017年4月21日,河南省人社廳與河南日報在河南人才市場聯合舉辦了招聘會,此次共有110家企業參會,提供4400多個崗位,招聘職位主要集中于互聯網、電子商務、電子制造、航空物流、運輸物流、食品、餐飲等行業,為鄭州航空港區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與此同時,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也積極成立港區人才服務小組,派出員工深入港區企業,了解港區企業人才需求的情況,以便更好地為航空港區人才發展服務。為了解決航空港區的人才需求問題,促進航空港區的全面發展,鄭州市實施了一系列加大人才開發的措施和政策,更好地為鄭州航空港區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2013年12月,河南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的意見》,實施了許多有利于航空港區發展的人才政策。這些措施的出臺對于促進航空港區人才發展以及培養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14年11月18日,“中國鄭州航空港引智試驗區”成立,鄭州航空港區成為我國第三個國家級引智試驗區[4]。2014年12月,引智試驗區了《關于建設鄭州航空港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若干意見》,實驗區積極實施“5511”人才引進政策,計劃在5年內引進1000名左右高技能的專業人才、1000名左右高層次人才、50名領軍人才來支撐實驗區的經濟發展。航空港實驗區成立5年以來,十分重視人才的引進工作,積極發揮人才的作用,全面推行“人才+項目”的引進政策,已成功引進國家“千人計劃”、院士等專家60多名,各種高層次人才1100多名,初步形成了航空港區人才高地。這些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將為航空港區的建設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構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才支撐體系面臨的問題
1.人才引進政策有待改善。為了積極推進鄭州航空港建設,河南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人才開發的政策,但是航空港區在人才引進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第一,人才引進體系不健全,雖然近年來河南省政府通過多種形式比如實施河南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工程方案、“5511”人才引進培育計劃度、舉辦專項的招聘會等方式引進人才,為航空港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然而與其他省市相比,人才引進體系還不夠健全,還存在著不足。第二,人才引進政策不到位。當前,河南省人才引進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不到位現象,不能兌現引進時的承諾,導致人才引不進來,留不下來。與此同時,人才引進之后,其后續工作缺乏保障,導致引進來的人才隊伍流失嚴重。第三,政策不具有吸引力。河南地處內陸,經濟水平發展落后與沿海發達地區,不利于吸引高新技術人才,同時,政府制定的人才引進政策也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差距較大[5]。當前,河南省對引進的高學歷人才的補貼費用和沿海地區相比差距較大,和沿海地區十年前的水平差不多。2.人才發展載體欠缺。人才發展載體是吸引各類人才發展的平臺,目前,鄭州航空區缺乏高質量的人才載體。雖然近年來,航空港區已經引進了一批重點企業,但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比較多,而大型跨國公司、高科技產業、科研創新的平臺還比較缺乏,大部分企業沒有自己的研發機構、高技術產業總量也相對較少,大型企業數量也偏少,嚴重影響了對高層次人才的承載力。同時,港區內一些基礎服務設施還不太完善,使得航空港區對人才的吸納能力比較弱、承載力不高。3.高層次人才缺乏。截至2017年7月,一共有中興、富士康、創維、天宇等117家相關企業簽約入駐航空港區智能終端產業園,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取得了很大的發展[6]。但是從總體來看,這些企業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從事智能手機零部件的生產和總裝,缺乏核心的技術開發人才,產品附加值低。隨著航空港區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具有較高知識水平、掌握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和行業領軍人物,然而這些高層次人才供給非常有限。像資本運作、風險評估、航空運輸、跨境電商、國際快遞、貨運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鄭州航空港區發展的瓶頸。航空港區高層次人才不僅總量較少,而且高層次人才比重低,高層次人才結構還不夠合理,與航空港區的經濟快速發展不相匹配,不能滿足航空港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4.本土高校專業人才培養能力不足。與引進高層次人才相比,鄭州航空港區的高層次人才培養主要依賴于河南省和鄭州市的一些本土高校,然而目前我國比較知名的航空航天類高校主要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和京津經濟地區。省內雖然有一些高校開設了航空類相關專業,但與一些國內知名高校相比,存在學科專業種類少、辦學層次低、院校整體水平低等問題,無法進一步滿足航空港區對航空類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5.人才發展綜合環境欠優。鄭州航空港區難以吸引高層次人才、本土高層次人才流失、待遇較低并不是主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與人才發展綜合環境有關。沒有優良的人才發展綜合環境,難以聚集和吸納優秀的高層次人才。綜合環境由人文環境、政策環境、社會環境等組成。目前,河南省各種人才發展環境相對不足,雖然政府也出臺了優惠政策,但這種人才環境在人才競爭中并不具有顯著優勢,難以吸引高層次人才。
四、建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才支撐體系的措施
目前,鄭州航空港區亟須大量的各類高層次人才,人才供應遠遠不能滿足航空港區的建設需求,人才需求和供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會嚴重制約航空港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航空港區人才的引進、開發和培養:1.加強政策引導,完善人才政策。從鄭州航空港的發展總體狀況來看,首先,政府在引才引智工作中,應加強政策引導,充分發揮企業引才引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人才發展平臺。其次,政府應加強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宣傳力度,加大對人才的扶持力度,完善人才相關政策,使引進的人才能夠留得住、用得好,保證人才引進政策的連貫性。再次,加大人才引進的科研經費投入,爭取多渠道科研資金投入;同時,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用高福利、高待遇吸引人才。2.提高鄭州港區高層次人才承載力。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航空港區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航空港區的人才載體在規模、類別等方面不具有優勢,因此鄭州航空港區應推進產業建設,積極建設一批和河南產業水平相匹配的載體,重點建設新興產業、支柱產業、高科技產業,加強企業的自主研發,發揮人才載體的吸附、集聚作用。同時,鄭州航空港區應加快完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建設,提高鄭州港區高層次人才承載力和吸納能力。3.建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吸引高層次人才。通過政府、企業、人才市場三方面推動,吸引區域內高層次人才資源。第一,擴大引才范圍。政府部門面向世界公開招聘國外高級人才、海外留學人才、國內高層次人才,根據航空港區不同類型的人才需求,降低門檻,積極引進人才。第二,積極支持本土人才市場與國內外知名的人才資源服務機構展開合作,提供不同種類的人才服務,選取一批航空港建設急需的人才。第三,創建多元化的人才創新創業平臺。根據鄭州航空港區的發展規劃,建設多元化的創新創業平臺,支持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從政策、平臺、服務、資金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支持,實現人才建設和項目建設的良性發展。4.實驗區、企業和高校合作,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單憑政府實施的人才引進政策并不能從根本上改進航空港區人才缺乏的現狀,因此,要加強人才的自主培養。當前,河南省的人才培養主要依靠高等教育,因此要積極探索高等教育的辦學模式,加強鄭州航空區、企業和高校的合作,積極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增加航空港區高科技人才的供應。針對特殊的崗位需求,鄭州航空港區可以與本土的高校開展合作辦學,培養出滿足航空港區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航空港區的一些企業可以與高校合作,建立技能型人才實習基地,加快培養出航空港區建設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同時,本土高校還應積極與國內、外著名的航空高校定期交流,建立合作,提高辦學能力,培養出一批滿足航空港區發展需求的人才。5.營造良好外部環境。鄭州航空港區人才綜合環境欠佳,不利于吸引高層次人才。因此,要積極優化鄭州航空港區人才發展綜合環境,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綜合環境,提升人才吸引力。一是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氛圍,每個產業、每個科研項目的情況都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任務,保護科研人才的創新熱情。二是實施“零障礙”的政策。在人才引進上降低門檻、在人才流動上減少限制、在人才競爭上制定衡量標準,創造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發展環境。三是建設適宜居住的生活環境。加快航空港區基礎服務設施的建設,滿足引進人才子女上學、配偶就業、社會保障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引進人才解決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王春曉.產業結構升級與人力資源開發策略探析———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例[J].人才資源開發,2013,(7):27-29.
[2]王文成.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的人才支撐問題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5,(15):27-29.
[3]王璇.基于鄭州航空港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80-181.
[4]吳歧林.鄭州航空港建設的人力資源支持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7,(19):17-20.
[5]周書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創新人才發展戰略研究[J].中州學刊,2017,(10):35-37.
[6]張艷.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才需求與開發研究[J].當代經濟,2014,(12):90-91.
作者:陳素芳 單位:鄭州大學
- 上一篇:建筑項目施工管理過程中工程成本控制
- 下一篇:航空器滑行調度優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