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質量管理體系解析

時間:2022-03-04 09:11:31

導語:航空質量管理體系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航空質量管理體系解析

一、標準簡介

AS9100(歐洲稱為EN9100,日本稱為JISQ9100)是由國際標準組織航空技術委員會(ISO/TC20)與全球主要航空企業,FAA、CAAC等民航管理機構合作所發展的國際質量體系,該體系于1999年正式公布,源于航空航天工業的組織及其供方共同的需求。2016年9月,國際航空航天質量組織(IAQG)再次正式了AS9100D版標準。同年12月分別了AS9110(維修)及AS9120(分銷)的新版標準,基于工業發展的新特點,IAQG與時俱進的新了AS9115航空航天業用于交付軟件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

二、實施情況

AS系列標準是建立在ISO9001:2015版標準基礎上,并附加了很多航空、航天及國防組織的一些特殊要求,以保證整個供應鏈持續產品的可靠以及準時交付。從數據方面看,鑒于AS系列標準的推動,由飛機本體質量所引發的空難將越來越少,使航空出行成為當今最為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為了更好進行轉版工作,IAQG隨即了SupplementalRule003(以下簡稱SR003),以確保所有已通過認證的企業能夠順利完成轉版,SR003規定在2017年6月15日之后的所有認證審核、再認證審核以及監督審核必須按照新版的要求去實施,凡是在2018年9月14日原證書未轉換成新版證書的企業,原證書失效。同時,該規定對轉版后證書有效期的要求也做了解釋說明。對于企業而言,尤其是原先取得AS9100C版認證的企業,面臨著轉版時間緊、任務重的壓力,從IAQG新版標準到整個轉版工作結束僅用時兩年,而新版標準的要求較之以往又有較大的變更,這使得許多企業往往措手不及。目前,轉版工作已經結束,現有的客戶基本都陸陸續續地轉成了AS9100D版,從現有情況看,對于9100新增的一些關鍵特點,眾多企業還缺乏一定的了解,尤其是那些處于整個航空供應鏈末端以及正準備成為航空工業鏈一環的企業,由于對航空工業特點的不甚了解,往往在這些地方感到比較困難且束手無策。而這些問題基本都出現在標準的第8章運行中,對企業來講往往又特別關注。結合工作實際并且從IAQG的在線數據庫中獲得的數據,發現AS9100D版標準中,有很多更新的地方往往是認證企業的缺失點,因為這些條款導致的不符合項也比較集中,在此作出總結和分析。

三、具體說明

1.9100D標準中。6.1與8.1.1的區別對于基于風險的思維、風險的概念,許多企業也會產生混淆理解。標準第6章所述的風險針對了整個質量管理體系,是站在組織全局的角度出發,對標準4.1中所識別出的那些不確定性的因子加以分析和采取措施,既然是不確定性的影響,事物就有可能產生有利的影響,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機會,也有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也就是通常狹義理解的風險。而恰恰標準8.1.1條款又需要組織對于第8章產品/服務運行過程中進行風險管理,而這里所提到的風險更多的是狹義理解的負面風險,只有正確理解了兩處的不同含義,才能夠正確的在體系中予以明確。2.過程方法。對于過程方法,在ISO9001及之前的AS9100標準都有提及,尤其針對第8章的過程,AS9100標準要求制定過程的KPI(關鍵績效指標)來綜合評估過程的有效性,對于KPI達成情況,很多企業,尤其中小企業對于過程的定義、輸入輸出、相應的人機料法環以及過程績效如何設定流于表面,并沒有根據自身的特點去制定,存在過程的KPI和實際的運行記錄互相矛盾等情況,或者沒及時對運行過程中KPI的異常情況進行分析,喪失采取糾正措施的機會。3.仿冒件及供應鏈管理。在標準中,引入的假冒零件的相關要求十分重要,這是國際航空質量組織首次特意號召管理假冒零件。這并不值得驚訝,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估算,每年2600萬個零件安裝在飛機上的零件中,有2%是假冒產品。總計52萬個不合標準的零件對飛行器的安全造成風險。這些仿冒件的產生最有可能就是通過供應鏈流入的,所以仿冒件的控制,不應流于形式,或者簡單做個培訓,而是應該真正的將供應鏈管理、技術狀態管理及標識和可追溯性做好。尤其對于供應鏈管理,標準不但明確要求對采購從原始或授權制造商、授權分銷商或其他批準供應源等外部提供的產品進行控制,同時首次提出了次級供應商的管控,以保證供應鏈能夠準確地向下傳遞,最終保證整個供應鏈上的產品是安全的,同時標準要求相關的信息應當準確傳遞給供方,并對接收的產品和服務進行適當的控制,并且確保產品滿足所有要求。而很多處于供應鏈下游的企業對于這一些要求并不是非常理解,導致對供應鏈的管控不到位,產生了大量不符合項。4.人因因素。人因因素(Humanfactor)是新版標準另外一個特別關注的地方,雖然不像仿冒件和產品安全,有專門的定義及對應的條款,但整個體系從策劃到實施,以及后續的檢查及改進,都需要考慮這一環節,而人因因素確實是現代航空業所面臨頭號敵人。1994年6月6日,中國西北航空公司TU-154M型B-2610號飛機執行西安至廣州WH2303航班飛行任務。8時13分,由西安咸陽機場起飛,8時23分,飛機在空中解體,墜毀在西安市長安縣鳴犢鎮。經調查發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地面維修人員在更換ⅡKA—31安裝架時,錯插Ⅲ7、Ⅲ8插頭,導致飛機的穩定性變壞,使飛機失去控制,造成飛機空中解體。許多企業雖然也知道人因因素重要,卻簡單的將之與培訓、人員能力相關聯,并沒有理解實質,其實在策劃環節應該去考慮相應的人因因素風險,并針對高風險項目或不易察覺的項目采取特殊的控制手段,防止人為誤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應該考慮人體工程學,以及疲勞,過程運行環境,精神狀態,生理情況可能對過程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對產生的不符合考慮是否存在人因因素方面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改善對策。同時,人因因素的存在,還容易帶來不易察覺的外來物損傷。

作者:李祥 單位:杭州德凱萬泰認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