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服務企業問題研究
時間:2022-12-21 11:15:27
導語:航空服務企業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本文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軍事力量“走出去”為背景,在梳理地方航空服務企業基本情況基礎上,分析了在境外軍事空運任務中引入地方資源參與保障工作的優勢作用,提出了更新理念、完善制度、創新平臺、對接任務等意見與建議,為提高軍用運輸機遂行境外空運保障效能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國防交通;航空服務企業;境外空運保障
隨著國家利益拓展、“一帶一路”戰略推進,我軍事力量“走出去”漸成常態,特別是現有軍用運輸機數量逐年增加、性能不斷提高,遂行中外聯演聯訓、人道救援、國際維和等境外空運任務也越來越多,空中航跡不斷延伸、保障需求趨于“精”“?!?,尤其是在缺少海外保障支撐點的情況下,要求我們必須立足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的大背景,引入和用好地方優質力量,串接“一站式”“蛙跳式”保障鏈路,切實為軍用運輸機執行長航時、多批次境外空運任務助力增能。
一、航空服務企業基本情況
航空服務企業,是我國改革開放后,隨著乘坐私人飛機或包機越來越多應運而生的;公司一般基于固定機場或航空公司成立,也有物流、倉儲、服務咨詢等涉及航空運輸領域的公司開展相關業務。目前,航空服務企業主營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航務服務,包括根據客戶行程和飛機性能制定、申請、落實飛行計劃,向航管部門遞交飛行領航報,向機組傳遞與執行本次飛行任務相關的航行、氣象和其他需要的文件資料;二是地面保障服務,包括協調機場提供起降、停場、勤務以及各種保障設備,辦理機組、旅客“一關兩檢”手續和航食配餐,提供VIP旅客服務和場(內)外地面交通保障,按照客戶要求提供全程陪同、設施設備租賃等服務。世界范圍內比較著名的航空服務企業,相關服務項目、保障標準、準入機制都較為完善。以歐盟為例,早在1996年就通過了《共同體機場地面服務市場準入》指令,對地面服務市場的開放和準入做出了具體規定,其中,明確將機場地面服務劃分為11個項目,分別為地面管理和監管、旅客作業、行李作業、貨物和郵件作業、停機坪作業、航空器服務,燃油添加、排放、補充等作業,航空器維護,飛行運行和機組管理、地面運輸、配餐服務等。2011年3月,我國出臺《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之后,已逐步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公務機市場,航空服務企業也隨之發展壯大。據統計,2007年國內僅有10架公務機,截至2015年,包括香港和澳門地區在內,公務機數量已激增近400架,僅大陸地區就有約300架,涵蓋波音、空客、豪客、灣流等諸多機型。與此同時,以金鹿、漢能等為代表的公務機和航空服務企業,業務范圍幾乎包含了飛機加油、停泊、檢修維護和餐飲、休息、通信,以及飛行訓練、飛機租賃、機庫存儲、包機、飛機銷售維修、倉儲物流、禮賓服務等諸多方面,不僅能滿足基本飛行保障需求,而且還可根據客戶要求,訂制和提供個性化、“一站式”服務保障。
二、引入航空服務企業參與境外
空運保障任務的優勢作用有利于提高應急響應準備速度。規模較大的航空服務企業,一般均設有飛行運行控制中心,作為公司總裁全天候運行授權代表,安排經過專門培訓、取得上崗資格的人員,提供全年無休、每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控制和服務保障的決策、處置支撐。以遠赴非洲接運烈士靈柩回國任務為例,領受任務后,空軍某運輸投送部門迅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遴選兩家航空服務企業,采取一主一備、多案推進的方法,在航空服務企業的全程支持下,于12小時內即完成出發前各項準備工作。有利于增加突發問題處置手段。為更好與國際市場接軌,充分利用國際航空運輸組織資源,國內多家航空服務企業,紛紛加入了全球性航空運輸聯盟或協會。比如,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美國通用航空協會、星空聯盟等。通過加入上述組織,航空服務企業可在代碼共享、設備共用、力量共建、危機公關等方面,獲得聯盟或協會其他成員的支持,增加突發情況處置手段。同樣以赴非洲接運靈柩為例,選定的航空服務企業針對可能飛越索馬里的情況,預先通過所在聯盟協調,申請了索馬里飛越許可,為后續繞飛起到了關鍵作用,保證了飛行安全。有利于減少任務機組額外負擔。以往軍用運輸機赴境外陌生地域遂行空運任務,機組既要完成航行計劃、航線選取、氣象條件、沿線機場等大量資料收集準備工作,還要在飛行途中聯系、協調、落實飛機停場、加油、排污、牽引、放飛等工作,特別是執行長航時、遠距離空運任務期間,機組人員休息、餐食、地面交通等都牽扯了大量精力,極易影響飛行安全。作為面向公務機的航空服務企業,以提供快捷便利、細致周到的服務為出發點,既能滿足機組人員日常生活需求,還可提供航行服務、地面保障、通關通檢等,個性化、訂制化、精確化和“一站式”保障支撐,確保機組人員集中精力圓滿完成飛行任務。有利于學習借鑒地方經驗做法。據了解,目前從事航空運輸業務的大型企業,均根據自身公司運行規模和特點,建立了飛行運行控制系統、系統運行控制或運行管理信息系統,其中就包括飛行動態監控、可在遠距離范圍內“點對點”聯絡的手持通信器等設備,信息化水平較高。同時,航空公司從總裁到運行總監、商務總執行官,再到飛機維修、客戶服務、航站經理,直至機組跟蹤、氣象專家、機場保障、導航數據等,基于“團結協作、減少環節、系統支持”為原則的運行框架,也值得我們在創新境外空運指揮體制、完善保障體系中參考借鑒。
三、推動航空服務企業參與境外
空運保障任務的意見建議強調,著力解決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努力構建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順暢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相統一的工作運行體系,系統完備、銜接配套、有效激勵的政策制度體系,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以此為指導和依據,推動航空服務企業參與境外空運保障任務,應重點抓好以下4個方面工作。更新理念。引入航空服務企業參與保障任務,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應在軍地雙方互惠互信、資源共享的前提下,由簡單的“花錢買服務”,向學習技術、培養人才、改進服務、活用資本、強化管理、建立標準轉變;由常規的“吃穿住用行”保障,向引進成熟的信息系統、適應國際通行做法、提高危機公關處置能力、合理指揮控制結構轉變;由單純依靠行政手段、不計成本的高投入、低產出保障模式,向依靠地方優勢力量、順應市場運作規律、精確服務保障轉變,做到一份投入、多份產出,虛心“向企業學管理、學保障、學建設”,實現融合效益最大化。完善制度。軍用運輸機遂行境外空運任務,涉及國與國之間和軍地之間協調溝通,具有很強的政策性、保密性、隨機性和突發性等特點。因此,引入航空服務企業參與保障任務,必須建立完善配套制度,規范各方行為。比如,建立定期會晤機制,組織運輸機部隊、各級機關職能部門和參與保障任務的航空服務企業進行集中會談,以保障質量、服務價格、存在問題等為議題,共同查遺補缺、研究對策措施。再比如,完善監督管控機制,軍方重點監控任務下達情況,動態掌握各方信息,實時向選定的航空服務企業反饋保障需求;企業根據軍方需求,督導專職小組或部門按要求完成保障任務,視情派出一線組織協調人員,及時落實和解決軍方需求。還比如,嚴格保密制度措施,特別是對時限緊、層級高、帶有特殊背景的境外空運任務,必須謹慎選取具有保密資質、曾參加過類似保障任務的公司,以“保密法”“合同法”等法律為依據,制定明確的保密條款,防止企業公開任務情況、透露軍方身份,或是將保障資歷作為宣傳素材。創新平臺。一方面,在充分開展市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私營企業為補充,準確了解航空服務企業市場基本情況,按照掌握的能力范圍、價格水平、公司規模等,建立航空服務企業“名錄庫”“排名表”,同步參考實際保障情況,定期進行輪替更新,使之成為選定和調整參與保障任務企業的有力依據。另一方面,采取簽訂軍民融合服務合作框架協議的形式,與入庫企業圍繞合作宗旨、合作形式、合作機制、權利義務、保密管理等,達成共識、厘清權責,既可為建立穩固合作關系提供政策支撐,也可為軍方享受質優價廉服務提供依據。新的合作模式,將有利于軍隊更好地利用地方航空服務企業在專業隊伍、業務網絡、物流配送、綜合服務、倉儲裝卸等方面的優質資源,在境外空運任務中獲得更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務保障。對接任務。近年來,空軍后勤系統先后完成了多批(次)軍用運輸機境外保障任務,全程引入航空服務企業參與保障工作,派出人員隨機進行跟蹤協調,第一時間掌握機組需求、多方入手處置突發問題,特別是在境外維和物資空運任務中,整合軍工企業、民航機場、任務機組、危險品運輸鑒定機構等多方力量,在全梯隊整機集裝化基礎上,依托航空服務企業保障資源和力量,境外各個站點放飛、裝卸、補給等,大大提高了境外保障效率。通過任務實踐,不僅為軍方掌握航空服務企業業務范圍、運作模式、保障渠道提供了依據,而且為地方企業在細化服務項目、改進保障方式、精確提供支持等方面,積累了經驗。
作者:袁軒 劉輝 單位:空軍后勤部運輸投送局
- 上一篇:醫學檢驗與臨床學科合作措施
- 下一篇:航空微型彈藥接口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