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監管難題以及決策

時間:2022-11-28 09:45:00

導語:探究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監管難題以及決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監管難題以及決策

我院1996年經省級評估認定為“愛嬰醫院”。母嬰同室的建立,新生兒護理工作的模式已從過去長期實行母嬰分離封閉式的集體護理轉變為有家屬和產婦直接參與的開放式護理。

護理管理難點

產婦及家屬缺乏新生兒護理的基本知識:主要因為受多年舊傳統觀念的影響;母親睡覺時有摟抱嬰兒同睡的習摜;產婦及家屬缺乏或不重視有關新生兒護理的基本常識。

產婦及家屬不了解醫院對新生兒的管理制度:2003年曾有2例家屬在住院期間自行將嬰兒手圈取下,被及時發現;存在換錯嬰兒的安全隱患;醫院實行開放式管理,病區有多個通道,母嬰同室,存在嬰兒被盜走的安全隱患;實行母嬰同室后,致使部分護士思想麻痹,認為有父母的照看而忽略了對新生兒的細致觀察,不能及時發現新生兒疾病,存在延誤病情的風險。

管理對策

制定護理管理制度,規范護理行為:①病區設置與監控;②制定母嬰暫時分離的管理制度;③嚴格的新生兒查對制度;④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⑤新生兒出院制度。

護理告知書的使用:溝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告知書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①護理告知方式:在病區走道及病房內以圖文方式告知監護人新生兒護理的相關內容;以書面形式告知監護人新生兒護理的相關內容,并由監護人簽字,告知書隨病歷歸檔;我院制定的告知書為《溫馨提示》;口頭講解和行為示范告知。②告知的主要內容:實行母嬰同室,請夜間尤需注意;防止寶寶墜床和被母親熟睡時誤將寶寶口鼻捂住造成窒息,請不要將寶寶與母親同睡,醫院為您配備了寶寶專用床;防止寶寶溢乳時將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導致窒息,應讓寶寶采取側臥的體位,頭肩部抬高20°左右;寶寶手上戴的手圈不要取下,手圈是識別寶寶身份的重要標識;母親哺乳前應洗手,清潔乳房;探視人員應著裝整潔,洗手后才能接觸寶寶。③護理告知程序的實施和注意事項:在病區走道及病房內以圖文方式告知新生兒護理方法,佩戴手圈的重要性等警示標志;新生兒出生后即由當班護士對監護人全面講解《溫馨提示》的內容并做行為示范。讓監護人了解其內容后簽全名,并收回歸入病歷;下一班護士進行指導和鞏固,了解監護人對告知內容的認識和施行情況,對落實不到位的,督促落實并給予指導。護理告知的注意事項:告知內容一定要有科學依據;與院方及醫生的意見相一致;根據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年齡層次,采用能夠讓監護人理解的語言和方法,將告知內容有效地傳達給監護人。

新生兒護理記錄單的使用:護理記錄可為“舉證”提供客觀的法律依據。①護理記錄單的格式和內容:楣欄為產婦姓名、科室、病房號、床號、住院病歷號,楣欄下為表格,表格第一項為日期,依次為時間、面色、體溫、呼吸、體重、皮膚、臍部、喂養情況、大小便次數、暖箱溫度、護理觀察及措施、效果、護士簽名。左下角注有可用符號記錄的項目。②記錄的方法:護士到病房觀察護理新生兒后及時記錄,有相應符號的項目在相應欄內填寫相應的符號,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哺乳、大小便的頻次,喂配方奶的新生兒,記錄每次哺乳量,單位用ml表示。健康宣教、安全知識宣教、護理措施及效果記錄于相應的欄內。

效果

通過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了專科護理管理質量,降低了護理風險,改善了護患關系,突出了專科特點,為新生兒的安全護理提供了保障。

護理告知書《溫馨提示》的設計和使用,使新生兒的監護人充分認識了安全護理、管理的重要性,并能主動參與和配合護理工作,為新生兒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

護理記錄單充分體現了??谱o理的特點,記錄單采用表格形式,簡便、實用和明了,表格中設計的符號,大大縮減了護士的書寫時間,記錄單懸掛在病房,既有利于護士臨床使用,也有利于及時、客觀、真實地記錄護理情況,使護士有更多時間護理新生兒,從而使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都有了顯著提高。使用護理告知書及護理記錄單以來,未發生新生兒墜床和家屬自行取下手圈等意外事件。增強了護士的責任感及告知意識。通過培訓,護士認識了與護理有關的法律知識,增強了對護理行為可能產生的法律關系和后果的預見性,提高了服務質量,通過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使護士逐漸把維權意識和責任義務融入到日常護理工作中,促進了護患間的溝通與和諧,針對有風險的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告知、早預防”,保證了護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