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呼吸道阻塞的臨床護理
時間:2022-09-21 09:44:26
導語:談呼吸道阻塞的臨床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方法
1.1方法:我們對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采積極綜合性的急救與護理措施,具體為:
①基礎措施:
積極改善缺氧狀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原因較多,臨床急診時須根據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定。感染性疾病所致者應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嚴重上氣道阻塞應采取緊急處理措施,解除呼吸道阻塞,挽救患兒生命。
②異物阻塞的救治:
使用牙墊或開口器開啟口腔,并清除口腔內異物;以壓舌板或食指刺激咽部,同時以Heimlich手法使患兒上腹部腹壓急速增加排除一些氣道內異物,不能取出的異物,應盡快在喉鏡或支氣管鏡的窺視下摘除異物。
③藥物治療:
喉支氣管炎、喉水腫可使用腎上腺素減輕黏膜水腫,多采用霧化吸入或氣管內滴入,每次1~2mg,多次用藥。氣管插管后水腫等所致的上氣道阻塞、病毒性喉支氣管炎使用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療消除水腫,減輕局部炎癥。
④手術治療:
對于喉水腫、喉痙攣等,應考慮立即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建立有效的人工氣道,急性喉炎、氣管支氣管異物、支氣管痙攣患兒插管前應用人工氣囊面罩輔助呼吸,表面麻醉下行氣管插管,發生窒息患兒迅速將異物取出后而行緊急氣管插管,氣管插管成功后均于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行常規氣管切開術。
⑤手術護理:
做好術前宣教及手術準備,術前與患兒家長積極溝通,快速講解病情治療重要性,安慰家長,將術中用物準備齊全,對病情并不是特緊急患兒,指導練習用口呼吸和正確的擤鼻方法,全麻手術前禁食8小時,禁飲6小時,支氣管異物患兒了解異物的性質。
⑥心理護理:
兒童期是兒童身體、智能的生長、發育、成熟的重要時期,應利用一切間隙時間對患兒進行心理引導,增強患兒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進行各項檢查及操作時,先做好解釋工作,當患兒配合治療時,予以鼓勵和表揚。
1.2療效評定:
2周后對26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進行治療效果統計,并對呼吸困難改善程度、血氧飽和度、呼吸功能等指標進行檢測。
2結果
26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7例進行保守治療,19例進行相關手術治療,1例患兒因病情持續發展致呼吸衰竭死亡,另25例患兒2周后經綜合急救護理,呼吸困難得到改善,血氧飽和度、呼吸功能等指標正常,臨床有效救治率達96.15%。
3討論
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是兒科常見病,一些危重病情的患兒屬臨床急診范疇,臨床可因發病原因不同而呈現不同表現,如咽后壁膿腫起病急驟,伴呼吸困難、咽痛,喘鳴音,喉及氣管內異物可窒息,異物進入氣管內可引起刺激性咳嗽,進而發生阻塞性肺氣腫,肺不張與肺感染等,咽、喉白喉引起通氣道狹窄,出現喉痛,吞咽困難,聲嘶,吸氣性呼吸困難與喘鳴音,急性喉炎則見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有數據表明約80%氣管支氣管異物發生在小兒由于臨床表現也易出現咳嗽、咽痛,喘鳴等呼吸道疾病表現,因此對于輕型患者也應高度重視以免漏誤診。治療前的診斷至關重要,X射線檢查明確診斷有異物后應立即進行內窺鏡檢查及時摘取異物,方可排除氣道阻塞,急性喉痙攣好發于有活動性佝僂病的嬰兒,若不及時插管建立呼吸通道,患兒可因窒息死亡。急性喉水腫多由于食物、藥物變態反應引起,常無先兆癥狀,驟然起病,表現聲嘶、咳嗽、喉鳴,喉鏡檢查可見喉黏膜蒼白和水腫,有漿液滲出。
臨床綜合性的急救護理至關重要,實踐中我們發現,小兒呼吸道解剖及組織方面有自身特點,喉腔氣管腔相對狹小,黏膜下層較松弛,當炎癥或外來因素刺激時發生充血、腫脹和滲出,極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因此準確的觀察和判斷病情,采取及時快速急救和綜合護理方案是治療成功的關鍵。除鎮靜給氧外應作病因治療及對癥治療,若發生咽后壁膿腫應切開引流。對急性喉炎除給予足量抗生素外應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以減少滲出水腫。氣管支氣管異物應在喉鏡支氣管鏡檢查下取出異物。急救時需注意體位變化,宜取半坐臥位,以減少對氣管壁的刺激,手術時應針對不同患兒制定相應的有預見性的護理措施,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總之,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應根據疾病的性質、呼吸困難的程度采用合理的方法,對于炎癥性疾病經吸氧和藥物治療不緩解宜立即行氣管插管或切開;對于異物性疾病可迅速在支氣管鏡下取出異物,解除梗阻,綜上,綜合及時有效的急救護理有利于小兒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兒擺脫危險和癥狀改善,值得臨床應用。
作者:賈改萍單位: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兒科
- 上一篇:淺談嚴重創傷的急診搶救及護理
-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護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