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兒科護理母愛行為與替代

時間:2022-11-23 09:12:46

導語:淺談兒科護理母愛行為與替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兒科護理母愛行為與替代

摘要:目的探討關于兒科護理中的母愛行為與母愛替代的實施效果。方法對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兒科接受治療護理的150例患兒進行對比性護理研究,隨機分為患兒A組和患兒B組,各75例,患兒A組實施普通兒科護理,患兒B組在其基礎上實施母愛行為與母愛替代護理,觀察兩組患兒的治愈時間及康復效果。結果患兒A組中,36例于2-4d內治愈,康復率為48%(36/75);22例于5-7d內治愈,康復率為29.33%(22/75);剩余17例于8-10d內治愈,康復率為22.67%(17/75)?;純築組中,47例于2-4d內治愈,康復率為62.66%(47/75);26例于5-7d內治愈,康復率為34.67%(26/75);剩余2例于8-10d內治愈,康復率為2.67%(2/75)。對比這兩組數據可知,接受母愛行為與母愛替代兒科護理的患兒B組的整體康復速度更快、康復效果更顯著,統計學意義充分(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工作中,應根據每個患兒的不同心理及行為特點,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給予教育指導,以及采取母愛行為與母愛替代護理措施,使其能夠順利配合治療護理工作,以利于實現早日治愈、恢復健康的目的。

關鍵詞:兒科護理;母愛行為;母愛替代

兒童處于身體不斷快速生長發育、心智逐漸穩定成熟及以社會行為學習發展的關鍵階段[1]。很多患兒因疾病住院住院,使其生活環境突發改變、對治療的不舒適感及恐懼感及家長的擔憂焦慮等均可引發患兒產生一些列的負性心理。因此,在兒科護理工作中,應根據每個患兒的心理特殊性及行為差異性等特點,充分發揮母愛行為與母愛替代護理措施的作用,以使患兒早日康復[2]。先本文對我院兒科150例患兒實施差異化的兒科護理措施,以觀察在兒科護理中開展母愛行為與母愛替代護理措施的具體效果及作用。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兒科接受治療護理的150例患兒進行對比性護理研究,隨機分為患兒A組和患兒B組,各75例?;純篈組中,男兒35例、女兒40例;年齡0.3-5歲,平均(3.12±0.45)歲。患兒B組中,男兒36例、女兒39例;年齡0.4-5歲,平均(3.17±0.42)歲。兩組患兒在疾病類型、病情程度及一般資料等方面的統計比較無意義(P>0.05),能夠進行可比性護理研究。1.2兒科護理方法。對75例患兒A組實施普通兒科護理。而對75例患兒B組則給予普通兒科護理的基礎上,加施母愛行為與母愛替代護理,具體措施示下:(1)母愛行為。依據小兒對母親的特別反應及對親情的感知力,護理人員要高度重視對患兒的母愛親情呵護,以滿足患兒的身心需要,使其維持穩定的心理狀態??赏ㄟ^使用美好的母愛語言、友善的母愛態度,并利用優美的醫療環境,減少及消除患兒的陌生恐懼心理,從而放松其身心,早日恢復健康[3]。另外,還要,了解兒童心理以及發展過程,掌握好奇好奇、易成群、好動及好玩等特征,像母親一樣適當約束及限制其活動,在病情允許情況下,也可特意陪伴玩耍,并重視對其自尊心的保護,促進消除患兒的對醫療的對抗心理、戒備心理及心理隔閡,以保障護理工作的有序進行。(2)母愛替代。一般患兒入院會一定時間的離開父母,常常會產生陌生感、失落感、自卑感等,此時,護理人員要充分掌握患兒的注意力,利用其易轉移、定向性差及適應能力強等小兒心理特點,通過適時、適度的給予其多選性新奇有趣的玩具、事物或與其一同嬉戲玩耍等,有效轉移其注意力;同時,告知患兒“你的媽媽只是暫時離開,阿姨會好好照顧你,她明天就會來這里看你啦”,這樣患兒便會把內心對母親的依戀逐漸轉向媽媽托咐的人身上,使其盡快轉移離開家人后的情感投向。另外,護理人員還要像母親一樣,處處觀察感受患兒的喜怒哀樂情緒,盡可能減少其生活上或精抻上的困惑恐懼,盡力滿足其正當需要及要求,以慈母般的心理行為,時時記掛患兒的饑飽、冷暖以及病情變化,博得患兒的喜愛及獲得其家屬的深度信任,并誠心溫暖、體貼及愛護每一位患兒,讓其時時享受母愛,以促進其早日治愈。

2探討

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由于患兒的心理特殊性,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更特殊的工作要求。在小兒心理護理過程中,母愛行為與母愛替代可發揮出不可低估的意義作用,對于需要及依賴母愛行為的患兒具有極其重要性。母愛行為對正處于身心快速生長發育階段的小兒,尤其是嬰幼兒,其影響作用至關重要,良好的母愛行為可促進患兒早日重獲身心健康,有利于其今后的健康發育。母愛替代則對因病住院而被迫離開家庭、離開父母的患兒來說,對其進入陌生的醫療環境和接觸面對陌生的醫療人員時,可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重獲母愛、轉移注意力及依賴者,感受類似母愛一樣的關心照顧,從而利于病情的顯著改善。

總之,兒科護理中的母愛行為與母愛替代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實踐意義,值得充分發揮其作用價值。

作者:古麗尼沙汗•吐爾洪 買合甫熱提汗•卡馬力 單位:1.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人民醫院 2.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李艷紅.母愛替代護理法在無陪護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探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5,(2):116-117.

[2]胡彩英.母愛替代護理法在無陪護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4,(13):79-79.

[3]郭靜,郭銀娟.“母愛式護理”在兒科護理服務文化中的創建與實施[J].齊魯護理雜志,2013,(2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