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評估單在兒科護理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9-09 03:40:42

導語:風險評估單在兒科護理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風險評估單在兒科護理管理的運用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醫院在兒科護理管理工作中使用風險評估單的作用。方法:選取醫院2018年1~6月患兒2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100例和觀察組100例,對照組患兒采取傳統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患兒使用風險評估單。比較兩組兒科患者上報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及患兒家屬滿意度。結果:在使用風險評估單后,觀察組患兒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患兒家屬滿意度明顯增高,和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醫院兒科病房的護理管理工作中全面應用風險評估單后,能夠明顯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患兒家屬的滿意度,在醫院護理管理工作中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風險評估單;兒科;護理管理;應用護理

安全管理,是臨床上常用的管理辦法,該方法安全有效,能夠積極的預防和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與此同時,還能夠讓護理人員的安全風險意識有所提高。風險評估單在臨床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參與使用能夠提高整體醫療護理安全的管理。兒科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是特殊而復雜的,這也容易導致不良事件發生,在兒科臨床診療和護理的過程中設計和實施風險評估單,可以有效的針對某些意外的發生,能夠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患兒在整個治療和護理過程的安全性[1,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醫院2018年1~6月患兒20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100例和觀察組10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年齡為2~9歲。觀察組患者中,男71例,女29例;年齡為2~8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1)風險評估單的設計[3,4]。根據我國《護理安全應急預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規文件,結合醫院兒科臨床實際情況,設計制定出符合醫院兒科臨床護理管理的風險評估單??偨Y日常護理工作中的錯誤及不良事件發生的經驗,全面具體實行護理風險評估單的操作,并在實施使用后,發現總結問題并分析原因,及時修改完善。風險評估單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項:評估患兒是否有自理的能力,評估患兒的疼痛程度,墜床風險評估,誤吸風險評估,皮膚損傷風險評估。(2)風險評估單的使用方法。①評估患兒是否有自理能力,結合醫院兒科實際情況規定,7歲以下患兒不需要進行此項的評估。年齡在要求范圍的患兒在入院2h內由相應的責任護士對其進行首次評估,以后可根據患兒的病情發展情況進行再次評估,如果患兒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則在術前和術后都要進行該項的評估。護理人員根據評估結果對患兒進行相適應的護理模式進行生活護理工作。②評估患兒的疼痛程度,責任護士根據患兒對其疼痛部位和疼痛程度的具體描述,對其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該項評估需每日評估1次,如若患兒出現疼痛加劇或持續性疼痛的現象,則聯合醫師,采取必要和適當的干預措施。③墜床風險評估:責任護士在患兒入院2h內,針對該項風險事項進行首次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的風險等級,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對于有墜床或者跌倒風險的住院患兒,護理人員可對患兒病床設置防護欄進行防護,在病床設置相應的警告標識[5],同時地面不存放有障礙物,并保持干燥防滑。風險等級較高且年齡較小的患兒,應盡可能的留有家屬陪護。④誤吸風險評估:責任護士在進行該項風險評估后,針對較高風險等級的患兒,應對家屬進行相應的喂食方式方法培訓,對嘔吐、嗆咳等事件的處理方法。在患兒床頭放置相應警告標識對家屬進行提醒[6]。⑤皮膚損傷風險評估:不在患兒可接觸的范圍內放置熱水壺或熱水袋等高溫物品,同時設立相應警示標牌[7]。1.3觀察指標。(1)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根據醫院兒科診室的真實情況和特點,制定符合臨床需求的問卷,包括紅臀、誤吸、墜床、皮膚損傷及用藥錯誤等內容,比較兩組患兒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2)住院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評分低于60分為不滿意,60~80分為滿意,超過80分為非常滿意。1.4統計學方法。采用Excel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家屬(P<0.05)。見表2。

3討論

兒科患者病情及發展有其特殊性,兒童承載了一個家庭的希望,兒童由于其發育還未完全,抵抗力較弱,在治病過程中若是發生不良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會存在更為不良的后果。臨床診療護理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醫護人員更為關注的是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而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識和護理風險意識,而法律意識是保護醫護人員和患者合法權益的關鍵點,護理風險意識是防止不良反應出現的重要意識,如果缺乏這兩種意識會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8]。根據相關文獻記載,護理細節處理不到位是導致臨床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設計制定并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使用風險評估單,可在對患兒進行風險評估后,護理人員可針對風險評估等級和內容,對患兒采取適應的護理手段,同時也可有針對性的對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事項和護理不良事項提前進行預防,這樣可以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從而進一步保證在兒科護理過程中患兒的安全。通過研究發現,通過風險評估單能夠有效提高患兒和家屬的滿意度,可以很好的維護護患關系,使之良性發展,從而能夠有效提升醫院的整體醫療,也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覃文華,區穎,韋金舒,等.風險評估單及高危值報備在兒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20):131-132.

[2]馬澤萍,黃秀玉,張峻莉.風險評估單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5):57-58.

[3]劉云娥,尹淑珍,劉淑珍.風險評估單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4):1017-1018.

[4]王姣.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116-117.

[5]邱巧玲,李麗紅.護理風險警示標識在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241-242.

[6]葛璐.護理風險警示標識對兒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警示作用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6(20):55.

[7]萬榮,姚興華,蔣艷莉.護理警示標識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4):184-185.

[8]劉妙盛.風險防范式護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8):104-106.

作者:褚微 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