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護理風險評估研究

時間:2022-07-20 10:55:36

導語: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護理風險評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護理風險評估研究

在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人們逐漸提升對老年直腸癌臨床護理的要求[1]。為此,不少醫療機構在創新發展過程中,逐漸加強了對老年直腸癌護理方法的研究,并認為護理風險評估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本研究為進一步探討護理風險評估的預警作用,選擇78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在患者和家屬同意下,由臨床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齡70~93歲,平均年齡(82.41±10.42)歲。對照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齡71~95歲,平均年齡(83.59±10.47)歲。納入及排除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直腸癌;③排除患有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③排除心臟病,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手術史,過敏史的患者;④排除患有精神和肢體障礙的患者[2]。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表現,一般基線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為經腹腔鏡手術患者,根據患者所選擇的護理方法不同,對其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

1.2.1給予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首先,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疾病情況,對患者實施入院護理,明確患者入院時的基本資料。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愛好、疾病輕重情況等,并將所有患者的相關信息記錄檔案加以保存,以便日后為患者提供比較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3]。其次,護理人員要通過對患者病房的了解,對患者實施病房患者護理。護理人員要定期早晚2次對患者所處病房進行消毒清潔,對室內每一處死角部位進行強力清掃,避免細菌的殘留;同時,護理人員要按時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的清新,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發生率。最后,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實施具體的衛生護理,叮囑患者在住院期間要保持個人衛生,不能隨地亂扔垃圾,在接觸病房內物品后應洗手清潔[4]。此外,護理人員要定期2d為患者更換被褥床單,以保證患者床單物品的清潔。

1.2.2給予觀察組實施護理風險評估

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護理風險評估小組。在對患者實施護理風險評估前,應首先根據當前臨床護理風險評估情況,成立專門的護理風險評估小組[5]。評估小組成員應由各科室中專業能力較強、護理經驗相對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并將護士長設置為護理風險評估小組的組長,對組內護理人員負責。同時,護理風險評估小組成員均要接受護理風險評估的培訓,具體培訓內容包括直腸癌疾病相關內容、直腸癌護理中容易發生的風險性因素、直腸癌護理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故等,提升護理風險評估小組成員的專業能力。②護理風險評估小組成員要加強對直腸癌護理中風險相關問題的資料收集。通過對以往關于直腸癌護理中出現的護理風險問題分析,明確直腸癌患者在接受護理過程中,可能會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出現一致口漏和輸尿管損傷等并發癥,出現軋染或是高熱等不良反應[6]。因此護理風險評估小組要針對上述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分析其護理風險問題可能產生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③護理風險評估小組在明確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對護理風險影響的基礎上,針對老年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對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知識護理和心理護理。在健康教育知識護理方面,護理風險評估小組成員要向老年患者及家屬講述直腸癌的相關內容,包括直腸癌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和治療流程等,使患者及家屬對直腸癌疾病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提升其對抗疾病的信心。在心理教育護理方面,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情緒,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于焦慮情緒相對嚴重的老年患者,護理人員要通過對老年患者喜好的了解,為患者播放其喜愛的音樂、京劇或是二人轉,以此保持患者心情的愉悅。對于抑郁情緒相對嚴重的老年患者,護理人員要加強與老年患者的溝通和交流,明確其生活中的需求,并與患者開展其喜愛的活動,包括下象棋、下圍棋等[7]。④護理風險評估小組要根據對護理內容的風險評估,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預警管理方案。根據老年患者諸多并發癥的風險因素,護理人員用充分加強對患者病房的巡視,注重對環境、衛生、飲食和運動的護理。根據老年患者感染等不良反應的風險因素,護理人員要為老年患者制定術前、術中以及術后護理方案,術前要通過對老年患者血糖、血脂情況的控制,做好術前準備;術中要加強對老年患者生命指標的觀察;術后要加強對老年患者傷口部位的觀察,并采用相應的鎮痛藥和防感染藥物,以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

1.3療效判定

根據《臨床醫藥實踐》制定護理效果判定標準:①十分滿意(80~100分):護理后無任何并發癥和不良反應,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②滿意(60~79分):護理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相對較少,患者生活質量有效改善;③不滿意(60分以下):護理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增多甚至加重,患者生活和質量明顯下降。總滿意=(①+②)/(①+②+③)*100%。1.4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一致口漏發生例數為1例,占比2.56%,并發癥總發生例數為1例,占比2.56%;對照組一致口漏發生例數為3例,占比7.69%,并發癥總發生例數為7例,占比17.95%。觀察組與對照組在經過護理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上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根據對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可知,觀察組感染發生率為2.56%,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5.13%;對照組感染發生率為7.69%,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0.51%。觀察組與對照組在經過護理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上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總滿意度情況

根據對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后總滿意率的分析可知,觀察組十分滿意率為87.18%,總滿意率為97.44%;對照組十分滿意率為76.92%,總滿意率為82.05%。觀察組與對照組在經過護理后,在護理總滿意率上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直腸癌是臨中較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病發因素相對較多,治愈率較低[8]。由于該疾病屬于消化道系統疾病,在人們生活方式日益轉變的現代社會中,直腸癌的病發率顯著提升。就目前臨床中對直腸癌的治療現狀而言,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普遍采用的是外科手術治療,并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以期能夠提升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但由于常規護理相對普遍,并不具備針對性,因此其取得的護理效果不是十分顯著。在醫學技術日益創新和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下,人們逐漸提升了對老年直腸癌臨床護理的要求,不少學者也從自身所學角度,展開了對直腸癌護理方法的研究[9]。多項臨床實踐研究證明,護理風險評估在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能夠充分實現對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潛在的護理風險問題的預警,對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探究護理風險評估對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護理風險預警水平和護理效果,本研究選取了一定數量的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23.56%明顯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17.9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5.13%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0.51%;觀察組總滿意率97.44%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滿意率82.05%,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對照組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時,僅對患者實施醫院常用的普通性護理,護理內容不具備任何針對性,因此其護理效果并不突出。觀察組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時,則是根據對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潛在的護理風險問題和因素的分析,深入探討應對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實施的風險護理措施,諸如通過對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問題分析,明確其并發癥可能發生的影響因素,對患者實施環境、衛生和健康教育知識護理等。與常規護理相比,護理風險評估的護理范圍更深入、護理內容更全面、護理方法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和針對性[10]。

綜上所述,對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護理風險評估,可以有效實現對此類患者相關癥狀發生的預警提示,從而降低直腸癌并糖尿病患者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能夠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作者:王飛 馬建新 單位: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