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人性化護理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1 08:36:07

導語:骨科人性化護理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骨科人性化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骨科患者424例,按照患者意愿分為試驗組244例和對照組180例。試驗組男132例,女112例;年齡28~82(46±7.4)歲。對照組患者男112例,女68例;年齡32~78(44±6.5)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試驗組:患者行人性化護理,包括

(1)樹立人性化護理理念護理服務中,人性化服務理念是護理人員成功開展工作的基礎。人性化護理服務就是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要時時刻刻為患者著想,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對待患者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在完成自身護理工作的同時,護理人員要能夠與患者進行積極的交流,對其提供心理調節以及康復等方面的知道,與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我院主要通過定期學習的方式在護理人員中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并且通過合理的獎懲機制對人性化護理工作的實際效果進行監督。

(2)建立人性化護理體系從患者入院開始,我院就建立起患者檔案,由專門護理人員負責,熟悉掌握患者的臨床資料,制定合理有效的護理計劃。在護理過程中,如無特殊情況,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護理計劃,以達到預期的護理效果。

(3)提供人性化的治療環境骨科患者往往住院時間較長,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積極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想法以及對于護理工作的建議。同時,護理人員要特別注意患者的心情變化,骨科患者往往發病突然,這容易造成較為嚴重的心理損傷,護理人員要在護理過程中始終保持微笑,耐心對待患者的疑問,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4)開展定期培訓建立人性化的服務理念固然重要,但在護理工作中,護理水平也是影響護理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我院在開展人性化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使護理人員能夠將先進的護理理念與先進的護理技術相結合,更好的完成護理工作,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5)建立人性化康復護理我院收治的大部分骨科患者在治療后期需進行肢體功能的康復。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針對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康復計劃,并監督患者進行練習。同時,對于患者的康復進程護理人員要準確掌握,告知患者在不同康復階段的注意事項,耐心回答患者疑惑并提供相應的指導,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

1.2.2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

1.3護理滿意度評價

對424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424份,回收424份,有效問卷424份。問卷采取百分制。>85分為滿意;65~85分為較滿意;<65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較滿意)/對應組內總例數×100%。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滿意度99.6%高于對照組的88.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因骨科損傷的臨床特點,骨科患者的康復周期較其他患者長。因此在骨科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對于患者的康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應用于護理工作已成為一種社會趨勢,護理管理中應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促進醫院管理和緩解醫患矛盾,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利條件,在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的管理過程中充分強調了人性要素,使護理人員的為己任的人性潛能得以充分挖掘。我院在引入人性化管理模式后,人性化護理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同期常規護理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因此,人性化護理模式引入骨科護理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人性化護理模式的引入不僅提高了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同時還提高了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這能夠為醫院贏得良好的口碑,患者對于醫院的信賴度會逐漸上升,從而使醫院能夠實現更好的醫療效益,改善醫院的軟硬件設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建立兩者之間的良好關系。

作者:張清賢單位:重慶市大足區中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