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切口感染與護理管理分析
時間:2022-06-04 04:15:32
導語:手術切口感染與護理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存在的相關性。方法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行剖宮產手術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把12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有針對性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術后感染發生率8.33%,對照組感染發生率25%,觀察組術后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復發率5%,對照組術后復發率18.3%,觀察組術后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統計分析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因素有6個因素,其中高危因素有手術切口、手術時程、ICU及預防性抗生素。結論分析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存在的相關性,統計影響手術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和術后復發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手術;切口感染;手術室;護理管理;相關性
手術切口感染指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獲得出院后表現的感染,手術室屬于感染高發科室[1]。本文為探討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存在的相關性,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行剖宮產手術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行剖宮產手術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120例研究對象均在知情情況下自愿接受本次研究。隨機把12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30.8±1.2)歲;手術時間1~4h,平均手術時間(1.1±0.2)h;觀察組患者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29.5±1.1)歲;手術時間1~4h,平均手術時間(1.2±0.3)h;兩組患者年齡、手術時間等一般資料進行組間對比,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護理人員觀察患者呼吸、脈搏、心率等各項生命指標的變化。觀察組實施有針對性的手術室護理管理干預,護理人員在手術室嚴格執行我國衛生部頒布《手術室隔離技術規范》和《醫院感染監視規范》[2],護理人員保持手術室的無菌環境,同時,要定期監測手術室環境、醫療器械表面的菌落情況,堅持無菌操作,對醫療人員手及所有物品做好消毒,術前,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心理情況,為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以此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手術過程中監測患者生命指征變化,一旦患者血壓、心率等出現異常,就要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術后1周要監測患者并發癥情況,及早處理并發癥。
1.3觀察指標:統計患者臨床資料,分析影響患者手術感染的相關性因素,通過對各因素的分析,統計患者醫院感染高危因素。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以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檢驗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統計醫院感染手術室護理因素經相關變量為自變量,以醫院感染作為因變量進行分析,統計醫院感染高危因素。
2結果
2.1比較兩組術后感染率和復發率:觀察組術后感染發生率8.33%,對照組感染發生率25%,觀察組術后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復發率5%,對照組術后復發率18.3%,觀察組術后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分析與醫院感染相關因素:手術時程2h以上,感染發生率64.5%,手術時程2h以下,感染發生率35.5%;ICU進入2h以下,感染發生率10.9%,ICU進入2~4h,感染發生率27.3%,ICU進入4h以上,感染發生率61.8%;接臺手術感染發生率70%,非接臺手術感染發生率30%;使用預防性抗生素感染發生率72.7%,不使用預防性抗生素感染發生率30%;人員流動感染發生率14.5%,非人員流動感染發生率85.5%。統計分析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因素有6個因素,其中有手術切口、手術時程、ICU及預防性抗生素、接臺手術、人員流動。其中,高危因素有手術切口、手術時程、ICU及預防性抗生素。
3討論
醫院感染受多種因素影響,總結影響醫院手術室感染因素包括手術切口、手術時程、ICU及預防性抗生素、接臺手術、人員流動6個因素,這六個因素與手術室護理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加強對手術切口、手術時程、ICU及預防性抗生素等高危因素的護理,可以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發生率[3]。外科手術室管理要注意控制無菌操作,對術中相關醫療器械一定要嚴格消毒檢測,根據物品性質進行消毒檢測,行高壓蒸湯滅菌,對于不耐高溫消毒的器械要選擇氣體滅菌法進行滅菌處理,做好手術相關器械的包裝和保護,如果包裝有所破損要重新消毒處理。尤其注意對醫務人員手消毒處理,嚴格控制手術室出入人員,盡可能防止人員的流動,做好術后物品處理,對器械設備使用后要嚴格消毒,避免出現交叉污染。手術時程過長,使患者傷口暴露時間過長,會加大感染概率,所以,要縮短手術時長,控制手術室環境無菌性,都能明顯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與報道一致[5]??梢?,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存在的相關性,統計影響手術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和術后復發率,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劉秀艷 單位:吉林省樺甸市婦幼保健院
參考文獻
[1]陳利紅,來金君,王晶晶.手術患者醫院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3):662-677.
[2]李欣欣,田德龍,李延海.手術室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3):3207-3209.
[3]高翔,周生敏,王娟.手術室護理管理與醫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128-130.
[4]徐永勤,徐穎,黃麗華,等.手術切口感染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關系及防范措施[J].西部醫學,2014,26(10):1405.
[5]張惠茹,孫德秀.手術室護理管理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9):123.
- 上一篇:醫院感染預防護理管理研究
- 下一篇:急診科低年資護士培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