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2-20 03:39:07

導語: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管理的運用

摘要:目的探討風險管理胸外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方法選取胸外科患者10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干預,觀察組采用風險管理,護理結束之后,對兩種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以及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率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中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對照組患者中風險事件的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風險管理能夠顯著提高臨床上的護理效果,更加有效地對患者進行護理,降低臨床上護理風險的發生率,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風險護理;胸外科;護理

在臨床護理中進行風險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護理當中的風險事件,從而能夠有效提高臨床上的護理質量[1]。本文采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干預,來探討風險護理的有效性,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河南省上蔡縣人民醫院胸外科患者10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隨機將這組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方式。其中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4~45歲,平均年齡(33.32±1.34)歲,其中主動脈夾層11例,冠心病10例,瓣膜病9例,肺癌8例,食管癌12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24~45歲,平均年齡(33.32±1.34)歲,主動脈夾層12例,冠心病11例,瓣膜病8例,肺癌9例,食管癌1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干預,其中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并且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地監測。觀察組采用風險管理對患者進行干預,主要包括:①提高護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醫院應當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學習,并且定期考核;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對典型的醫患糾紛案例以及護患糾紛的案例進行學習和分析,提高護理人員的防范能力以及風險防范意識。②健全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成立胸外科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與安全隱患進行總結,提高護理人員對潛在的護理風險的辨別意識,制定良好的預防措施,落實風險管理制度。③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根據護士能力的不同對其進行??婆嘤栆约胺謱优嘤枺贫ê萌?、周培訓計劃,由高年資護士帶教,護士長對整個病區的護理質量進行把控。在培訓過程中,向護理人員發放??频呐嘤柺謨?,使護理人員能夠對本科的常見疾病基礎盡快掌握,并熟悉基礎知識以及護理的要點,從而有效減少護理中差錯的發生。④嚴格履行告知義務?;颊咴谌朐汉螅o理人員要向患者對病區的環境、主治醫師以及主管護士進行介紹,并使患者對醫院的作息制度以及疾病的治療情況、進展進行熟悉,同時對各項檢查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從而建立一種良好的護患關系。⑤設置安全標識。在患者經常出現以及比較容易發生滑倒的地方設置好安全標識,比如在病區以及走廊等地設置“小心地滑”的標識牌,尤其是在拖地之后,要在衛生間將防滑墊鋪設好,減少滑倒以及摔倒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識。⑥加強風險監控。醫院應當對護理質量的監控進行加強,如果出現了護理工作質量較低的情況,則應當開展調查,并且要對原因進行分析并解決問題。對于年資較低的護士以及情緒化較重的護理人員、初入院以及病情危重患者要作為重點監控范圍,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以及患者生命狀態隨時了解;在進行手術之前要嚴格檢查準備工作,如果手術準備工作不完善要立即進行改正,并警示當事人員;對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進行嚴格檢查,并且觀察是否遵循醫囑對患者進行護理,確?;颊吣軌虻玫絻炠|的護理,從而有效的恢復。1.3觀察指標與評分標準。護理結束之后,對兩種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情況以及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率進行比較。1.4數據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對兩組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應用t對全部患者干預治療的狀況進行檢驗,采用χ2對質量評分比較的結果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對于護理非常滿意的患者25例,滿意20例,不滿意5例,滿意率為90%,對照組患者中對于護理非常滿意的患者18例,滿意17例,不滿意15例,滿意率為70%,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中一共發生了8例風險事件,風險事件的發生率為16%,觀察組中一共發生了2例風險事件,風險事件的發生率為4%,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胸外科患者大多采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而胸部治療往往因為手術創傷大、疼痛感強烈以及術后并發癥多等原因導致患者在手術后往往不能夠得到有效地恢復。因此,圍術期患者極易發生風險事件,影響治療效果甚至造成護患糾紛[3]。想要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減少醫院糾紛,就需要對當前的護理服務模式進行改進,采用一種新型地管理方法。風險管理是在臨床當中是一種較常使用的護理管理手段,能夠有效地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規避,從而能夠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風險管理最主要目的就是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給患者帶來潛在危害,從而降低患者的痛苦,減少醫院投訴事件的發生[2]。將風險管理應用到胸外科護理當中,能夠有效識別各種潛在的高危因素,并且能夠對高風險的事件進行分析,從而有效提高臨床當中的護理質量[4]。與對照組的患者進行比較,采用風險管理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更高,并且觀察組患者中護理的并發癥、護理差錯以及護理投訴等發生情況明顯較對照組患者的低[5]。通過對患者進行風險管理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能力以及風險防范意識,因此,能夠顯著降低護理差錯的發生。同時,對患者提供有效地風險防范護理能夠促進護患關系,使患者對醫療工作更加配合,從而降低了危險事件的發生[6]。除此之外,風險管理從宏觀的角度監控整個護理流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隱患,提高了護理質量[7]。綜上所述,采用風險管理能夠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更加有效地對患者進行護理,降低臨床上護理風險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參考文獻

[1]楊梅,戢艷麗.胸外科規范靜脈血栓管理體系,有效規避圍術期醫療風險[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4,21(3):329.

[2]黃祺,趙松,楊洋,等.聯合Holter與CTA判斷無癥狀心肌缺血對胸外科手術計劃的影響及預測圍術期心臟風險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3):3533-3535.

[3]潘艷芳,謝彩顏,朱玉蘭,等.風險管理在胸外科圍術期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1):215-216.

[4]王永麗,克熱曼,魏雯.胸外科病房中的護理風險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2):105-106.

[5]張芬蘭,杜宇,陳利君.護理風險管理在胸外科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30):55-56.

[6]黃春燕,江芳等.行為科學管理法在胸外科護理風險管控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0(23):151-152.

[7]樊國愛,劉蕊蕊,叢薇.護理警示標示在急診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6):187-188.

作者:王麗君 單位:河南省上蔡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