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護理職業暴露管理研究

時間:2022-09-11 04:19:45

導語:感染科護理職業暴露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感染科護理職業暴露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制定規范化的職業暴露管理方案。方法:自2018年起進行管理制度調整,針對職業暴露問題進行防控,通過規范化培訓、強化質控等措施來提高職業暴露防控力度,與2017年情況進行對照,對比不同時期感染科護士的自我管理認知、行為情況及感染發生率,了解護士的滿意度。結果:2018年感染科護士的職業暴露理論知識、護理操作、防范意識、防范技巧、健康教育、暴露后處理、情緒調整的評分均顯著高于2017年(P<0.05);職業暴露頻次顯著低于2017年(P<0.05);工作滿意度為95.80%,顯著高于2017年的66.7%(P<0.05)。結論:做好感染科護士的職業暴露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護士的職業暴露認知,減少職業暴露事件的發生,提高護士的滿意度。

關鍵詞:感染科;職業暴露;護理管理

職業暴露是影響員工健康的一類重要問題,護理行業屬于高風險行業,護士在工作中面臨的職業暴露概率及危害性要高于其他行業,近年來由于職業暴露引起的疾病感染也逐漸被臨床重視[1]。對于感染科護士而言,由于工作性質相對特殊,職業暴露的概率也更高,這不單威脅了護士的身體健康,更增加了護士的精神壓力,如何有效減少職業暴露,是當前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問題。近年來的研究調查顯示[2],護士發生職業暴露的原因與自身認知程度較低有關,因此應當從規范化管理入手,加強護士關于職業暴露認知和行為的培訓,從而減少職業暴露的發生。本文就感染科護士職業暴露的規范化管理方案及成效進行了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時間為2017~2018年,自2018年1月起感染科針對職業暴露實行規范化管理。研究對象為感染科全體護士,共24名,均為女性,年齡20~47歲。學歷:大專11名,本科13名。職稱:護士3名,護師12名,主管護師8名,副主任護師1名。研究期間未出現人員變動。1.2方法。1.2.1成立規范化管理小組。護士長牽頭組建感染科職業暴露規范化管理小組,管理小組通過調研、查閱文獻了解本科護士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如物理因素、生物性因素、化學因素、社會因素等,針對危險因素制定規范化管理方案。1.2.2規范化培訓。加強護士的職業暴露認知培訓,定期組織護士進行職業暴露知識講座,內容包括感染科職業暴露的影響因素、危害性、防范技巧等,明確“標準預防”的概念及內容,對職業暴露發生后的處理流程進行重點說明,明確上報制度。加強低年資護士的培訓,采用案例法進行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確保護士正確認識職業暴露的危害,掌握職業暴露的防范技巧。定期進行職業暴露技巧考核,成績優秀者給予獎勵,提高護士的學習積極性。1.2.3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小組進行培訓的同時,建立并明確職業暴露的相關管理制度及處理流程,制作《感染科職業暴露登記表》,為護士上報提供依據;制作職業暴露處理流程,為護士提供指導。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重視各類醫療器械,如針頭、安瓿等處理方案,所有物品做到一人一用。護士必須按要求戴手套、口罩等,必要時戴護目鏡,治療車上必須配備充足的防護器具及快速手消毒液,避免護士長時間暴露在污染源中,減少職業暴露的可能性。1.2.4加強環境管理。安排專人負責感染科工作環境管理,做好各項檢查,如治療車抽屜是否平整、治療車內器具是否完備、金屬衣柜內面是否平整、木質門是否出現毛刺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對護士造成不必要的皮膚損傷。1.2.5強化層級督導。強調層級督導管理的意義,各級管理層發揮帶頭作用,護士長帶領各護理小組進行職業暴露技巧學習和練習,針對常見的職業暴露風險進行應對方案示范。除此之外,護理組長需做好組內護士的工作指導,及時發現工作中的疏漏,對錯誤行為進行糾正,對管理制度中未明確的地方及時匯報。管理層及時進行制度調整,確保管理質量持續提高。1.3觀察指標。與2017年情況進行對照,比較不同時期感染科護士的職業暴露自我管理認知、行為情況及職業暴露發生率,采用問卷形式,了解實施前后護士的滿意度。自我管理認知包括理論知識、護理操作、防范意識、防范技巧、健康教育、暴露后處理、情緒調整7項,均以百分制計分,分值越高說明認知越好。職業暴露發生率包括血液及排泄物污染、針刺傷、化學污染等,各隨機抽取500例次護理操作進行對比。滿意度由護士自主評價,分為滿意和不滿意,以滿意率統計滿意度。1.4統計學方法選用SPSS25.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χ±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時期護士職業暴露認知及行為水平比較。結果顯示,2018年護士的職業暴露理論知識、護理操作、防范意識、防范技巧、健康教育、暴露后處理、情緒調整的評分均顯著高于2017年(P<0.05)。見表1。2.2不同時期護士發生職業暴露情況比較。結果顯示,2018年感染科護士發生職業暴露的頻次顯著低于2017年(P<0.05)。見表2。2.3不同時期工作滿意度對比。2018年感染科護士的工作滿意度為95.8%,顯著高于2017年的66.7%(χ2=5.10,P<0.05)。

3討論

職業暴露是指工作過程中發生的與職業相關的損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類情況。感染科護士屬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其工作性質決定了不可避免地要與患者體液、血液進行接觸,導致職業暴露風險增加[3]。規范化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護士的職業暴露認知和技巧,通過有效防范和暴露后的及時處理控制職業暴露帶來的危害[4-5]。本研究結果顯示,實行職業暴露規范化管理后,感染科護士的職業暴露理論知識、護理操作、防范意識、防范技巧、健康教育、暴露后處理、情緒調整等評分均顯著提高,職業暴露情況得到明顯控制。從滿意度情況看,實行規范化管理后,護士的工作滿意度明顯提升。綜上所述,加強感染科護士的職業暴露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護士的職業暴露認知,減少職業暴露事件的發生,提高護士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王翠敏.傳染科護理行為中感染危險因素及其管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9):243.

[2]楊麗娜.傳染科護理行為中感染危險因素及其管理對策[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9):1196-1197.

[3]李翠玲.傳染科護理中的危險因素與防范[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4):184-185.

[4]鄧春花,李菊芳,胡麗.傳染科護理行為中的感染危險因素及其管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8):215.

[5]陳佳佳.傳染科病房醫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與干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3):5765-5766,5769.

作者:孫園園 劉明晨 單位:浙江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