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管理者角色轉變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2 09:53:00
導語:護理管理者角色轉變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系統化整體護理是我國護理與國際先進護理接軌的新起點,是我國護理改革的系統化方案。當前,許多醫院進行了系統化整體護理的試點工作,整體護理的優勢已從試點醫院反映出來,而要真正實施系統化整體護理,使之不流于形式,護理管理者的角色轉變,對于促進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護理管理者在模式病房建設中角色轉變的必要性
建設模式病房是系統化整體護理的臨床實踐。模式病房的建設要求護士由操作者轉向多元化的角色,即直接提供護理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教師的角色、協調者的角色、顧問的角色和科研者的角色。而護理管理者(包括主管護理的院長、護理部主任及護士長)的角色轉變在模式病房建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護理論文。
1.1傳統的功能制護理模式,把執行醫囑和技術操作作為護士工作的重要部分。這種以疾病為中心的舊觀念嚴重束縛著護理人員的思維。要實施系統化整體護理,必須有新的護理觀作指導,而護理管理者應首先轉變和更新護理觀念,自覺進行角色轉變。只有護理管理者角色轉變了、觀念更新了,才能帶領廣大護士樹立科學正確的護理觀,以迎接這場護理改革。
1.2護理理念即護理哲理,是在護理過程中護士所具有的思想與行為的信念與價值觀[1]。主要包括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信念。護理哲理可以引導護士思考并指導護士的行為。傳統的功能制護理,導致護理人員理念不足,使我國的護士在專業價值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缺乏自覺性、責任心和緊迫感。因此,護理管理者首先應增強護理理念,實現角色轉變,指導護士制訂出本部門的護理哲理并自覺遵守,遵循哲理的指導思想做具體工作,提高護士自身的專業價值。
1.3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病房建設要求護士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工作方法。護理程序是系統解決病人健康問題的科學方法,以合乎“個別性、連續性、協調性、整體性”的照護為護理對象提供高品質的護理服務[2]。護理程序為臨床護理業務提供了一個有序的、結構合理的科學工作方法[3]。因此,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拋棄舊的工作方法,學會運用新的工作方法——護理程序。只有護理管理者實現了角色轉變,熟練地掌握護理程序,才能指導護士正確地運用護理程序,正確地對護士執行的護理程序進行評價,保證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實施而不流于形式,護理改革才能成功。
1.4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病房建設要求護士具備廣泛的知識結構,有較強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當前護理人員大多為中專畢業,護士要成為病人的教育者、幫助者、咨詢者,做好諸如心理護理、護理診斷及健康教育等工作,必須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實現角色轉變。護理管理者要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前提下,做好在職護士的培訓,總體策劃。按層次培訓護理人員,學習有關系統化整體護理的理論、護理程序、心理護理學、護理倫理學、護患關系與溝通技巧等等,使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通過在職培訓教育,明確在整體護理中各自承擔的角色和任務,推動和促進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開展。
1.5護理管理者,特別是主管護理的院長,在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病房建設中角色轉變,有利于護理改革與醫院的發展,可使系統化整體護理納入醫院發展的總體目標,積極協調各部門關系,逐步建立各方面的支持系統,盡量使護理人員擺脫非護理工作對臨床護理的干擾,最大限度地發揮護士的潛能和創造性,確保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到位。
2影響護理管理者角色轉變的因素
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實施過程也是護理觀念的轉變過程及護理質量的提高過程,同時也是對護理管理體制的改革,為建立適應護理發展的護理管理系統提供了方法和實際內容。如何將護理程序這一科學的工作方法運用于護理實踐、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護理科研等護理工作的全過程,是實施護理改革的重要問題,也是對護理管理者的挑戰[3]。因此,護理管理者實現角色轉變是非常重要的。而影響護理管理者角色轉變的因素有:
2.1護理管理者的膽識。護理管理者是否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有無主動了解國內外護理發展新動向的境界,有無為改變我國護理學科落后現狀的獻身精神,對自覺實現角色轉變影響較大。有膽識的護理管理者能夠認識到醫學高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健康需求的提高,我國護理工作落后的現狀,使得護理改革刻不容緩。她們有不甘落后的思想,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能自覺實現角色轉變,更新護理觀念,增強護理理念,不斷更新知識,適應系統化整體護理的要求。而受舊的護理觀念束縛較深,仍然按照傳統觀念思考、處理問題的護理管理者,滿足于現狀,不愿更新知識或更新速度較慢,將不能自覺地實現角色轉變,并嚴重阻礙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實施。
2.2護理管理者的知識。系統化整體護理要求護士具備社會、心理、教育、倫理、健康等多學科知識,才能勝任新的護理工作方式。要求護理管理者必須具備醫學、護理、管理等多學科的知識,才能帶領廣大護士真正實施系統化整體護理。因此,護理管理者的知識水準影響著角色轉變。知識水準較高,具有從心理和身體兩方面對病人進行護理能力的護理管理者,能夠適應系統化整體護理的要求,角色轉變較快。而一些知識老化的護理管理者,缺乏求知欲,滿足現狀,不能勝任系統化整體護理工作,有等、觀、靠的思想,角色轉變較慢,不能迎接挑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3促進護理管理者的角色轉變
3.1院領導在選拔護理管理者時,要選拔有較強事業心、責任感、有膽識且知識水準較高的護理人員擔任。
3.2經常組織護理管理者學習國內外護理發展新動向,外出參觀學習,開闊護理管理者的視野,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做護理學科的帶頭人。
3.3經常對護理管理者進行培訓,設計自學課程,采用講課與輔導相結合的方法,不斷豐富教育內容。通過改變護理管理者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促進角色轉變,推動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崔書華,許玉華.系統化整體護理理論與實踐.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6.34
[2]盧美秀,吳盈江,王百合等.最新基本護理學.臺灣:匯華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829~831
[3]袁劍云,金喬,杜新柱等.論系統化整體護理與“模式病房”建設.中華護理雜志,1996,31(2):118
- 上一篇:國稅局行業管理的經驗做法
- 下一篇:民生科學發展觀經驗材料
精品范文
10護理論文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