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并出血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09 04:36:00
導語:胃潰瘍并出血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胃潰瘍
胃潰瘍并出血為常見的急重癥,如搶救不及時可危及患者生命。治療胃潰瘍并出血的原則是積極進行內科保守治療。我科2004年1~11月收治胃潰瘍并出血40例,在靜脈用藥的情況下,積極進行局部止血治療,掌握用藥方法,準確判斷出血程度,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總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40例患者有明顯反復發作的胃潰瘍病史,出血前及出血后均經纖維胃鏡檢查確診無肝硬化、慢性腎衰及血液病史。男32例,女8例;年齡最大52歲,最小23歲,平均41歲。嘔血伴便血人數28例,少量黑便者12例。
2典型病例
患者,男,42歲,因嘔吐暗紅色液體及解黑便10h入院,入院時,血壓70/42mmHg,脈搏110次/min,神志清楚,面色蒼白,四肢發涼,根據病史初步診斷為胃潰瘍并出血,立即安置患者取平臥位,給予補液、抗休克、糾酸、輸血、靜脈滴注止血藥物等治療,積極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進行插胃管,從胃管內注入凝血酶6h后血壓上升至100/60mmHg,從胃管內抽出少量咖啡色液體,5天后大便顏色轉為正常,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飲食指導,住院11天,未發生再次出血。
3護理要點
3.1嚴密觀察出血先兆出血前,患者可出現上腹部飽脹不適,劇烈上腹疼痛突然緩解、惡心、出冷汗等先兆,個別患者可有全身皮膚瘙癢,背及手、足心發熱等。
3.2準確判斷出血程度密切觀察患者的面色、血壓、脈搏的變化,嘔血及黑便的量、性質、次數。如脈搏每分鐘超過100次提示失血量在600~1000ml,脈搏超過120次/min提示失血量在1000ml以上,動態監測血紅蛋白變化,一般失血400ml,血紅蛋白下降1g/L,短時間內多次嘔血及黑便算出血量較大。
3.3對單純黑便量小者所采取的措施給予維生素K110mg靜脈推注,每日3次,雷尼替丁注射液250ml靜脈點滴,每日2次,止血敏2g加入靜脈點滴,每日1次,去甲腎上腺素8mg+冷鹽水40ml口服q6h,進食少量無刺激冷流質飲食,以服藥后2h進食為宜。
3.4對嘔血者所采取的措施立即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配血,在全身用藥的同時插置胃管。選用柔軟硅膠管,操作者動作熟練輕柔。用凝血敏2000u+生理鹽水10ml(溫度33℃~37℃),溶解后從胃管注入,夾管30min,幫助患者輕輕轉變體位,每2h灌注1次。每次灌注前應抽出胃內積液積血,并用0.5%~2.5%的冰碳酸氫鈉反復洗胃。
3.5保持靜脈輸液通暢選擇大號針頭進行靜脈穿刺,以備快速補液、輸血、輸液開始宜快,應在1~3h內外充分丟失量的1/3~1/4。
3.6出血停止的判斷嘔血停止黑便次數明顯減少,腸鳴音不亢進,血壓平穩,血紅蛋白穩中有升,大便潛血試驗陰性,從胃管抽出清亮胃液或淡黃色胃液。
3.7心理護理患者見到嘔血及黑便往往會產生緊張不安的恐懼心理。護理人員在熟練進行各項操作的同時,要關心患者疾苦,用安慰、體貼、鼓勵性語言向患者作耐心解釋、疏導、清除病室內一切血跡,使患者產生安全和信賴感,從而達到最佳心理狀態。
3.8加強飲食管理對少量便血者給予冷牛奶、冷豆漿等堿性流質食物。對明顯出血者應禁食,病情穩定,出血停止,先給予雞湯、魚湯、精肉骨頭湯加豆粉、雞蛋、葡萄糖等配合而成的流質,每次量不超過300ml,間歇2~3h一次,飲食溫度37℃~40℃,以后逐漸改為半流質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為宜,少量多餐,不吃生、硬、酸、油炸、含粗纖維多、帶刺的食物。
4結果
40例胃潰瘍并出血患者在住院1周內全部達到止血目的,住院期間未發生再次出血。
5護理體會
出血是胃潰瘍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治療本病的關鍵是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凝血酶從胃管注入可收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它通過與出血部位接觸,促使出血部位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加速血液凝固而止血,護理人員在進行凝血酶灌注時,要了解凝血酶的理化特性,即在偏堿環境中維持活性時間長,通過密切觀察病情,及早發現出血的先兆癥狀,準確判斷出血程度,加強飲食管理,可防止因飲食不當而發生再次出血,從而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上一篇:區委書記在工業經濟會議的講話
- 下一篇:經濟發展及工程管理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