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關節置換術監護作用
時間:2022-07-13 01:46:42
導語:全膝關節置換術監護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即用人工假體置換病變的股骨遠端,脛骨近端的軟骨面,由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膝關節破壞,如膝關節因骨性退變,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炎癥等疾病引起的關節間隙消失、畸形、疼痛與關節功能喪失。通過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可矯正關節畸形,改善患膝的功能狀態,緩解關節疼痛,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臨床資料
我科2007年~2010年行膝關節表面置換26例,男12例,女14,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60歲,術后患者優21例,良5例。按膝關節AKS評分標準:術前膝關節屈、伸活動度平均為30度,術前評分為20分。術后提高至105度(75~110度),術后評分88分(80~100)患者關節面均恢復正常,無屈曲攣縮和行走疼痛,關節畸形得到矯正,患肢功能狀態改善。
2護理措施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護士應給患者耐心解釋手術的目的及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的預期效果,主治醫師的技術水平,同類手術的成功率,手術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對策,樹立患者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并請家屬陪伴,安撫患者,從而取得良好醫患關系,以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
2.1.2術前準備(1)指導患者行股四頭肌等長運動,患肢伸直,繃緊足尖,膝部用力向下,保持10秒/次;(2)患肢直腿抬高運動,膝關節、踝及足趾關節的屈伸運動;(3)術前指導患者在床上練習使用便器,教會正確使用腹壓,排空大小便;(4)深呼吸及咳嗽,以有效防止肺炎的發生;(5)指導使用助步器和拐杖。
2.1.3完善常規檢查,做好基礎護理術前1周檢查手術部位皮膚,詢問藥物過敏史,術前4~6小時禁食禁水,過度緊張的患者術前應用鎮靜劑,留置尿管,術前30分鐘靜滴抗生素,控制血糖、血壓在正常范圍內。
2.1.4術前用藥在術前30min,按醫囑預防性輸入抗生素,防止術后感染。
2.2術后護理
2.2.1嚴密監護生命體征(1)術后30分鐘測T、P、R、BP,直到平穩;(2)并注意觀察病人意識、面色、患肢等,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醫師,按醫囑處理。
2.2.2引流管及切口護理(1)將負壓引流器固定低于膝關節10~20㎝處,以保持負壓狀態,觀察引流是否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引流量并記錄;(2)更換負壓引流袋時,注意防止引流液倒流引起感染;(3)根據引流量及性質,按醫囑在術后48~72小時拔出引流管;(4)保持敷料干燥,并嚴密觀察切口滲液、患肢血循及有無紅腫等情況。
2.2.3飲食護理(1)早期應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2)中晚期應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為主;(3)每天應飲水1000~1500ml,保持水、電解質平衡;(4)應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富含纖維素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2.2.4預防并發癥(1)嚴密觀察肢體是否腫脹,注意患側皮溫及靜脈回流狀況,若有淺靜脈曲張,皮張力增大,下肢不明原因腫脹,肢端紫紺,感覺減退,足背動脈減弱或消失,皮溫下降等,應及時告之醫師并參與處理;(2)術后給患肢穿彈力襪或膝關節用彈力繃帶加壓固定保護,并指導家屬用手捏患者的小腿,以起到“靜脈泵”的作用,以預防血栓發生的危險;(3)為防止術后感染,術后按醫囑使用抗生素。(4)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以保持空氣流通;(5)按醫囑及時拔除導尿管等可能導致感染的插管,減少交叉感染的發生。
3康復鍛煉的指導
3.1第一步術后1周內應以床上功能鍛煉為主
(1)術后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導患者做踝、足趾關節的屈、伸運動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肢體腫脹,防止肌肉萎縮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2)根據患者體質狀況,術后三天可用小頻率進行CPM機被動鍛煉,其目的是預防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粘連。第一次應從30~40度開始,逐日增加5~10度,每天2次,每次30分鐘。
3.2第二步術后2周,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進一步指導患者增加CPM機被動活動的頻率,同時,還應鼓勵其做主動鍛煉,包括膝關節的主動屈伸活動,直腿抬高訓練,強化自助肌力的恢復。
3.3第三步術后3周,保持已獲得的膝關節活動度,可負重行走訓練,抗阻力訓練,上下樓訓練,盡早恢復患者正常的生活。
4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保持樂觀的態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的質量,多食含鈣質豐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控制體重,矚患者拐杖助行3個月,并叮囑不要短時間內超強度訓練。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門診隨訪,將電話留患者,以方便隨時聯系。
5結語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齡化社會已逐漸擺在各國醫學家面前,各種表面置換也會越來越多,醫學護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要加強護理工作,指導患者進行術后的康復功能鍛煉,使患者能更好地恢復健康,快樂地生活和工作。
- 上一篇:白血病病患心理狀態監護干預影響
- 下一篇:基于GIS城市物流配送優化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