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栓塞病患觀察及監護

時間:2022-07-23 11:07:06

導語:肺動脈栓塞病患觀察及監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肺動脈栓塞病患觀察及監護

急性肺動脈栓塞是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動脈引起肺循環障礙的臨床病理生理綜合征,臨床表現為突發的劇烈胸痛,呼吸困難,咯血,暈厥,是呼吸科急危重癥之一,病死率高。現將2010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2例肺動脈栓塞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12例,男9例,女3例,年齡34~67歲,平均62歲。原發疾病高血壓病6例,冠心病3例,下肢深靜脈血栓2例,無明確病史1例?;颊呔胁煌潭鹊男赝?、胸悶、氣促、呼吸困難、全身出冷汗,血氣分析顯示嚴重的低氧血癥,所有病例均經心電圖、血氣分析、血漿D-二聚體、超聲心動圖、螺旋CT確診。

1.2治療方法:溶栓治療[1]: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50mg,1h內靜脈輸液泵注入,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如無則繼續泵入50mg(1h內注完)。抗凝治療:低分子肝素鈣5000IU皮下肌內注射1次/12h,共7~10d,3~5d后口服華法林,初始劑量3mg/d,3~4d后開始測定國標標準化比值(inr),根據inr調整華法林劑量,定時監測inr。

1.3結果:11例治愈出院,1例病情好轉因經濟原因自動出院。

2護理

2.1心理護理:急性肺動脈栓塞發病迅速,且病情較為嚴重,且發病時伴隨有劇烈疼痛、呼吸困難、有瀕死感一系列不舒服的感覺,會使患者產生煩躁、焦慮和恐懼的心理。護士在此時需要及時穩定患者的情緒,耐心同患者介紹疾病的一些知識,及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2.2一般護理:患者病房應舒適、安靜,空氣新鮮。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為宜,少食速溶性易發酸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給予緩瀉劑或甘油灌腸。

2.3有效制動:急性肺栓塞溶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松動,極易脫落,要絕對臥床,床上活動時避免突然坐起、轉身及改變體位,不能做雙下肢用力的動作及做雙下肢按摩。另外,要避免腹壓增加的因素,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以免咳嗽時腹壓增大,造成血栓脫落,吸煙者應勸其戒煙,臥床期間所有的外出檢查均要平車接送。

2.4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予24h心電監護,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變化。如患者出現呼吸急促、發紺、煩躁不安、氧飽和度持續下降、應及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抗凝溶栓治療后要注意患者牙齦、皮膚黏膜、大小便顏色,有無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出血癥狀。盡量減少注射類侵入性操作,以免引起皮下淤斑和出血。

2.5積極配合搶救治療:予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如痰液黏稠,可予霧化吸。必要時吸痰。同時囑患者堅持飲足夠量的水,以降低以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速度。采用外周靜脈留置套管針的方法,保持輸液通暢,遵醫囑應用藥物,床邊備好搶救器械及物品。

2.6皮膚護理:患者臥床時間較長,平時要注意皮膚保護。避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破損,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每2~3h翻身1次,更換體位時動作輕緩。床墊的軟硬度要適中、床單平整,增加舒適度。

2.7出院指導:指導患者出院后要做到定期隨診,按時服藥,自我觀察出血現象,按照醫囑定期復查抗凝指標,平時生活中注意下肢的活動,有下肢靜脈曲張者可穿彈力襪等,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液滯留,血栓復發,病情有變化時及時就醫。

3小結

近年來肺動脈栓塞發病率有增多趨勢,在我國,由于對本病認識不足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再加上本病的癥狀體征無特異性,故臨床上容易誤診、漏診。準確診斷、及時治療和有效的護理是降低該病死亡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