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程護理學論文

時間:2022-11-11 02:56:08

導語:體育課程護理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課程護理學論文

1課程設置的依據

1.1“運動是良醫”理念

運動是良醫(exerciseismedicine,EIM)理念是美國運動醫學會在2007年提出,作為解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的健康促進行動,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2012年6月17日中國正式啟動EIM,標志著中國運動科學與公共衛生學術領域的進一步交融,共同為解決中國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尋求最佳的循證實踐模式[2]。

1.2現代護理理念

社會的發展促進醫學模式的轉變,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人性化的全方位整體護理服務是現代社會及未來護理的新要求。為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尊重生命質量、重視人們日益增長的對健康的維護,高校護理教育需培養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

1.3核心能力教育理念

上世紀70年代,英國職業教育提出核心能力,其對護理教育的啟示為:護理教育培養出的學生應滿足護理崗位要求,并具有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終身發展能力;課程設置應體現終身教育與全面發展的精神,以利于培養人格健全,具有廣闊知識基礎、高度的適應能力、獨立的思考能力的專業技術服務人才[3]。

2課程設置的各指標要求

2.1課程概述

明確《康復體育課程的研究對象、產生與發展、學科性質與特征以及內容體系。了解《康復體育》課程在護理學人才培養中的性質與作用,認清與本課程相關學科的知識結構,充分認識掌握相關知識對自身能力提高、就業及發展前景的重要性。通過教學目標、課程特點闡述課程設計思路,闡明確定課程內容的依據。

2.2課程內容

康復體育,是指病人為了配合治愈某些疾病而進行的身體鍛煉,是運用各種體育運動方法治療創傷和疾病的學科[2]??祻腕w育的內容有五大類:第一,醫療體操。醫療體操內容豐富,按照運動形式可分為等帶練習、等張練習、等長練習;按肌肉收縮方向可分為離心收縮、向心收縮;按是否使用器械可分為徒手醫療體操、器械練習;按活動用力程度可分為主動運動、助力運動、被動運動、抗阻運動和促進技術;按鍛煉素質可分為有氧練習、平衡練習、協調練習、呼吸練習、肌肉練習、關節活動練習。第二,醫療性運動。指將一般體育手段用于疾病的預防、治療及康復,適用于慢性病病人及健康的中老年人。此類運動強度輕緩、運動量適中,例如健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周期性運動,游泳、劃船等水上項目,籃球、足球、乒乓球等球類運動。第三,我國傳統體療手段。主要是以太極拳等為代表的傳統拳法和以八段錦、五禽戲為代表的中華傳統健身氣功。第四,適應性體育活動。適應性體育活動是指經過修改,使其適應各種不同人群的體育活動,主要內容有游泳、基本體操、某些田徑項目、球類游戲、騎馬、劃船等。第五,自然因素鍛煉。利用日光浴、空氣浴、水浴等自然因素預防、治療及康復的鍛煉方法。

2.3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要突出護理教育基本理論知識的針對性、基本技能的實用性及培養學生職業生涯的持續性和個人終身發展的能力要求[4]。康復體育要求護理專業的學生既要掌握康復體育的理論知識,也要掌握體育鍛煉方法,同時還必須掌握什么樣的鍛煉手段針對什么樣的病,并且對病人能開出切實有效的運動處方。

2.4學時安排

學時安排與課程內容有密切的關系,上述五大康復體育內容體系龐大、內容廣泛,康復體育可從五大類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內容進行教學。因為與體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護理專業在開設康復體育課程時,可與體育課程相結合,這樣就可省出部分學時??祻腕w育的課程主要講授理論知識及體育課程不涉及的方面,建議64學時,分1年教學。

2.5考核要求

由于此課程包括理論與技能兩個部分,所以在考核標準設置方面也分為這兩個方面。以學期為單位進行考核,階段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理論考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單項考核與綜合考評相結合。

2.6任課教師

康復體育有其獨特性與專業性,所以在任課教師的選擇上,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運動醫學方面的專業人才,康復保健方面的專業人才;第二,院校合作的雙師型人才,即在醫院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并在醫學院校擔當教師,既精通理論知識也掌握醫療實踐的人才。

3康復體育的作用

3.1預防疾病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繁重的體力勞動被機械化、自動化取代。生活的電器化、信息化、飲食快餐化、交通快捷化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危機———運動不足,使人們衍生出許多文明病。體育鍛煉可使人們體力充沛,克服功能衰退,增強人體抗病因素,降低患病可能性。我國提出的健康“前移戰略”是從“治療疾病”向“預防疾病”轉變,是與《黃帝內經》的“上醫治未病”意思相通。

3.2輔助治療

康復體育能改善和增強病變器官的功能,有助于病變器官的康復。大量臨床資料證明,慢性病通過康復體育的治療有明顯的改善;頸肩腰腿痛和運動器官疾病病人通過練習康復體育的內容,提高病變部位血液循環和軟組織的氧氣及營養供應。康復體育能全面增強全身各器官系統功能,以增強整體的方法來促進局部器官病變的改善和痊愈,起到了藥物所起不到的作用[5]。

3.3調節情緒

正常人成為病人后,會產生茫然、焦慮、煩躁、憤怒或悲傷等情緒,久病病人常有悲觀、厭倦甚至自殺的傾向和行為表現[6]。病人參加康復體育運動,積極主動的鍛煉可改變消極影響,因為運動可引起神經興奮性提高,尤其丘腦“愉快中樞”,當運動表現為良好、愉快的情緒時,能對治療恢復信心,有助于疾病的康復。

4護理學發展康復體育的必要性

4.1豐富發展護理學科

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辦頒發了新的學科目錄設置,護理學被確定為一級學科,為護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護理學下設的4個二級學科:臨床護理學、基礎護理學、護理心理和人文學、社區和家庭護理學,幾乎每個學科與康復體育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4.2社會和時展對護理學提出的新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社會有人口老齡化、疾病和慢性病增多的趨勢[7]。同時,社會大眾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健康觀念大幅提升,病人從飲食結構到身體鍛煉都日趨科學化、常態化。培養全科護理人才,豐富康復體育知識,滿足新時期人們的保健需求,是社會和時代對護理學提出的新要求[8]。

綜上所述,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應遵循護理教育的規律和特點,符合并滿足社會對護理學科的需要。護理人員的職責是“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和減輕痛苦”,掌握醫療體育技能,幫助服務對象認識影響健康的因素和確定存在的問題,為服務對象提供有關健康的信息,指導服務對象采納健康行為[9]。

作者:梁慶剛雷秀紅單位: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