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初產婦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09 04:06:00

導語:精神分裂癥初產婦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神分裂癥初產婦護理論文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初產婦;圍產期;護理

精神分裂癥患者初產婦,由于其本身所患精神疾病特點,其圍產期的護理過程,不同于正常初產婦。對該類產婦進行臨床分析,并制定合理的護理措施,對母嬰安全極其重要?,F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初產婦的臨床資料及護理對策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病例選自2000年1月~2004年4月遼寧省凌源監管分局中心醫院婦產科住院的1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初產婦,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1]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年齡26~34a,平均29.25±2.73a;精神分裂癥病程36~74mo,平均55.0±13.64mo;診斷:偏執型9例,青春型3例;全部患者均有1次以上精神病??漆t院住院史;小學文化程度8例,初中文化程度2例,高中文化程度2例;均無職業。

1.2方法根據患者病史、臨床表現及精神檢查所取得的資料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

2結果

2.1妊娠狀況12例患者均在精神分裂癥緩解期停用抗精神病藥物6mo以上妊娠。病情復發在妊娠20~28w,平均24.10±2.20w。均在預產期前2w內住院待產,分娩后1w出院,平均住院19.42±1.31d。

2.2精神癥狀自知力缺乏12例(100%),破裂性思維10例(83%),命令性幻聽9例(75%),關系妄想8例(67%),被害妄想7例(60%),情感倒錯5例(42%),被洞悉妄想4例(33%),內感性不適2例(17%),物理影響妄想1例(8%)。

3護理

3.1針對精神分裂癥的護理[2]

3.1.1常規護理在精神科醫師指導下,嚴格執行精神科護理常規,認真完成護理評估及護理診斷。12例患者均處在精神分裂癥發作期,均存在明顯的自殺、自傷、沖動、出走、無自知力等精神癥狀,治療護理均不和作。營養狀況相對正常。均給予Ⅰ級護理。

3.1.2護理目標促使患者能有效地處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對疾病及其癥狀有較正確的認識,人際關系和行為方式改善,順利度過圍產期。

3.1.3護理措施為了精神分裂癥患者初產婦母嬰的安全,對其均不采取抗精神病治療,這就使護理工作更具艱巨性。讓患者均住在家庭病房,為其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由家屬及責任護士24h陪護,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適當滿足其合理要求,減少外界刺激,注意門窗的管理,安排適當的活動,爭取家屬的支持,配合醫生作好支持性心理治療和領悟治療。適當限制患者活動,不與患者爭執,每次進行婦科檢查時,盡可能的給予心理安慰和解釋。

3.1.4特殊護理及時發現沖動、外走行為的先兆。避免在患者看不到卻聽得到的地方說話、發笑。對患者的怪異言行不訓斥,但不輕易遷就。在適當情況下,對分娩過程向患者作適當的介紹,以爭取在分娩中得到配合。認真作好交接班工作。

3.2針對圍產期護理

3.2.1產前護理臨產前常規進行血、尿常規化驗。在1人間待產室待產。每次進行肛門檢查、陰道檢查及清潔灌腸前,都做適當的解釋工作。同時密切監視胎兒情況,耐心指導患者會陰及乳頭衛生工作。

3.2.2分娩過程護理第一產程是患者處于緊張的時期,最為關鍵。考慮到急性應激下,精神病病情會加重,適當增加護理人員,作好心理護理并適當給予精神科保護措施,防止沖動行為發生。指導患者在宮縮時作深呼吸動作,或用雙手輕揉下腹部。腰骶部漲痛者可用手或手掌壓迫腰骶部。20min聽胎心率1次,用胎兒監護儀描記胎心及宮縮曲線,確保宮內胎兒安全。給予少量、多次、高熱量、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進食,多飲水。不能進食者,酌情在保護下輸液。嚴格按照常規處理,指導患者正確施加腹壓,完成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的護理及接產工作。

3.2.3產后護理產后在產房觀察2h。回病房后,24h內仍密切觀察各項生命體征、陰道流血、有無尿潴留等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對癥處理。作好產后會陰消毒、乳頭衛生的工作,主動進行母嬰接觸及初乳喂養工作。關注患者的營養狀況,避免產褥期感染及褥瘡,作好產褥期的心理工作。嚴防沖動、自殺等意外性事件安生,直至患者安全出院。根據心理調適的不同時期[3],細致耐心地對患者家屬進行產褥期護理教育,調動家庭支持系統來共同完成產后早期的母嬰護理,以便使患者在家中順利度過產褥期。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陳彥方.CCMD3相關精神障礙與護理[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38~240

[3]范曉君,鄭修霞,劉宇,等.住院產婦產后健康教育方式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