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10:53:00

導語:護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關鍵詞】護理健康教育;宣傳教育

[關鍵詞]護理;健康教育;宣傳教育

健康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發展和提高,人類對健康的認識不斷深化,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人們通常認為健康等于沒有疾病,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憲章》中提出了人類健康的“三維觀”,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生活適應性良好的完滿狀態”這一定義,肯定了傳統健康觀中沒有疾病和不虛弱的觀點,同時把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性良好納入了健康定義。教育是一個終生的概念,21世紀對護士的一個最大挑戰是一個護士不但要成為稱職的操作者,而且要成為稱職的教育者??梢?,健康教育是聯系健康知識和健康實踐的橋梁,也是促進人群健康的行為。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改變和現代護理學的發展,以病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基礎的系統化整體護理已成為當今的現代護理模式,而健康教育對提高人們自護能力,建立健康行為、全面提高護理質量,起到了促進作用。

醫院是醫治病員的場所,同時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充分體現的場所,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醫技,醫院的環境、秩序、制度,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擁護,通過護理健康教育,廣大醫護人員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以“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為行動準則,推動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下面從兩方面討論一下護理健康教育。

1護理健康教育、內容和形式

1.1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隨著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發展,護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也在逐漸擴展和深化,由于疾病的種類繁多,健康教育內容呈多樣化,每個病種及其具體的健康問題、健康行為都可以形成一組教育內容,同時根據患者、患者家屬、醫護人員、社會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教育內容也要有針對性,具體有以下幾項。

1.1.1疾病防治及一般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

這是我們最多、也是病人最迫切需求的。包括:法定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如傳染源、傳播途徑、預防方法以及疫情、隔離、消毒、護理治療等知識;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識;常見病的防治知識;儀器器械性治療知識,如紫外線、紅外線、激光、針灸等治療方法的適應證、禁忌證和有關注意事項;檢查化驗知識,如血、尿、糞三大常規,各種血液生化功能檢查,X線檢查、心電圖、B超、胃鏡、CT、核磁共振檢查等,都應首先向病人說明檢查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和采集標本方法及檢查結果的解釋;合理用藥知識,各類藥物的適應證、禁忌證、服藥劑量、副作用、保存等,各類中成藥的服藥、煎制及適應證、禁忌證、全程服藥的重要性等;就診知識;日常生活中飲食起居方面的衛生知識,如不同疾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員在接受治療和康復中的注意事項。

1.1.2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病人正確對待自身的疾病,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早日康復的信念,同時對病人家屬及陪護人員進行保護性原則教育,教育他們在精神上給病人以支持和鼓勵,避免惡性刺激,并針對不同類型病人的心理特點和心理矛盾,介紹有關疾病的預防知識和自我心理保健方法,消除心理異常和心理負擔,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1.1.3行為干預

針對患者特定的健康問題和疾病特點,分析行為因素與所患疾病的關系及對個人健康的影響,開展有針對性的行為干預,其主要內容包括行為指導和行為矯正,行為指導是通過語言、文字、聲像等材料和具體的示范指導,幫助教育對象形成健康態度,作出行為決策,形成科學的行為方式,行為矯正是通過訓練、深化、強化、脫敏、厭惡療法等方式,建立新的健康行為模式。

1.2護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患者健康教育是根據患者及其家屬的不同需求,在診治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根據實施場所不同,分為門診健康教育和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1.2.1門診健康教育

是指對病人在門診治療過程中地健康教育,貫穿在候診、就診、檢查、治療、化驗、取藥等每個環節。由于門診病人和家屬變動性非常大,不可能針對每個人的具體需求開展教育,再則門診病人流動性大,難以進行系統地教育,因此教育更宜側重于普遍性,根據不同季節,不同疾病特點,設隨診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健康教育處方和專科講座等。門診健康教育需要具備廣泛地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解答要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幫助解決疑難問題并注意保密原則。

1.2.2住院健康教育

入院健康教育:指在病人入院時,對病人或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主要內容是醫院的有關規章制度,如生活制度、探視制度、衛生制度等,提倡由床位護士進行,采用口頭教育或宣傳欄等形式,也可印制小冊子發放。住院期間健康教育:住院健康教育應作為治療病人的一項有力措施來抓,有條件的醫院應該在病區內設健康咨詢室,為住院病人提供健康教育資料,包括書籍、掛圖、標本等,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可多樣化,包括講課、咨詢、小組討論、互助程序化學習、電視錄像等,健康咨詢應作為病區護士的主要職責之一,對每個病人實施有效的教育并列入病史記錄。出院健康教育:對象主要是慢性病人,有復發傾向者,需要接受長期健康指導者,其方法包括書信指導,定期或不定期家訪,電話咨詢等,主治醫生與住院病人之間的動態來往,有助于醫生根據病情發展,修正治療方案,針對病人需求,給予相應指導和教育,從而有利于病人病情好轉,促進康復。

2影響護理健康教育質量的因素及對策

2.1護理方面的因素及對策

觀念陳舊,對護士角色認識偏差,相當多的人員只注重執行各項治療與分級護理要求。觀念仍未更新,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偏低,不能正確認識護士角色的多元化,教育角色偏差,給護理開展教育活動帶來了一定困難。對策:醫院要從長遠利益出發,投入一定的財力和精力,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各種形式的在職教育,舉辦各種類型的學習組、術會,使每個在職的護士都能真正地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從思想上認識到這是護士的根本任務,真正適應新模式下護士角色的多元化。

知識受限,缺乏教育能力,知識接受能力差,缺乏教育知識和技能,不了解病人教育的基本程序,不知如何施教。對策: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序,按程序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健康教育,保證目標實現。掌握與疾病護理相關的知識,包括??谱o理知識,心理護理、康復護理、疾病預防、衛生保健、藥理學、營養學、倫理學、醫學新進度等知識,護理工作者要加強自修、自學,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具備健康教育理論及指導完成。掌握護患交流技巧,知識灌輸技巧,采用適當的教育方式、方法,獲得患者的信任。

2.2患者方面的因素及對策

由于社會觀念及傳統思想,病人認為護士只能打針、輸液、發藥,缺乏知識性。對策:護士要加強自身學習,豐富知識,提高素質,掌握禮儀知識,樹立自己的職業形象,逐步消除偏見,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與依從性。

我國尚屬于發展中國家,國民素質偏差,患者對知識的接受存在差別。對策:掌握護患溝通技巧,掌握病人的心理、社會、家庭狀況,方式恰當、靈活、因人因地因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徑,保證有意義的健康教育。

病人的健康狀況、學習動機、學習方式影響健康教育的效果。對策:根據病人的健康狀況和對疾病各個階段的反應,靈活機動做好指導性工作,切實解決病人需求,同時教會家屬必要的知識,做好配合工作以加強教育效果。

2.3環境因素及對策

與醫護配合的協調性差,各項考核制度配套性差,后勤缺乏保障等有關。對策:管理考核方案應明確質量目標及相應的獎懲措施,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確保工作到位,質量提高。提高各級人員的教育能力,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消除分工差別,加強醫護工作的協調。促進后勤服務的社會化,加大保證供給,配合臨床工作,全方位服務患者。

總之,在實際工作中,護士要正確運用語言和非語言交流;正確把握有效的交流手段和交流途徑;強化溝通藝術;強化情商培養;同時,護士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具備嚴謹的科學知識,邏輯的思維表達能力,清晰的分析判斷能力,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充分發揮病人的主動能動性來進行教育,為病人的健康灌輸新鮮血液,為生命的延續而揚帆掌舵。

在法制日益健全,新型護患關系的今天,保證質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病人的依從性,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增強各種治療效果的作用,護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他提高了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密切了護患關系,減少了醫療糾紛,強化了整體護理的內涵,推進護士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