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劇吐心理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30 10:53:00
導語:妊娠劇吐心理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支持的介入在護理妊娠劇吐患者時的作用。方法:對我院43例妊娠劇吐患者進行分組觀察,采用改善治療環境、耐心講解、主動和患者交流、配合家屬工作等方式進行對比恢復或緩解劇吐癥狀。結果:觀察組的患者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對妊娠劇吐患者,病房醫務人員須重視患者的心理治療和家屬的心理支持,這樣可明顯減輕癥狀。
[關鍵詞]妊娠劇吐;心理護理;心理支持
KealizeofGestation''''sSpittingTendinfofMentality
Abstract:ObjectiveAnslysetheintervenentionusingmentalityinthefunctionoftendingthegestationwhenspitting.MethodsWestudy43patientsusinggroupingobservationinourhospital.Wetakethemethodofimprovingcurableenvironment,sayingcarefully,talkingwiththepatientsandconcertingthefamilynumberstocontractandresumetheillness.Results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arelessthaninthecomparisongroup.ConclusionWecanlightenthesymptonclearlyifwepayattentiontopatient’smentalityandthefamilys’support.
Keywords:Gestation’sspitting;Thetendingofmentality;Mindsuppert
妊娠劇吐的病因與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及血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急劇上升有關,多在妊娠6周~12周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不能進食,以致引起脫水及酸中毒,重者肝、腎功能受損,危及孕婦生命,需終止妊娠[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等因素的影響,發病有增加的趨勢,而妊娠劇吐的患者初起癥狀較輕,僅僅表現為嘔吐,部分醫護人員往往忽視此類患者的心理疏導。通過對43例患者的強化心理指導,表明心理支持的介入在妊娠劇吐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中起到藥物無法替代的作用,可產生良好的效果[2]。
1臨床資料
2002年4月至2005年7月,43例妊娠劇吐住院患者,年齡25歲~31歲,隨機分為觀察組21例,對照組22例,兩組患者年齡及文化程度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觀察組的患者有專人負責,每日增加與之交流的次數和時間,對照組的患者只做一般的入院宣教。兩組患者住院天數的比較,見表1。表1兩組患者住院天數的比較(略)
表1顯示,觀察組的患者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對此類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可有效縮短住院日。
2護理方法
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此類患者多見于性格內向、多慮、抑郁型女性,表現為焦慮、緊張、恐懼、依賴、求助的心理狀態。因此,醫務人員應觀察患者的細微變化,給予有效的心理護理。
2.1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
為患者選擇病情輕、性格開朗的同室病友,親切介紹病區環境、床位醫生、主管護士,避免患者因環境的陌生而加重緊張、憂慮的情緒。
2.2講解妊娠劇吐與情緒的關系
告訴患者及家屬緊張、焦慮等不穩定的情緒會進一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導致患者嘔吐頻率增加,從而加重病情;講解病因、病程,一般約3個月后癥狀逐漸好轉、消失,讓她們看到希望。
2.3耐心與患者交流
每日交談不少于2次,因為此類患者多數性格偏內向、多慮、脆弱,增加與之交流的時間是非常必要的,通過交流了解患者擔心的問題所在,如其是否過于擔心胎兒的健康及胎兒的性別,是否對懷孕和分娩過度恐懼,是否能承擔母親角色等,針對患者的心態,給予有的放矢的疏導,介紹治愈成功做母親的患者,使她們增加信心。同時通過交談了解患者嘔吐次數、量、性質,飲食及睡眠情況,為治療提供準確的信息。
2.4對于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給予不同的心理療法
仔細觀察患者的神態、精神狀況,避免發展為神經性厭食。對住院時間長每天補液的患者,尤其加強對其心態的觀察及心理分析,如一位患者因妊娠劇吐第二次住院治療,6d滴水不進,導致肝功能異常、尿量偏少(24h尿量600ml)、說話無力,體重急劇下降,床位醫生和責任護士通過細心觀察,分析此患者是懼怕進食后頻繁嘔吐而不敢進食,依賴每日輸液維持機體需要,已發展為神經性厭食。對此類患者,一味安慰、鼓勵已失效,通過了解其雖然癥狀嚴重,但仍渴望有孩子的心態,醫生直接向其講清不進食的嚴重性、必要時終止妊娠等不良后果,激發其做母親的力量和責任,經過醫護人員共同對其心理評估、分析、治療后,此患者心理發生了變化,自己主動要求喝水,逐漸進食流質、普食,7d后治愈出院。
2.5必須對家屬進行心理支持
通過對幾十例患者家屬的觀察,發現相當部分家屬目睹孕婦頻繁嘔吐,情緒不能自控,表現出強烈的緊張、焦慮狀態,并對孕婦造成影響。醫務人員首先找家屬單獨交談,了解家屬的想法,如有的家屬擔心孕婦的健康是否受影響,擔心是否影響胎兒發育,強調其病因之一與情緒不穩定有關,要求家屬首先必須保持情緒穩定,使用鼓勵性語言,同時向家屬了解孕婦的性格特征,教家屬運用暗示的方法,協助患者逐漸康復。
2.6巧妙運用轉移法
引導患者回憶愉快的體驗,討論患者愛聽的話題;看一些喜歡的書籍,可愛的娃娃畫報,參觀母嬰同室病房,觀看新生兒沐浴,感受初為人母的欣喜;指導患者聽音樂,告知優美旋律的音樂具有放松、減輕痛苦、促進食欲、有利于嬰兒健康發育的作用。
3討論
從心理學角度觀察,孕婦的情緒較為低落,易受激惹,易出現焦慮,不佳性格和心理狀態往往是妊娠劇吐的主要誘因[3],門診醫務人員應細心觀察孕婦的性格特征,可及時給予心理預防指導。對住院患者,病房醫務人員須重視患者的心理治療和家屬的心理支持,這樣可減輕癥狀,縮短住院日。3年來,有7例患者提出做人工流產手術,通過多次心理護理,家屬的積極配合,無一例終止妊娠,有效增加了治愈率。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
[2]田瑞華,康沛,王瑞蓮.1例妊娠劇吐患者的心理護理[J].護理研究,2003,17(11):38.
[3]張寶星,尹國武.心理治療應用于妊娠劇吐的臨床觀察[J].醫師進修雜志,2001,24(4):67
- 上一篇:發改委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
- 下一篇:市房屋租賃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