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鎮痛護理

時間:2022-03-12 11:02:00

導語:分娩鎮痛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娩鎮痛護理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在本院產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單胎、頭位、初產、產前檢查確認可以經陰道分娩、自愿要求藥物鎮痛分娩孕婦38例。年齡22~30歲,其中22~24歲13例,25~27歲17例,28歲以上8例。

1.2鎮痛方法

1.2.1吸入鎮痛目前多用氧化亞氮和氧氣的混合物,也稱為笑氣。臨床上可以間斷使用或持續使用。間斷使用止痛時,孕婦要在子宮收縮前30~50秒使用,吸入后會有輕飄飄的感覺,停用數秒鐘后恢復所有知覺。一般在產程的后期開始使用,直至胎兒、胎盤娩出。在第二產程持續給藥更為有利,這樣,產婦可以在醫師和助產士的指導和鼓勵下屏氣,有利于產程進展。

1.2.2會陰阻滯麻醉此法多用于會陰切開術前和會陰撕裂修補術前,是將麻醉劑注射于局部神經根部,以麻痹陰道下部及外陰神經。

1.2.3杜冷丁鎮痛杜冷丁是一種麻醉劑,肌肉注射,一般用于第一產程,它于注射后20分鐘起效,常和其他藥物聯用。使產婦放松和減輕焦慮,但它的止痛效果不一定,當第一產程延長時,用此藥可減少孕婦的疲勞和焦慮,此藥于分娩前應用的安全時間范圍為每次6~8小時/次。

2護理

分娩期疼痛可能是每一位產婦都要經歷的不適之一。在第一產程,子宮收縮可以引起宮頸口擴張和宮頸管消失,以及子宮肌層動脈收縮導致子宮缺血缺氧,同時,子宮收縮對腹膜和宮頸的牽拉導致疼痛產生。在第二產程,由于胎頭壓迫引起會陰組織伸展導致會陰部疼痛。疼痛可能是局部的痙攣樣和撕裂樣或脹裂樣痛,也可以放射到背部、側腹及大腿。

產婦對疼痛的感受因人而異,并認為與其文化背景、社會環境有關。通過藥物性或非藥物性干預,可以減輕疼痛。疼痛的減輕對產婦順利度過分娩期,促進產后恢復及親子行為都很重要。

2.1術前護理

結合產婦對分娩鎮痛知識的了解程度,有針對性地給予講解,告知分娩過程、可能產生的疼痛及原因,疼痛出現的時間及持續時間,讓產婦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增加自信性和自控感。教會產婦及家人減輕分娩疼痛的方法如呼吸訓練和放松的方法,包括集中精力和反饋放松、呼吸技術、輕撫法和骶骨加壓法等方法,使其建立信心。分娩前護士和麻醉師共同核對產婦資料,并再次檢查有無禁忌證。準備好無痛分娩所需的藥物、氧氣、心電監護及胎心監護儀、喉鏡、氣管導管、牙墊、加壓呼吸囊及吸痰管等。鼓勵產婦進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麻醉前準備好搶救物品和藥品,囑產婦排空膀胱。置產婦于平臥位,定時進行胎心監護,觀察無痛分娩前胎心有無異常。胎心良好,協助麻醉醫生做心電監測。即刻開放靜脈。分娩鎮痛操作過程中,協助麻醉醫生擺好產婦體位,核對鎮痛藥物、固定硬膜外管,觀察有無因交感神經阻滯而出現的低血壓征象。

2.2產時指導護士可以鼓勵產婦注意自身的暗示并結合自然反應,用音樂、圖片、談話等方法轉移產婦對疼痛的注意,也可用按摩、熱敷、淋浴等方法減輕疼痛,有條件的應讓產婦選擇分娩體位。按醫囑給予鎮靜止痛劑可緩解疼痛。分娩鎮痛結束后置產婦于半臥位,進行胎心監護,觀察胎心有無異常。胎心良好,將產婦送回病房休息,囑其正常進食及飲水。少溢奶的發生。喂奶遵守從小量逐漸增加的原則,每日常規測量新生兒體重,了解營養狀況。

2.4心理護理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尊重產婦并賦予同情,態度和藹,語速緩慢,鼓勵和認真聽取產婦的敘述和提問,不向產婦提要求或強制其做決定,接受產婦的各種行為表現,允許她來回踱步、與他人談話、哭泣等,經常陪伴在產婦身邊,有條件的可設專人負責。醫護人員和家屬應態度和藹,并有足夠的耐心,表現精湛的醫術使產婦有信心,以便減輕產婦的心理障礙,達到順利分娩的目的。產前認真、仔細地向產婦講明妊娠和分娩的經過,可能的變化及出現的問題。宣教內容必須使產婦理解、掌握。指導產婦采取良好的應對措施。產時對每一個階段要發生的情況事先向產婦通報。對每項檢查及治療活動事先給予解釋、指導,如3個產程的主要過程、肛查、陰道檢查、灌腸、胎心監護、會陰消毒、接產等。鼓勵產婦區分現實與想象中對自己及胎兒健康的威脅。

3討論

分娩為婦女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事件。由于分娩過程存在許多不測和不適,很多產婦會對分娩產生焦慮,而焦慮可能影響宮縮和產程進展,護理過程中耐心聽取產婦關于疼痛的訴說,表達對其疼痛的同情和理解,認可她們關于疼痛的描述,確定產婦疼痛的部位,仔細評估疼痛的程度。采取有效的護理手段,真正地為孕產婦服務,為提高自然分娩率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2]王若楷,李法生,劉長青.現代分娩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3]宋木香,羅煥運.臨床護理手冊,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