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養老難創新高校護理專業教學
時間:2022-04-03 03:10:00
導語:應對養老難創新高校護理專業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廣州城市養老急需高素質的專業護理人員
廣州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據2007年統計顯示,廣州市有60歲以上的老人107.5萬人,占總人口的13.5%,其中90歲以上老人達17680人。[1]隨著中國“80后”一代進入而立之年,上有四老下有一小的“4+2+1”結構家庭將成為社會主體?!翱粘怖先恕敝饾u增多,家庭養老功能繼續弱化,伴隨而來的是越來越高的養老需求。然而目前養老護理員多數文化程度不高,不具備衛生、護理等專業知識,遠遠不能滿足養老市場的需求。養老護理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高職院校應該適應形勢,增設養老護理專業或改革護理專業課程,重視養老護理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二)現有的護理專業課程不能滿足廣州城市養老的需要
社會對養老護理業的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人們的要求已不限于日常生活照料,而是注重全面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與常見的護理工作不同護理老人尤其是臥病床的老人除飲食起居的生活照料還要熟諳醫療康復護理技術、保健按摩、營養學、藥學、救護、心理精神慰藉等專業知識。即使是老年生活護理,也需要通過正規訓練才能掌握各種動作要領。同時一個合格的養老護理員,還應該具有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等職業素質,具備良好的溝通意識及交流能力,這些都必須通過系統科學專業的職業培訓來實現。而現有的護理專業課程涉及到養老護理的知識和技能培訓較少,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二、應對廣州城市養老改革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課程
(一)增加實用的有針對性的養老專業知識
作為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應該針對養老市場的需要,增加實用的有針對性的養老護理專業知識。實際上養老護理工作內容包括了解老年人心理特點、生理特點、護理特點、老年人生活照料及技術護理操作,老年人皮膚病、常見病及營養需求等實用知識和技術。高級養老護理不僅能夠為老人做生活護理和康復護理,還能夠進行心理護理和情緒疏導。高職院校要以養老護理工作崗位為依據,建立老年護理一臨終關懷護理課程體系,體現養老專業知識的實用性、針對性,并將養老護理課程拓寬到社區護理、康復護理、健康咨詢以及養老教育、養老管理等領域。[2]
(二)增加有關老年護理實際操作的的實踐教學課時
老年護理不同于一般的護理工作,有很多特殊的技能要求和動作要領,必須要通過實際操作才能真正領會。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在學完相關理論和技術后,及時讓學生通過實踐演練,更好地掌握各項技能。學院可以組織學生去醫院、社區、各種養老機構等校外實訓基地,通過定崗實習見習,切實提高養老護理實踐能力;學校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假期通過勤工儉學、半工半讀等方式,[3]參加各種養老實踐活動,這樣學生才能真切體會到知識的貧乏和技能的欠缺,回到學校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學習。通過多實踐,學生畢業后,適應市場、適應崗位的能力將大為提高。
(三)增加有關護理的中醫知識和技能,更好地開展老年護理服務
我國的中醫護理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優勢。中醫講究“治未病”,有系統的養生保健理論體系和獨特的傳統療法,可以運用其特有的體質辨識,辨證施治、辨證施補、整體調理,幫助亞健康人群恢復到健康狀態;對已經患病的人進行中醫藥特色治療,可以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免疫功能;對大病初愈者,中醫藥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元氣。因此中醫治療和護理更受到老年人的青睞。高職院校可以利用專業課、選修課、專題講座、興趣小組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對中醫理論和中醫技能的興趣,學習辨證施護,做到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給予病人不同的治療和護理。學生還可以學習和掌握一些中醫護理技術,如針刺、火罐、艾灸、推拿、捏背、藥枕等,以便更好地為老年人開展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4]
(四)加強敬老愛老職業精神和職業素質的培養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年輕人大部分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父母和子女接觸的時間和交流的機會都大大減少,出現了很多“空巢家庭”。老年人不僅需要物質贍養,更渴望精神撫慰。敬老愛老是對老年護理工作的首要要求,敬老愛老的本質是“愛”。沒有對老年人發自內心的關愛,是很難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的;敬老愛老的核心在于“尊重”。不光要護理好老年人的身體,還要注重老年人心理、情感、精神、心靈的需求,要維護老年人的生命尊嚴、人格尊嚴。所以高職院校要通過開設老年人心理學、老年人精神護理、臨終護理、護患溝通、護理美學、護理禮儀、護理倫理學、護理與法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人文課程,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增強學生對老年人的理解,更好地與老年人開展溝通和互動,讓老年人在精神和身體上獲得雙重服務。
三、應對廣州城市養老加快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課程改革的主要途徑
(一)充分認識培養養老護理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轉變就業觀念
目前社會上對從事養老護理工作還存在觀念上的偏見,加上養老護理高強度、高責任的工作性質與偏低的收入回報,愿意學習的學生并不多。然而隨著中專的、大專的、本科的護士生逐漸地占領原有的養老市場,養老護理員素質不斷提高,薪酬也在不斷上升。國家民政部、一些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也努力從各種渠道籌集資金,為從業人員提供較好的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高職院校師生要充分認識到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護理工作必將成為社會急需且意義重大的職業,只有轉變就業觀念,才能積極認真地投身于護理專業課程改革之中。
(二)大力開拓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加強與社區和養老院、福利院等養老機構的聯系
高職院校要大力開拓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特別是加強與養老院、福利院等養老機構的聯系。在專業的養老護理機構,學生可以現場觀摩、學習和實際操作專業的養老護理技能,同時養老院、福利院等養老機構也可以定期派出專家為學生授課。除了專業的養老機構,許多老人更喜歡居家養老,[5]由于老年人患病率高,而且多是各種慢性疾病,急需來自社區方便快捷的醫療護理服務。社區護理是新時期高職高專護理人才面臨的重要工作,高職院校要加強與社區的聯系和合作,對護士生開展社區健康教育、人際溝通、與他人的合作等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和教育。
(三)把職業技能證書考核內容納入專業知識學習范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根據民政部出臺的《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規定,養老護理員職業共設4個等級,分別為初級、中級、高級、技師。初級養老護理員主要是對老人進行生活照料,與此同時,還要會簡單的技術護理;中高級和技師養老護理員的專業水平相應提高,須具備更多醫療護理和心理保健知識。[6]高職院??梢园佯B老護理員資格證的考核內容納入實際教學內容中去,幫助和鼓勵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獲取相應的資格等級,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就業。
(四)學習日本、香港等地的先進養老經驗,及時補充修訂課程內容和技能要求
日本的老齡化趨勢比我國更為明顯和突出,社會養老比較完善,尤其是非常注重心理護理,注重維護老年人的人格尊嚴和價值感。香港的養老服務也比較規范,在養老機構的管理和人才培養機制上都非常完善。從日本和香港等地的經驗來看,高素質、專業化的社區養老服務工作人員是優質養老服務的重要保證。我國要善于學習日本、香港等地的先進養老經驗,研究開發、編寫與養老服務需要相配套的,能體現職業教育特點,反映新時期養老服務特點的專業教材,根據養老市場的需要,不斷補充和修訂課程內容和技能要求,加強專業養老服務的教育培養工作。
- 上一篇:中職護理專業解剖學教學感想
- 下一篇:重視英語教學的職場實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