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護理風險管理探析

時間:2022-07-10 10:15:36

導語:ICU患者護理風險管理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ICU患者護理風險管理探析

【摘要】目的:探討在icu患者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的效果。方法:選取124例危重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2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風險管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與護理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ICU運用風險管理可以防止患者潛在的風險發生,提高病房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護理管理;ICU;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有關組織衡量評估并分析風險因素,針對存在的風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來提高安全系數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1]。重癥監護室(ICU)的患者都是經過搶救或大手術的危重患者,發生風險事件的幾率高于普通病房,由于ICU的患者管理比較特殊,為了提高其安全性,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所以患者家屬是不能進ICU陪護的,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有較強的責任心[2]。但是在護理工作中除了較強的責任心,還需要完善的護理管理來降低護理中的風險事件、提高護理質量。本文采用對比的方法研究了風險管理在ICU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ICU自2016年0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4例危重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2例。觀察組患者,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齡17~62歲,平均(39.7±6.54)歲。對照組患者,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齡16~65歲,平均(40.3±6.3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由護理部組織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由ICU護士長擔任組長,再將護理工作細化為消毒隔離組、護理文書監察小組、儀器維護小組等,各個小組的組長與護士長共同制定護理工作的職責和執行標準,將歷年護理風險事件進行整理并深入分析,制定出有效的改進措施,每周對ICU的患者的風險進行檢查一次,找出護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點,及時提出對策,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3]。

1.2.2三級護理質量控制

①各護理小組的組長負責檢查本組的護理風險,發現后及時記錄并改進;②護理管理組長負責檢查ICU的重點患者與護理重點環節,總結和分析各小組的風險事件,來共同提高風險識別能力[4]。

1.2.3護理風險識別

ICU的患者病情較嚴重,且發展快,所以護理人員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能力非常重要,經過風險意識的宣傳和強化后,護理人員可以在注射高危藥物和使用搶救儀器時細致的觀察患者的反應,評估出風險程度[5],有預見性的做好準備工作。

1.2.4護理風險控制

①加強小組成員的風險教育:護理部根據ICU護理的特殊性,加強有關風險管理的知識培訓,每周學習一次相關的法律知識、搶救儀器的熟練操作、與患者溝通的技巧,讓護理人員從思想上重視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同時將護理工作中容易出現風險事件的環節進行提醒,并制定出預防的措施。②提高護理能力:經過定期的培訓,讓護理人員在護理流程和操作方面的技能更熟練,對各種類型的危重患者的護理重點都能掌握,如觀察患者的瞳孔和四肢的反應能力、氣管插管患者的連接管是否脫落等。同時定期檢查ICU的設備和藥品,檢查搶救儀器是否正常運行,如除顫儀的通電情況,清點搶救藥品,搶救結束后要及時把用過的藥品備齊,避免患者病情有反復需要搶救時出現慌亂的局面。在護理流程方面,重點加強對重癥患者的整體護理,制定風險事件的預防機制,如患者出現呼吸驟停時,各護理小組的成員要互相配合,用藥小組與儀器使用小組在最短的時間內按流程做好準備,緊張有序的搶救患者[6]。③護理文書的管理:完整規范的護理記錄與護理文書對護理人員的自我保護有重要意義,在ICU內對患者做的每一項檢查、用藥以及手術治療的時間和效果都要完整、真實的記錄下來,它是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和護理的證據,如果在搶救過程中沒來得及記錄的,搶救結束后一定讓醫生補寫醫囑,要確保醫囑護理記錄是一致的。④加強護患溝通:ICU的患者由于本身的病情比較嚴重,面對這種隔離形式的護理會極度緊張或情緒失控,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先了解患者情緒變化的原因,然后采取多種途徑與患者溝通,如果患者喪失語言功能,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寫字板與患者溝通,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與治療方案,可以安心的配合治療,同時也可以避免溝通不良導致醫患糾紛[7]。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事件包括管路滑脫、用藥錯誤、管路堵塞[8];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護理質量包括應急能力、溝通能力、責任心、護理書寫、操作過程[9]等,每項100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x珋±s),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共發生3例管路堵塞,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4.84%,對照組患者共發生4例,其中管路滑脫2例,管路堵塞2例,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6.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溝通能力及護理書寫等方面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ICU接受治療的患者都是經過急診室搶救或重大手術后,需要特殊護理的重癥患者,除了監護儀器外,身上還會有引流管、氣管插管以及導尿管等,更為嚴重的有昏迷和喪失生理功能的患者,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其家屬是不能陪護在患者身旁的,只能在規定的時間探望患者,患者的24h護理由ICU的護理人員來完成,這就對護理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護理管理的難度,因此ICU是一個高風險的科室,風險發生率也高于普通病房。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有重要作用,是管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0]。本研究將風險管理運用于ICU的患者護理管理中,成立管理組和各級小組,分別負責不同的區域和職責,避免了護理中出現遺漏,通過培訓后,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法律意識,同時也增強了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能按照流程記錄搶救過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強。本研究顯示,在ICU的患者實施科學的風險管理,可以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護理書寫和操作規范,從而減少了護理過程中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

作者:張永蘭 單位: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參考文獻

[1]陳曉丹.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18):78-79.

[2]李夏.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7):230-231.

[3]汪麗,梅麗曼.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系統醫學,2016,1(11):131-132.

[4]符冉.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3):127-129.

[5]高艷.ICU危重癥患者采用新型規范化護理質量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6(6):260-261.

[6]ShelbourneKD,BrueckmannRR.RushpinfiX.Ationofsupracon-dylarandintercondylarfracturesofthefemur[J].BoneJointSurgAm,2010,64(2):161-169.

[7]武淑敏.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1):70-72.

[8]臧勝楠.護理風險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3(12):2338-2339.

[9]ChoiBI,LeeHJ,HanJK,etal.Detectionofhypervascularnod-ularhepatocellurcarcinomas:valueoftriphasichelicalCTcom-paredwithiodizedoilCT[J].AJR,2010,157(2):219-224.

[10]王如春,陳友紅,李云婷.風險管理在急診科ICU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