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護士崗位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6 02:59:24

導語:骨科護士崗位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骨科護士崗位管理論文

自2017年1月起對骨科護士崗位管理制度進行調整,從加強培訓、合理調配、規范職責、層級管理、崗位競爭等方面入手,全面進行護理管理制度改革,以2016年全年工作情況為比較,比較制度調整前后骨科護理質量評分,并采用滿意度問卷了解制度調整前后護士和患者的滿意度情況。結果:在管理制度調整后骨科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服務態度、護理宣教、護理安全評分均顯著高于調整前(P<0.05);管理制度調整后護士和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調整前(P<0.05)。結論:合理調整骨科護士崗位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提高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全面提升了護理工作質量,護士和患者的滿意度評價均顯著提升。關鍵詞:骨科;護理管理;崗位管理;護理質量護理管理制度是影響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夠為護士工作提供指導,并提升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最終實現護理質量的提升[1]。傳統的管理制度中存在較多問題,如崗位職責分配模糊、在職培訓內容空泛等,這些問題都會導致護理質量的下降[2]。為了進一步提高骨科護理質量,進一步實現骨科護理隊伍的科學管理,在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基礎上,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自2017年1月起進行了崗位管理制度的調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病區的15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5~40歲,學歷包括中大專4名,本科11名,職稱包括護士2名,護師10名,主管護師2名,副主任護師1名,自2017年1月起對骨科護士崗位管理制度進行調整。1.2方法。1.2.1加強培訓。在統一培訓安排的基礎上,科室調整護理培訓制度,對骨科護士進行在職培訓,培訓管理方案以分層培訓為基礎進行調整。由護士長帶頭組成培訓管理小組,充分了解骨科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不足之處制定培訓計劃。管理小組根據學歷、職稱、年資、能力等信息對護士進行綜合評估,不同層次的護士安排不同的培訓內容,低年資護士重視基礎能力的培養,高年資護士則注重科研和管理方面內容的培養。管理小組積極做好調研和考核統計工作,對下階段的培訓計劃進行擬定,確保培訓合理、有效。1.2.2合理調配。在護理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合理安排護理資源是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前提。要在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護理資源,減少護士的工作壓力,提高護理工作質量。1.2.3規范職責。對工作崗位進行充分劃分,按照性質分為臨床崗位、教學崗位和管理崗位,護士最多可同時負責2個崗位,要求崗位分配應當考慮護士的個人意愿和工作能力,結合工作性質、責任程度、技術難度等因素,確定各崗位的任職條件,確保護士的技術水平、工作資歷、護理經驗能夠與崗位匹配。管理層要明確崗位名稱、任職資格、崗位職責及考核標準等內容,避免出現錯誤或空缺。1.2.4層級管理。將層級管理模式引入到骨科護理管理中,分為N0~N4共5個級別,N0級:護理專業畢業新分配入醫院工作的護士;N1級:具有有效注冊的護士執業證書,醫院已定級,臨床工作1年以上的護士;N2級:具有有效注冊的護士執業證書,臨床工作3年以上的護士;N3級:具有有效注冊的護士執業證書,臨床工作5年以上或??乒ぷ?年以上的護士,具備護師及以上的職稱;N4級:具有有效注冊的護士執業證書,工作8年以上大專學歷或工作6年以上本科學歷,專業工作至少5年以上的主管護師或專科護士。1.2.5崗位競爭。建立崗位培訓及崗位競爭制度。崗位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采用集中授課、床旁培訓等方式,與科室整體層級培訓計劃接軌。②選派優秀的護士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提升護士專業水平。③鼓勵護士成立學習、科研小組,科室盡可能提供條件,進行情景模擬、案例學習等多元化的提升。崗位競爭制度與績效考核制度結合,以崗位職責為基礎,量化考核護士的工作能力、工作量、工作質量、團隊精神、執行力、出勤情況、勞動紀律等項目,安排崗位輪換,優秀護士可申請進行崗位調整,鼓勵護士提升自我。1.3觀察指標。以2016年全年工作情況為比較,比較制度調整前后骨科護理質量評分,并采用滿意度問卷了解制度調整前后護士和患者的滿意度情況。護理質量評價采用科室統一調查數據,將護理質量分為基礎護理、??谱o理、服務態度、護理宣教、護理安全5項內容,各項均以百分制計分,分值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滿意度評價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評價分為滿意、不滿意,由受調查者自行填寫。1.4統計學方法。數據錄入SPSS20.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檢驗水平α=0.05。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骨科護士崗位管理制度調整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見表1。2.2骨科護士崗位管理制度調整前后護士及患者的滿意度比較見表2。

3討論

護士崗位結構的合理性是影響護理工作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合理的調配資源不但能夠提升護理質量,更能夠減少護士的工作壓力,提升工作效率[3]。進行崗位管理制度調整對于護理質量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有文獻指出[4],護理崗位管理應當遵循按崗取酬、競爭上崗、合理分配的原則,將傳統的按身份管理轉為按崗位管理,體現護士的工作價值。在本次研究中,在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基礎上應用了層級管理模式,確保護士能夠在參與符合自身能力的工作的基礎上,實現自我提升,通過崗位競爭和層級晉級制度來提升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從本次研究情況來看,在實施崗位管理制度調整后護士的滿意度顯著提高。傳統的管理制度雖然也設置有績效考核來評價護士的工作成果,但在酬勞分配上更多的是按照護士的職稱、資歷來分配的,這不但降低了高年資護士的工作積極性,也容易引起低年資護士的不滿,造成整體護理隊伍工作積極性降低[5]。在崗位管理制度調整后,整體制度更趨于彈性化,在培訓和職責分配方面都充分體現了層級原則,而在酬勞分配上則充分考慮了多方面因素,包括護士的工作量、工作質量、團隊精神、執行力、出勤情況、勞動紀律等,這種更為科學的酬勞分配制度提高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從護理質量評分和患者滿意度評價來看,在進行崗位管理制度調整后,整體骨科護理質量顯著提升,患者滿意度也顯著提高。這說明在科學、合理的崗位管理制度下,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顯著提升,推動了整體骨科護理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欣娟.護士崗位管理與培訓實踐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5):7-9.

[2]楊莘,董婷婷,李冬.醫院護士崗位管理的設計方法與實踐[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3):161-163.

[3]李麗,葉文琴,田東惠.國內外護理崗位設置現狀分析[J].護理研究,2013,27(4):876-877.

[4]張辰,范秀云,李慶印,等.心血管病房護士崗位管理方法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9):47-50.

[5]溫賢秀,敬潔.實施崗位管理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1):6-8.

作者:楊敏 單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