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應對策略
時間:2022-10-08 09:30:24
導語: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開設護理專業,實現專業人才培養,滿足社會人才供給需求。當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存在主客觀問題,有效就業策略是從學生入學始到畢業形成就業教育體系,使學校政策、教師教育、學生培養結合,促進護理專業畢業生實現順利就業。
關鍵詞: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步伐的不斷深入開展,高等職業院校發展規模不斷壯大與完善。在高等職業院校中,護理專業是其重要專業之一,近幾年,高職護理專業招生數量不斷增多,以更全面滿足社會對護理人才的需要。隨著就業市場競爭形勢日益嚴峻,當前高等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成為目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將以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為切入點,對其存在問題造成的原因進一步剖析,最后總結出有效就業應對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理論分析促進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更好就業。
一、高等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國家衛生部在《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再次把護理人才定位為“急需緊缺專門人才”,提出應動態調整教育招生規模和學歷層次結構,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在此教育背景下,各大高等職業院校不斷擴大其招生規模,增強對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和輸送。但與此同時,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也正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通過調查了解到,目前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仍有待提升,以改善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當前護理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主要面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畢業生學歷低,受高職學歷限制
近年來我國社會高速發展,社會教育程度明顯提升,在各行業領域中對從業人員學歷要求也正不斷調整。通過實踐調查證明,本科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實際就業情況,要優于高等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某些醫院對護理人員也有學歷上的要求,例如三甲醫院,要求護理人員應具備本科以上學歷,這使得目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直接將就業標準降低,選擇去級別相對較低的醫療機構發展。盡管高等職業院校發展規模正不斷壯大,但其知名度相對較弱,這也直接影響業生就業效果。
2.護理專業畢業生人數較多,與地區人才需求不平衡
就當前護理專業學生就業現狀來看,在一些地區,社會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正不斷加大,一些經濟相對較落后的地區,醫療護理水平不高,也需要大量護理人才,但受人才市場競爭影響,護理專業學生就業困難問題較為突出。目前我國護理專業畢業生人數增多,但就業率呈逐年下降形勢。
3.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思想局限
在護理專業教學中,學生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其就業觀念也相對單一。就業過程中其選擇范圍較小,就業面較窄。目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大多數是以綜合性醫療機構為就業目標,在實踐調查中也發現,近幾年畢業生主要選擇大型醫療機構及綜合型機構就業,而社區醫療和保健機構較受護理專業畢業生冷落。
4.受性別因素影響畢業生就業
在護理行業中存在一定的性別歧視,尤其是一些護理專業畢業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善言談、性格內向、相貌平平,這些因素導致在一些大型的醫院或醫療機構的招聘中屢次被拒,從而成為高職院校護理專業中的就業困難戶,影響了整體就業情況。
二、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影響因素
1.護理專業畢業生自身因素
通過實踐調查,了解到目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受自身因素影響較大。大多數護理專業畢業生,對自身認知缺乏一定客觀性,無法實現準確就業定位。部分學生表示,并未意識到就業壓力,其自我期望值較高,過分突出自身價值的同時影響了其就業效果。在就業過程中影響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另一方面因素即其心理因素。只有具備健康的求職心理,才能夠在就業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并指導其就業選擇,但目前大多數的護理專業畢業生都尚未具備這一心理要素。一些畢業生表示,就業中成績是影響其成敗的關鍵因素,所以在日常學習中突出側重學習,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素養的培養,這直接影響其就業。
2.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影響因素
現階段,較多高等職業院校針對護理專業學生教育教學模式,都以醫學教育人才模式為主,其護理人才培養與醫療機構中實際應用的人才標準,尚存在一些距離。臨床實踐護理中,以臨床分科進行細分,但目前高職護理知識教學中沒有對臨床分科教學進行細分,例如對老年護理、社區疾病預防等護理知識存在明顯教育不足,這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除此之外,目前高等職業院校中,缺乏對畢業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引導,使學生對就業尚未形成系統認識,這也影響了其正確就業觀念的培養。
3.政策相關因素
近年來社會快速進步,醫療建設也快速發展,有效的護理服務既滿足了患者的多方面要求,同時對保健預防等等工作也有著重要作用?,F階段護理工作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健康服務的重要構成部分。但就目前我國相關政策制定情況來說,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對護理人員的人力配置標準方面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國外發達國家對比尚存在明顯差距。
三、加強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應對策略
1.培養學生信息,作出明確職業規劃
在實踐調查中了解到,當前學生對護理專業就業前景并不看好,近年來隨著用人單位要求的提高及就業政策的不斷調整,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因此,應增強學生就業信心,從入學教育到就業全程對學生進行就業心理指導,使學生盡快完成角色轉變,從高考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在職業教育中重拾信心;開設就業指導課,讓學生明確本專業就業方向及就業形勢,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就業期望值,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做好職業規劃。
2.優化就業指導教學,引導學生客觀看待多方面就業因素
在高等職業院校護理教學中,積極開展職業生涯指導課程,通過系統課程構建,以實現專業與職業的結合,幫助護理專業學生,積極轉變職業角色,這也是促進其更好就業的重要舉措之一。高職院校要以護理專業學生實際職業需求為指導,與教學課程有機融合,并對課程教學進行系統組織,目的在于使護理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對自我與職業的充分認知。同時通過職業生涯指導及課程教學,也能夠幫助學生制定短期的職業目標,從自身主觀角度出發,樹立積極的就業觀念。學校方面還應發揮其引導職能作用,設置專門的就業心理指導部門,為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進行心理疏導,避免其產生消極就業心理。護理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要面臨很多影響就業的因素,無論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引導學生能夠客觀看待這些因素十分重要。個別用人單位側重對應聘者外貌要求的情況確實存在,但大多數企業都更強調畢業生儀表舉止大方,具有內在氣質。所以護理畢業生在面試前應做合理修飾,以創造良好第一印象,在此基礎上展現自身內在魅力,通過能力展示等將自身價值充分體現,促進順利就業。
3.全面提升畢業生綜合素質,實現客觀自我認知
護理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該專業對過硬的綜合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也與其就業效果有著直接關系,因此提升護理專業畢業生綜合素質至關重要,進而提升用人單位聘用幾率。當前護理醫療發展形勢較好,尤其是近兩年護理與國際接軌,這對護理專業人才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因此高職護理專業教育教學中應注意到這一點,并加強其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踐能力等多方面能力提升。通過綜合教育與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從全面角度剖析自身,對自身具備的素質條件更客觀評估,以形成正確認知?,F階段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且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在市場發展形勢中證明我國護理醫療機構正不斷擴大,除了綜合性醫療機構外,民營醫療機構正不斷完善發展,護理專業畢業生應客觀看待這些機構,并積極調整自己的擇業觀,在客觀審視自己前提下大膽進行擇業嘗試,以創新理念進行擇業、就業。
4.構建就業服務平臺,促進畢業生就業
為推動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高校就業,學校方面還應發揮其指導作用,通過就業服務平臺的構建,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就業信息,避免出現信息滯后問題,以更有效服務就業。作為高職護理專業教師要及時了解市場招聘信息,并通過微信群組或開通手機APP等形式為學生進一步拓寬就業信息獲取渠道,充分利用自媒體網絡優勢,為畢業生提供最及時、全面的信息。
四、結語
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面對當前較為嚴峻的就業形勢,應始終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從客觀角度看待就業問題,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并能夠根據就業形勢客觀評價自己,明確自身優勢,增強就業自信心。另外,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不應在心理形成負面情緒,要正確看待該職業的重要價值,及對社會服務及發展的貢獻。針對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方面,高等職業院校應發揮其教育與引導作用,通過專業生涯規劃等教育指導,使學生逐漸形成系統的就業觀念,并能夠正確審視自身。學校還應積極構建就業指導平臺,通過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等形式,為學生提供獲取就業信息的有效渠道,提升其就業率。護理專業畢業生除了樹立正確就業觀念以外還可以積極嘗試創業,發揮護理專業優勢,根據自身實際能力進行創業設計,以促進自己知識與技能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儲靜丘子.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前期心理障礙的產生及調控策略[J].法制與社會,2009(34).
[2]唐菲.高職學生的擇業心理分析與就業指導策略初探[J].中國培訓,2015,1(11).
[3]陳曉暢.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9(2).
[4]王建霞.供給側改革視閾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競爭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河北職業教育,2017,1(3).
[5]于榮娟,國向東,趙海州.基于USEM模型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策略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3).
[6]朱寺宏,單正義.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策略——以寧波教育學院2014屆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6,18(1).
[7]劉紅霞,曾先鋒.法律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源現狀分析及策略[J].職業時空,2015,11(3).
[8]齊慧爽.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提升策略探析[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4(1).
[9]余益峰.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3,33(5).
[10]張震華,黃旭艷.就業心態、期望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策略[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2(2).
作者:操銀環 單位: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農田渠道施工技術及管理策略
- 下一篇:高校滾動預算管理現狀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