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護士培訓策略

時間:2022-04-04 09:41:27

導語:急診科護士培訓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急診科護士培訓策略

自然災害不能完全避免,尤其是我國自然條件復雜,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護理學是災難救援醫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災害護理,即系統、靈活地應用有關災害護理獨特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與其他專業領域開展合作,為減輕災害對人類生命、健康所構成的危害而開展的活動[1]。護理人員災害救護知識總體掌握水平不高,應加強護理人員災害救護能力的教育與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災害救護能力的整體水平[2]。研究顯示[3]急診醫護人員災害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我國災害醫療救援水平。急診科作為參與救援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災害發生后,成批的傷員往往會很快轉入急診,這就要求急診護士要經過良好的專業培訓,對突然出現的災害事件以及災害后的成批傷員能做出良好的應對。重視災害護理教育培訓至關重要,科室根據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針對護士存在不足,進行系統培訓提升災害救援及應急救援能力。

1急診科護士對災害救護及突發事件中存在的問題

1.1護士缺乏系統的災害醫學專業培訓臨床護理人員是護理工作的中堅力量,護理人員缺乏災害護理知識,導致被救人員生存質量較低。相關研究顯示,在突發事件的處理方面,大部分護士沒有有效的應對技巧,嚴重的缺乏災害應對的相關教育,缺少災害醫學的相關訓練和緊急醫療知識[4.5]。因此對護理人員進行災害護理教育與培訓可以強化護理人員的防災意識,提高救災管理,最大限度減少災害發生后的損失。1.2護士在災害救援中的職責感不強護士在災害突發情況中,對自身需要完成和擔負的責任感、使命感不強,在實際救援工作中,他們需要協助醫生進行傷情評估、分類,在醫生短缺的情況下需獨立完成此項工作;護士要在現場開展急救工作、轉運傷員,對災難現場人員和醫療物資進行組織、管理;對災區民眾進行疾病預防知識宣教、心理疏導,承擔傳染病防治工作;在災害救治結束后,護士還需針對救治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制訂災害傷員救治指南,為以后的災難救護提供參考。1.3護士工作延伸性認知不夠急診護士往往在工作范圍認知上存在誤區,認為個體工作范圍僅在該科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急診工作的特殊性,應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應急能力強,災害護理救援知識豐富和技能熟練的全科護士,適應災后救護的需求。1.4護士身體素質薄弱急診科護士工作強度相對較大,護士人員組成以女性為主體,災害事故現場救援往往需要有一定體力和較好的體魄,這對急診護士也是一種挑戰。1.5護士缺乏心理疏導方面的知識在災害救援中,不能只關注傷病員的創傷護理,而忽略了對傷病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方式對傷員進行心理安撫,如理解的眼神,關愛的肢體行為,使其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獨無助的,很多人都在幫助他。

2災害護理培訓的具體方法及效果

2.1災害護理學培訓內容制定理論課程內容包括重點學習急救醫學、院外現場急救中的管理、通訊、氣象、地質、運輸等學科知識。事實上,災害護理學已經伴隨救援醫學而發展起來[6]。讓護士了解醫學救援,無論從理論原則和運作內容,都離不開護理學。本科的災害護理培訓首先從概念上讓護士進行知識學習,方法安排每月1次業務學習時間學習理論知識,利用護士晨會時間提問,并制作了一本應急預案處理流程和災害相關救護護理知識口袋書,以及通過各種救援學習相關醫學救援知識或在遠程教育等教學方式中獲取災害護理學相關內容,即使護士足不出戶也可學習,從而使科室護理隊伍真正能夠成為災害護理實用性人才,逐步向“全科”型護理的方向邁進。2.2災害護理學實踐技能培訓2.2.1強化訓練急診急救技能定期組織各種急救演練,演練內容包括各種救援技術、搜救搜索技術、維護支撐技術、破拆技術、障礙物移除技術、傷員轉運技術等,使護士能夠充分認識和掌握各種災害救援技術??剖颐考径冗M行1次災害應急預案模擬訓練,科室參加過災害理論培訓和災害模擬演練的護士災害知識理論得分均高于未參加災害理論培訓和災害模擬演練的急診護士;有災害救援經歷的護士災害知識得分高于無救援經歷的急診護士。這也充分顯示了災害培訓演練的重要性,能提高護理人員的災害知識水平。2.2.2結合實踐經驗根據管曉萍[7]提出,培訓時應結合救援護理實踐經驗,由參加過救援工作的醫療隊員利用現場圖片、錄像、救援中的案例等講授救援中的經驗。結合實踐經驗開展救援護理培訓,可使護理人員更深入地了解救援護理工作的特點,激發其參與救援工作的熱情,強化專業知識和護理技能儲備。提高對救死扶傷職業操守的認識。2.2.3應用情景教學法根據包龍梅[8]將情景教學法應用于災害護理教學,以“5.12汶川地震”為素材,進行實戰演練,反復練習組織人員撤離、傷口的包扎、止血、固定、搬運和心肺復蘇等技術。2.2.4結合科室自身特點科室結合科室自身特點組織學習一些災害救援實踐的做法,進行傳幫帶學習,手把手指導,科室制定2名操作教員定期進行急救技能的實踐示范和考核,做到規范化、常態化有序進行。①科室急救設備相對齊全,在日常工作中各項急救技能也有所熟悉和掌握,通過強化培訓護士能獨立進行檢傷分類并協同轉運工具,掌握清創縫合及換藥、心肺復蘇、通氣、止血、包扎、固定、搬運等創傷現場急救6大技術、中心靜脈置管術、環甲膜穿刺術、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術等,能配合醫生承擔其他專業的工作,從專科護士拓展為全科護士。②調查結果顯示病情觀察能力、清創換藥,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創傷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批量傷員轉運救護、批量傷員檢傷分類等護理技能是災害救援中應用頻率高、最基本的災害救護技能。目前急診科護士在每年醫院下部隊巡診工作中,她們都有戰救技術教學示范,為部隊官兵能夠在應戰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升,通過不斷地巡診指導受到廣大官兵的一致好評。2.3護士職業素養和身體素質訓練救死扶傷是每一位醫護工作者的使命神圣職責。高尚的職業操守要求護理人員在險惡的環境中,將自身利益置之度外,把災民的痛苦和生命看得高于一切,以積極穩定的情緒投入工作。只有不怕困難,才能做好救援工作,更好的救治傷者。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災害救援護士最基本的一項要求。體能訓練是災害救援護士培訓必不可少的內容,良好的體能是救援的基礎。因此,應進行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包括長時間徒步,野外生存訓練等??剖叶ㄆ诮M織進行文體活動訓練,如打羽毛球、學校操作5公里訓練等。通過不斷地體能鍛煉,護士凝聚力和團隊意識也得到了很好提高。2.4心理干預能力培訓熟悉常見創傷后應急障礙及疏導措施,遭受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后,災區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親人傷亡。救援護士能夠利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在第一時間對災民的心理應激障礙進行疏導,將會大大降低災后心理疾病的發生率,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救援護士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不僅可以順利解決自己的心靈不適應,還可以給其他隊員做心理疏導,提高全隊的適應力和戰斗力。災民身體和心理由于受到巨大打擊,容易形成抑郁、焦慮、創傷后應激綜合癥、精神分裂等嚴重心理反應。這類心理反應的心理治療時間長,遷延難愈,給患者自己和家人甚至社會造成很大影響。護理人員若掌握一定的科學的心理護理知識以及簡易、有效、快捷的心理危機干預方法,在生命救護的同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將不會錯過心理干預的最佳時機,最大限度降低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發生,充分發揮護理人員在災后心理重建中的作用。因此,應設置心理學相關課程,做到人人都是“心理干預師”[9]。我院有心理疏導小組,科室有心理疏導員,疏導員把學到的知識帶到在科內,并在課內進行授課講解同時讓其他成員參與學習討論,科室目前有2~3名同志在學習國家心理咨詢師,目的方便與人,提高自身,能為患者的心靈提供支撐。

3小結

科室通過系統培訓,培養了具有扎實的護理救援知識、嫻熟的技能、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管理協調能力、高度責任心和團隊意識的高素質專業災害急救護理人才[10]。將救護技術訓練與平時的訓練工作相結合,解決因護理工作忙所致訓練計劃難落實的問題,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率。護士所接受的專業教育和經歷以及工作范圍決定了在大范圍的公共緊急衛生事件中護士往往第一個獲知信息,成為醫療就醫的提供者和災害現場的控制者[11]。真正發揮護理作為災害救援隊伍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劉玉青 呂 萍 單位:上海解放軍第四五五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