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在呼吸內科的應用

時間:2022-12-27 11:09:17

導語: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在呼吸內科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在呼吸內科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路徑教學模式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方法選取在科室實習的護生共計110名,實習時間為2018年5月—2019年3月。將護生分為2組,每組55名。對照組采用常規帶教方式。實驗組采用了臨床路徑教學方式。分析兩組最終教學結果。結果實驗組實踐考核成績得分和對照組相比較高,理論考核成績和對照組相比較高,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t=5.5355、6.6213。結論在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臨床路徑教學模式應作為首選的帶教方案,此帶教方式在實施以后帶教老師能夠按時間完成所有帶教內容,而且還能夠與實習護生一起完成預期目標,在帶教過程中能夠充分的調動實習護士的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使實習護生以最佳的狀態完成整個時期的實習。

【關鍵詞】教育;呼吸內科;臨床路徑;教學模式;護理帶教;應用;考核成績

呼吸內科是我院重要的科室,此科室具備并發癥多、疾病發生率高及病情多變的特點,不僅給治療增加了難度,給護理工作也帶來了困難[1]。我院為了在有效的實習期間內,讓實習護生學到更多、更基礎、更扎實的護理技能,通常將呼吸內科作為護理第一科室。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提升,學校學習模式,授課模式也不斷改變與更新[2]??梢妭鹘y常規帶教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實習護理學生的需求,同時也無法提高實習護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為此我科室改變了帶教方式,采用了臨床護理路徑帶教方式[3]。臨床護理路徑地帶教方式屬于新型帶教方式的一種,是以護生為中心,充分調動護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帶教模式。為了調查臨床路徑帶教實施效果,并與傳統常規帶教方式進行對比,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在我科室實習的護生共計110名,實習時間為2018年5月—2019年3月。將護生分為2組,每組55名。對照組參與調查的實習護生中,男性護生共計2例、女性護生共計53名,年齡在19~24歲之間,平均(21.5±2.1)歲。實驗組參與調查的實習護生中,男性護生共計1名、女性護生共計54名,年齡在20~24歲之間,平均(21.5±1.1)歲。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護生一般資料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帶教方式,即為傳統帶教方式。實驗組采用了臨床路徑教學方式,此次帶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實習護生進入到科室后,帶教老師要評估實習課程的基本護理掌握技能,并根據所發現的問題制定臨床護理帶教路徑表格,并嚴格按照臨床護理帶教路徑表格實施帶教。(1)實習初期,在此期間帶教老師向實習護生講述病區環境以及我科室的相關制度、工作職責與流程,同時還要向護生講解物品的消毒方式,同時帶領實習護生完成我科室相關基礎護理工作,例如入院以及出院流程等。(2)實習中期,向實習護生講解我科室常見疾病以及常見表現,例如呼吸困難、胸痛、咳血、咳嗽、咳痰等,同時還要指導實習護士掌握取痰液標本的方式以及送標本的流程,并叮囑實習護生要嚴格按照流程進行,避免出現標本不合格等情況。除此以外,還要指導護生如何對患者實施護理,例如輔助拍背方法、咳痰方法、咳嗽方法,告知實習護生如何更換胸腔閉式引流瓶[4]。(3)實習后期,在此階段帶教老師要向護生講述我科室常見危重癥,例如呼吸衰竭以及重癥哮喘等,同時告知實習護生如何做好急救配合護理,同時還要使護生掌握血氣分析指標正常值,還要向護生示范呼吸功能鍛煉以及呼吸管路消毒的方式方法。(4)實習末期,此階段為實習的最后一個階段,主要是講述護理文書的書寫以及規范程度、注意事項,同時對參與調查的護生進行考核。1.3指標觀察。分析帶教效果。從考核成績得分結果方面進行分析。考核成績從實踐考核以及理論考核成績方面進行分析[5-6]??偡志鶠?00分。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軟件(22.0版本),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實踐考核成績得分和對照組相比較高,理論考核成績和對照組相比較高,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t=5.5355、6.6213,如表1所示。

3討論

在醫院實習可謂是護生接觸到日后護理工作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醫院實習期間所掌握的知識以及學習的氛圍是實習護生日后就業的方向,也是工作素質奠定的基礎[7-8]。在醫院實習期間可謂是尤為重要,這不僅關系到實習護生的實習能力,同時也關系到實習護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將學校所學習到的書本知識轉化到技能的路徑[9]。為了使實習護生更好的掌握護理技能,我科室采用了臨床護理帶教方式,這種帶教方式和傳統填鴨式帶教方法不同,是根據護生實際情況制定實習護理路徑目標,將大方向的護理轉變為小方向,在轉變到每一個小節實時的不同方向,在實習初期,實習護生所掌握到的知識都是理論知識,此時期是為了強化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10]。在實習中期,實習護生所掌握到的知識都是護理基礎知識,此時期為較長的一段實習期,主要是為了奠定實習護生的護理基礎,使其掌握的更加扎實。實習中期,主要掌握的是輔助護理方式,使實習護生知道如何對不同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進行輔助護理[11-13]。實習后期,主要講述的是急救配合,使實習護生面對各類突發事件都具備解決能力。實習末期,主要講述的是護理文書書寫,此階段也是尤為重要的階段。為了調查護理路徑實施效果,在文中與傳統帶教方式進行了對比,發現實驗組實踐考核成績得分和對照組相比較高,理論考核成績和對照組相比較高,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t=5.5355、6.6213??梢娕R床路徑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實習護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掌握程度。通過分析發現臨床路徑帶教方式是以實習護生為中心,能夠充分的調動實習護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更好的幫助實習護生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14-16]。

綜上所述,在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臨床路徑教學模式應作為首選的帶教方案,此帶教方式在實施以后帶教老師能夠按時完成所有帶教內容,而且還能夠與實習護生一起完成預期目標,在帶教過程中能夠充分的調動實習護士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使實習護生以最佳的狀態完成整個時期的實習。

作者:羅紅英 單位:武漢市新洲區婦幼保健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