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安全管理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2 05:16:00
導語:手術室安全管理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的安全管理是整個護理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做好護理安全,防止在執行護理操作技術過程中出現的缺陷、差錯、事故等問題。結合本院手術室實際情況,建立手術室管理手冊,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加強制訂目標管理,近年來,無護理差錯事故發生。
1、手術室常規護理缺陷
手術室易發生差錯事故及護理缺陷的環節很多,一旦發生失誤,輕者影響病人治療,延誤手術時間,造成時間與物品的浪費;重者病人致殘,甚至致死。
1。1、接措病人、特別是病人術前緊張及應用鎮靜劑后,不能正確回答問話,易發生接錯或錯放手術問。
1.2、手術體位安置方向有誤、體位安置不當導致壓瘡發生,約束帶過緊或兩上肢過度外展造成神經受壓,襯墊不當影響病人循環呼吸。
1.3、器械準備不全、用物與手術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陳舊,鉗端夾持不緊,刀、剪、針不銳,結扎線不牢,吸引管道堵塞不適。
1.4、清點有誤、術前、關閉體腔前和體腔后,器械、敷料、縫針等清點有誤。操作中不當導致縫針彈出,方向不明,尋找困難。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動腹撐螺絲短缺或傳遞前忽略檢查,導致心中無底。1.5、術中儀器使用不當、準備時未試機,臨時故障,電刀電極固定不要,造成脫落和污染。病人皮膚與升降臺或手術臺金屬直接接觸,造成電灼傷
1.6、用藥有誤、輸血輸液查對時有誤,藥物擺放有錯,靜脈麻醉藥和大輸液標志不清,導致誤用,執行口頭醫囑有誤,術中標志保存不當或丟失。
1.7、手術病人護送不當、護送途中發生各種管道和引流管脫落,病人墜床,術后病人x片、CT片、手術衣褲等用物遺漏。
2、安全管理
2.1、制度保障、完善、系統的規章制度是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錯事故提高工作質量的保證。
2.1.1、手術室的一般制度、抓好落實手術人員規則,洗手規則,清潔衛生制度,消毒隔離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及考勤制度,獎懲措施。
2.1.2、安全管理制度、術前做到六查、十二對、四到位制度。六查:接病人查(病區、床號、姓名、性別、住院號、診斷、術前準備、術前用藥及過敏性況);病人人手術間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膚前查;執刀時查;關閉體腔前后查。十二對:對科室、床號、姓名、性別、年齡、手術問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所需藥品、物品、藥物過敏情況、滅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齊全適用。四到位即:急救藥品、吸引器、氧氣、電凝止血器。
2。1.3、清點制度、術中三人三數制度,即主刀、洗手護士、巡回護士手術前后共同清點臺上紗布、縫針、刀片及手術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記錄。三不交接制度:洗手護士手術末結束前不交接,巡回護士敷料、器械末點清不交接、值班護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2、定期開展護理安全討論會、對科內人員變動,新護士上崗,科內護理工作內容增加等變化,有些制度落實有可能偏差。針對這種情況,定期開展護理安全教育,對容易發生護理缺陷與差錯的工作環節進行分析討論,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溫各項護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強責任心,做到警鐘長嗚。平時形成分級督促制度,發現違反操作規程與獎懲年度考核掛鉤。
2.3、加強業務學習、鼓勵支持護理人員參加各級護理學歷自學考試,選派業務骨干外出聽課學習及學術交流會,要求護士每人訂閱各類護理刊物。加強三基訓練,提高專業業務技能及應急能力,做到術中主動配合。
3、體會:要保證護理質量就必須有護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護士專業技術素質的提高和新護士的崗位培訓及帶教工作。建立手術室管理手冊,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對新護士來說是工作行動指南,一根離不開的拐仗,每個人都必須在每一個工作環節上遵循操作規程。對管理者來講,便于管理上按章辦事,舉一反三,就可能將差錯或事故消滅萌芽狀態。、
- 上一篇:垂體瘤切除術探討論文
- 下一篇:交通安全和船舶污染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