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對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臨床分析

時間:2022-01-12 10:16:00

導語:手術室護理對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臨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對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道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選取某院收治的140例胃腸道手術患者隨機分成2組,每組70例。觀察組給予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比較2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切口甲級愈合率為71.43%,顯著高于對照組,丙級愈合率為4.29%,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切口感染發生率為4.29%,較對照組18.57%顯著下降(P<0.01);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對胃腸道手術患者采取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防止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護理干預

胃腸道手術后切口感染是相對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切口感染發生后易引起切口開裂與滲液,使切口愈合時間延長,如不及時處理甚至可使感染惡化,導致全身性感染及器官功能障礙,嚴重者可致死亡[1]。臨床研究顯示[2],對于胃腸道手術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為進一步探討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胃腸道手術后切口感染的應用效果,我們對我院收治的胃腸道手術患者分別給予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及常規護理干預,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胃腸道手術患者隨機分成2組,每組70例。觀察組男40例,女30例,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6.2±7.3)歲。其中闌尾炎29例,急性腹膜炎14例,胃癌12例,結直腸癌8例,腹外疝4例,腸梗阻3例。對照組男42例,女28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5.8±7.6)歲。其中闌尾炎32例,急性腹膜炎12例,胃癌13例,結直腸癌9例,腹外疝2例,腸梗阻2例。排除其他臟器功能異常、糖尿病、高血壓、精神疾病等。2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則采取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

1.2.1術前準備護士向患者介紹手術治療可達到的預期、具體的手術治療方法、術中相關注意事項。同時告知患者術前保證充足的睡眠,嚴格禁水禁食胃腸減壓。術前有必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幫助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術前1d須沐浴,對全身皮膚做徹底清潔,修剪指甲、胡須等。術前30min常規備皮,在對術區進行剃毛時注意不可割破皮膚。

1.2.2增強術區消毒對于術區進行消毒時,皮膚消毒面積不應低于切緣16~22cm,同時于切口區域貼上3M皮膚保護膜。手術過程中,腹腔打開后,應立即采取全層保護器對切口做保護處理,以避免細菌、消化液或糞便對切口造成污染。在胃腸道切開之前于切口周圍應用保護墊。切口縫合后,需在切口部位敷上敷料,敷料需具有較好的吸附性,以減少死腔及切口滲液等。

1.2.3聚維酮碘沖洗縫合完畢腹膜后,采取聚維酮碘液50~150ml對切口皮膚及肌層等進行沖洗,待肌層縫合完畢后,采用聚維酮碘對皮膚及皮下組織進行沖洗,逐層縫合。

1.2.4強化無菌操作手術室醫護人員在入室前應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進行洗手,穿好手術衣,在手術室內只可于無菌區域內活動。對切皮時用過的器械、刀片等不能再次使用,術中手套被銳器刺破或撕破須立即更換,銳器也應更換。

1.2.5強化手術室管理對連臺手術者,手術間間隔必須超過半小時。間隔期間嚴格對空氣及表面進行消毒處理。盡量保證手術室正壓通氣,手術室門窗關閉,保證室內環境表面清潔,術前30min護士須完成對手術室的清潔工作,包括無影燈、治療臺、器械桌、手術床等。將手術室內溫度及濕度控制在適宜范圍內,加強對患者的保暖措施,防止因體低溫發生導致切口感染發生風險增加。此外,還應加強對手術室進出入管理,對手術過程中人員的進出入做好嚴格控制,手術室內參觀人員不應超過2人,不可互串手術間。

1.3觀察指標

(1)切口愈合評估。甲級愈合:切口愈合良好,無不良愈合;乙級愈合:切口愈合處存在炎癥反應,如硬結、紅腫、血腫及積液;丙級愈合:切口化膿,經換藥才愈合。(2)對2組患者隨訪5周,比較2組患者切口感染發生情況。(3)統計2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1.4統計學方法采取

SPSS18.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切口愈合情況比較觀察組切口甲級愈合率為71.43%,顯著高于對照組,丙級愈合率為4.29%,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

2.22組患者切口感染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切口感染發生率為4.29%,相對于對照組18.57%有顯著下降(P<0.01)。

2.32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分別為(10.52±2.52)d、(1.25±0.63)萬元,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

3討論

胃腸道易滋生細菌,故對于胃腸道手術患者而言,術后切口感染是相對普遍的并發癥之一,切口感染可影響切口正常愈合,甚至導致切口疝的發生,嚴重影響患者康復[3]。因此,探尋胃腸道術后切口感染的有效預防措施至關重要。除了術前常規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外,醫護人員的操作及護理水平也直接影響了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的高低。臨床研究顯示[4],對胃腸道手術患者給予有效的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能促進術前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的發生。本研究結果同樣得出了類似結論。通過多年的臨床護理經驗得出,做到以下幾點能有效減少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術前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能減少患者因對手術不了解或恐懼等產生的不良心理,由此可防止因心理應激反應對手術產生不利影響。加強對術區的消毒可減少細菌附著,以聚維酮碘及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可阻斷細菌進入切口的機會[5]。手術過程中無菌操作觀念的貫徹實施至關重要,包括嚴格做好皮膚準備,醫護人員嚴格保證手衛生,對污染過的器械、刀片避免二次使用。另外,加強對手術室的管理可保證手術室環境衛生,嚴格手術室進出入管理可減少交叉感染的發生風險[6]。本資料觀察組經過上述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的切口愈合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僅為4.29%,顯著低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手術費用也明顯下降。綜上所述,對胃腸道手術患者采取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防止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促進切口甲級愈合,同時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手術費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王小靜 單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杜萍,吳小蘋.護理干預對Ⅰ~Ⅲ期胃癌術后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4,28(5):507-508.

[2]張曉明.護理干預對胃腸道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3,35(13):2074-2075.

[3]王偉紅.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9):786-789.

[4]劉春萍,何玉霞,李小斌,等.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西部醫學,2014,26(7):949-951.

[5]吳海英,全日紅,蔡亞娜.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效果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3):563-564,647.

[6]吳淑珍,吳先華,潘曉亮,等.手術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7):4329-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