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管理風險意識研究

時間:2022-07-19 09:21:21

導語:手術室護理管理風險意識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管理風險意識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效果及價值。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手術室護理處于常規管理階段,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落實風險意識管理方式,各時間段選擇患者200例分別作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管理后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質量各指標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更高,P<0.05。結論針對醫院手術室護理管理開展風險意識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風險因素,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且可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風險意識管理;護理管理;風險因素

手術室護理作為輔助醫療的重要內容,對提升手術室醫療質量價值較高,尤其可起到降低手術室風險事件發生的作用,確保減少感染及相關危險情況的發生,利于提高手術效果[1]。而在手術室護理中落實風險意識管理可針對風險因素做好針對性控制,且可幫助護理人員樹立風險意識,提高風險質控技能,利于提高整體護理[2],研究對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意識管理的效果及價值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4年5月-2016年5月和2016年6月-2018年6月各選擇患者200例分別作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護理人員25名,包含主管護師6名,護師12名,護士7名。對照組男121例,女79例,年齡在25歲至75歲之間,平均(45.92±3.77)歲;觀察組男患者115例,女患者85例,年齡在25歲至73歲之間,平均(45.90±3.89)歲;排除手術禁忌癥患者、嚴重認知能力低下及缺乏患者等。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1.2管理方法。1.2.1對照組。該階段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模式。1.2.2觀察組。該階段實施風險意識管理,如下:①組建風險護理小組,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集中學習風險意識管理理念,并結合先進管理方法及手術室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和培訓;小組成員明確各個崗位職責,并劃分責任組長和護理成員,嚴格依據自身職責完成護理任務,并定期進行護理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確保護理質量不斷改進[3]。②落實風險制度,風險護理管理需重視護理監督,即針對手術室護理流程、護理內容和工作人員制定相關標準,針對護理差錯提出懲處措施;護理人員應主動了解其他先進護理和管理方法,并在會議上提出,探討能否在本院手術室應用;實施分區風險管理,即劃分手術室區域,如無菌區、清潔區和污染區,明確各區域范圍及操作內容,利于防范感染,提高護理效率;定期進行手術室監測,評價手術室清潔和消毒處理是否合格[4]。③強化人員管理,制定護理考核制度,明確扣分項目和加分項目,并將考核分數與績效掛鉤,若表現優異則可給予獎勵和鼓勵;針對護理經驗少人員需幫助其提高風險意識,注重基礎護理培訓和無菌操作規范教育;針對護理經驗豐富人員在注重風險意識提升的基礎上,應以更高的標準要求其提升護理質量,并督促其引導淺資歷護理人員,確保手術室整體護理質量提升[5]。④優化護理流程,護理人員需面對各種傷病患者,需及時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尤其在高難度、復發手術中必須時刻保持高度集中狀態,很容易導致精神疲倦,繼而引發護理差錯,需要優化護理流程配合操作醫師,即護理人員需熟知手術操作流程,確保能夠配合醫師的操作,并可優化部分護理操作,但需注意避免為簡化而優化[6]。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包含切口感染、壓瘡、器械準備不完善、導管脫落等;評價護理質量,由患者結合本院自制護理質量調查問卷進行評價,包含護理滿意度、服務態度、基礎護理、安全指導和健康教育等,各指標滿分均為100分。

2結果

2.1兩組風險事件分析。分析表1可知,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2.2兩組護理質量分析。分析表2可知,觀察組護理質量各指標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更高。

3討論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醫療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增大,醫院為提高市場競爭力需注重自身實力的改進,而醫院手術室作為救治患者的主要場所,屬于高??剖?,具有人員密集、流動人員多和易感染等特征,也是體現醫院實力的重要科室,因此需加強手術室整體醫療質量的改善[7]。做好術前準備和對患者的健康指導,術中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做好手術配合,術后繼續加強監測等屬于常規護理內容,但實際護理中,可能存在手術配合差導致延長手術時間問題,手術室內管理不佳導致流動人員過多情況,甚至發生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范情況,因此需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8]。護理人員掌握風險意識管理理念后,樹立“零缺陷”的護理目標,督促其能夠積極參與到風險護理管理中;護理前護理人員需針對患者病情、手術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詳細了解,了解護理重點,并在護理后查看是否出現差錯,此外護理人員還應相互檢查和相互監督;護士長需定期和不定期進行工作檢查,其經驗豐富、護理水平高,能夠及時發現護理人員難以發現的差錯和潛在風險,防范于未然。

參考文獻

[1]徐華,楊劍,劉少邦.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0):443-444.

[2]武丹,史秋蓮,李么琴.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屏障的建立及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7,16(3):56-59.

[3]潘玉琴,徐維虹.澳新4360標準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篩查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6,31(12):42-44.

[4]許輝,李曉光,陳艷妮.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17,39(13):2055-2057.

[5]鐘偉華.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A02):117-119.

作者:隗清華 單位:湖北省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