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人文護理臨床效果觀察
時間:2022-07-23 08:43:37
導語:手術室人文護理臨床效果觀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由于其特殊的治療方法和環境,患者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不僅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而且會對預后產生一定的阻礙。此外,手術室作為醫院外科治療的重要場所,是醫院感染發生的高危部門,出現感染后,不僅會增加患者的治療難度以及身心負擔,而且會給家庭帶來經濟上的壓力。因此,在手術室中實施系統、全面、有效的護理措施猶為重要[1]。在常規手術室護理中,側重于對環境的管理,忽略人員、物品以及患者本身對手術感染的影響,而人文護理是基于人文主義而產生的一種護理模式,人文主義是醫療領域的熱點詞匯,其正逐漸融入護理工作中[2]。本文主要觀察在危重癥患者手術室護理中應用人文關懷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擇期行手術治療的86例危重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26歲~67歲,平均年齡(45.9±6.4)歲;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Ⅲ級36例,Ⅳ級7例;手術類型:11例為普外科手術,14例為消化外科手術,11例為骨科手術,7例為耳鼻喉科手術。觀察組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29歲~65歲,平均年齡(46.3±6.7)歲;ASA分級:Ⅲ級35例,Ⅳ級8例;手術類型:12例為普外科手術,12例為消化外科手術,10例為骨科手術,9例為耳鼻喉科手術。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1.2方法。1.2.1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按照各種擬定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進行操作,包括術前對患者的基本信息進行了解,術中在保證患者安全以及手術順利進行的前提下,不過多地進行交流和關懷,術后第1天進行隨訪,在確定患者狀態正常(包括手術反應)的情況下不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全面分析。1.2.2觀察組:給予人文關懷下的手術室護理措施:①手術前:安排巡回護士到病房對患者進行訪視,除了對患者的基本信息進行了解外,還要知曉其文化程度、職業、現病史、既往史等相關資料,以便做好交流計劃,方便有針對性地與患者進行輕松的溝通,以盡可能地放松患者的心情;其次,巡回護士還要注意自身的儀表和態度,盡可能地得到患者的信任,并耐心、通俗地對患者的問題進行解答,然后簡單對手術和麻醉情況進行介紹,并介紹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的手術依從性;最后在手術當日安排由昨天進行訪視的護士在手術室門口迎接患者,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緩解緊張情緒。②術中:手術時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控制在55%左右,并備好溫毯或熱水袋,創造一個良好的手術環境。運送患者途中給患者蓋好被子,并注意隱私的保護以及保暖,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如果患者存在明顯的精神緊張,則以家常、新聞或趣事為主要溝通內容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盡可能地疏導其負性心理狀態,必要時給予握手、輕撫患者肩部等肢體關懷。手術過程中,盡量做到輕走路、輕說話以減少噪聲可能帶來的干擾,保持安靜的手術環境。如果患者在手術中出現口唇干裂,則用棉簽沾水濕潤其嘴唇;若非全身麻醉患者出現內臟牽拉反應,則指導其進行深呼吸,并將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嘔吐物。③術后:手術結束后用溫水將患者皮膚上的血跡、消毒液痕跡擦除干凈,保持清潔的皮膚并盡可能整理好衣褲以維護患者尊嚴,并告知手術順利完成;在送返病房的過程中,注意保暖以及手術切口和各種管道不被牽拉,仔細告知患者或其家屬注意事項。④回訪:術后對患者進行回訪5d,每天1次,除了解傷口愈合情況,還要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相關問題,需要時指導飲食和鍛煉。并再次向患者強調手術的順利、成功完成,使患者放心,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負性情緒而影響恢復[3,4]。1.3評價指標。術后最后一次隨訪時應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記錄術后2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滿意度。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81.40%,低于觀察組的95.3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并發癥。對照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9例(5例為切口感染,2例為肺部感染,2例為引流管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0.93%;觀察組患者發生并發癥2例(2例為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4.6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χ2=5.107,P=0.023)。
3討論
危重癥患者由于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再加上職業、教育水平等的差異,對麻醉和手術專業知識的認識也比較片面,不僅擔心手術意外而帶來不好的后果,而且擔心麻醉對大腦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接受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會產生多種負性情緒,不僅會對患者帶來生理上的變化,而且會對麻醉和手術效果產生影響[5]。而隨著護理理念的發展,人們認識到危重癥患者需要更多的人文關懷,在手術過程中,不僅要了解其實際感受,而且要應用有效的措施來預防或減輕其不良情緒。人文護理是一種個體化、有效的護理模式,為患者特別是危重癥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服務水平。人文護理的核心是以患者為中心,即開展所有護理工作的出發點是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提供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是對患者人格、尊嚴的有力肯定和保護。手術室人文護理從手術前的探視、疑難問題的解答、心理疏導、手術室環境管理、運送以及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保暖、注意保護患者隱私、術后回訪等細節出發,提供一種個體化、完整性、有效的手術室護理,通過給予患者人文關懷,減少其緊張、恐懼、焦躁等不良情緒,達到安撫患者情緒、營造放松的手術環境、積極配合手術進行的效果,進一步提升護理服務質量[6,7]。另外,人文護理措施中對手術室溫度和濕度的控制以及對手術室消毒管理措施的嚴格執行,在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手術環境的同時,可以有效減少術后感染,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81.40%),而并發癥發生率(4.65%)明顯低于對照組(20.93%),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了手術室人文護理在危重癥患者中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對危重癥患者實施手術室人文護理措施,可以明顯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春蘭.全程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名醫,2018(9):179.
[2]張文娟.應用全程人文關懷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9):206-208.
[3]楊莉,張洲.人文原理在危重癥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3):374-375、378.
[4]潘俊華.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196、201
[5]葉瑩.全程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1):171、174.
[6]薛建枝.手術室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效果分析[J/CD].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7):45、48.
[7]李亞萍,李曉芬,艾夢婷.全程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8):154-155.
[8]徐麗敏,利雪花,李雯翠,等.手術室人文護理對危重癥患者術后感染的預防效果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6):2661-2663.
作者:張虹 陳麗艷 單位:福建省老年醫院
- 上一篇:人文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
- 下一篇:婦產科舒適護理效果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