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質量監控體系研究
時間:2022-08-03 04:10:35
導語:手術室護理質量監控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為了使手術室護理質量有所提高,在TQM(全面質量管理)為理論指導下,構建起高效、規范、合理的護理質量的監控體系與管理方法。方法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就診的90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試驗組進行質量監控和管理,對照組不進行質量監控和管理外,對所有手術患者都進行正常的護理配合。最終對手術室醫務人員的服務溝通態度,工作積極能力,護理文書管理,環境管理,護理安全等五項指標滿意度進行統計。結果通過手術前后兩組對五項指標的比較其結果是手術后均優于手術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比實驗組的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建立與完善手術室護理監控與管理,督促每一名醫護人員有更高的積極性,有助于推動護理服務質量的改善,使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大大降低,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理質量;監控體系;管理方法;手術室
在各大醫院的臨床科室中手術室屬于其重要的一部分,不僅僅外科手術要在此實施,更多的是對于危急的重癥患者搶救[1],手術室護理質量和管理質量會通過手術的成效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身體甚至是生命。對于手術室護理人員來說要有較強的專業性,要面對較大的技術難度、很高的護理風險。為了降低過程風險,減少過程漏洞以及避免護理事故,需要提高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這樣才能更加安全、高效的為患者服務[2]。近些年來,人們對于醫療服務水平有了越來越高的需求,醫院手術室的醫療管理的核心逐漸轉變成了護理質量管理[3]。針對提高手術室的護理質量,要以TQM(全面質量管理)為理論指導[4],以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文件體系和人員組織體系為前提,以可實際的貫徹實施為目標,通過合理高效的制度和科學規范的管理章程約束參與手術過程的護理人員,最終完善科學、合理、高效、的手術室護理監控和管理標準體系[5]。自我院手術室建立起護理質量監控體系和管理體系以來,通過實施和監控手術室護理質量,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就診的90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1例,女49例,年齡21~70歲,平均(43.5±7.5)歲。對于調查對象選擇的準則是要求患者住院時間一周及以上,患者手術后意識清楚,并且愿意合作參與調查。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該分組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實驗組中手術患者46例,對照組中手術患者44例。所有患者都進行常規的護理配合。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其性別、年齡、病況等一般情況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本研究中試驗組進行質量監控和管理,對照組不進行質量監控和管理,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階段:(1)初始計劃階段:首先要求正副護士長討論在已有條件下依據科室實際的人力、物力資源等情況建立其質量管理小組,該小組要求從事手術過程的護理人員在其工作崗位上,依據本院基礎的策略和規定,發現過程中已有的問題,以便質量監控的改進,更為了提高經濟效益以及治療恢復效果,將質量監控管理方案運用到實際過程中的管理小組。科室中成立的質量管理小組,主要目的是全方面的監控和管理手術室護理質量。由正副護士長領導核心負責管理,管理的內容有構建組織的準則、小組之間的協調合作、統籌各處的工作細節以及各小組的實際任務分派等。質量監控組長由四位??平M長擔任,其余手術室成員都屬質量監控組成員。設立專項小組??剖中g組、文件管理組、環境質量組、隔離消毒組,要求各個小組各司其職,協調配合。(2)方案實施階段:在實施手術室護理監控管理方案期間,專科組的護理人員依據手術實際現場情況實施對優質護理服務、持續質量改進;文件管理組要求成員對一系列關于手術核查表、術中護理記錄器、械清點登記等手術中及術后文件有嚴格的標準[6];環境質量組要制定出各種醫療儀器的圖文并茂的操作流程,對儀器的使用及使用后的清潔對儀器的維護都要有嚴格的規范;消毒隔離組要求擬定出一系列對于人員管理、感染性手術的處理及防護用品的使用、抗菌藥物使用、無菌物品使用、消毒劑管理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潔凈手術部管理等方案,創造手術室無菌環境。不同小組的分配是為了盡可能的讓每位護理人員都養成維護好手術室良好環境的意識。(3)檢查階段:每天各個小組護理人員檢查本小組負責相關區域,要定期抽查手術室護理質量,組長每周要不定期檢查,質量控制小組成員每日督察[7],并做好考核記錄,更要及時的發現檢查中的困難及缺陷。整合不同手術室存在的問題后集中討論,尋找問題發生原因并積極協助該組改善。最終將考核的所得進行評分放入個人檔案,作為評優、評模等的依據。(4)最終總結階段:根據各小組檢查結果,各小組要探討,對發現的問題盡早分析和歸納總結。通過小組探討及合作等方法獲得來自不同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找到最優異實施性強的手術室護理監控和管理的改進措施,建立規范的手術室護理監控和管理體系,保障各組工作都能夠更讓患者更滿意的完成。1.3觀察指標。采用問卷的方式對手術后恢復4~10d的患者進行調查,依據《手術室護理服務質量調查問卷》,對手術室醫務人員的服務溝通態度,工作積極能力,護理文書管理,環境管理,護理安全等五項指標滿意度進行統計,每項最高分數為20分,得分越高,表明其監控和管理質量越好[8]。1.4統計學處理本研究的數據資料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手術前后兩組對五項指標的比較其結果是手術后均優于手術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比實驗組的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醫院的醫療場所中最重要的部門就是手術室,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要求較高,工作精細度要求高而且工作時間又集中,僅僅靠護士長的一己之力無法做到對護理質量全方位有效的監控和管理[9]。更重要的是,近些年來醫療安全部分轉變成對護理質量的保證,提高護理質量的核心內容就是對護理質量的監控和管理,所以對護理質量的監控和管理就尤為重要[10]。我院對護理質量的監控和管理主要通過四個階段來進行:其中第一階段即初始計劃階段主要是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全方面的監控和管理手術室護理質量;第二階段即方案實施階段,此階段主要是對各個分組進行任務分配;第三階段即核查階段,此階段主要是對各個分組分配任務進行檢查測試落實情況,同時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和改進;第四階段即最終總結階段,此階段主要是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最優異實施性強的手術室護理監控和管理的改進措施。全員參與,全員控制,全員管理[11]。在實際操作中我院要求手術室護理質量監控體系做到全員理解,從護士長、專科組長到小組的成員都對自己小組的專業有意識,讓小組的每位成員從過去的主動管理者檢查、成員被動受檢查逐漸變成成員主動受檢查的自覺自律的標準工作,使質量監控管理向標準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12]。通過對每位成員工作監控和管理制度,充分調動人員的主動性,讓他們形成積極主動面對工作的態度,使手術室的護理監控和管理有更高質量的良性循環,最終達到自我監督和自我管理的程度[13]。在沒有建立完善、科學的質量監控管理體系之前,對過程控制的強調顯得尤為重要。手術室現有制定的的規章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手術患者及手術醫生對護理服務的需求,甚至是缺乏完善的監控和管理體系[14]。在建立完善的監控和管理體系之后,通過對過程控制的加強,使整個護理服務質量監控時刻處在動態監控中,也使護理服務中的差錯發生率降到最低[15]。從實施體系開始,對手術室內小組成員的考核評分,也督促每一名護理人員有更高的積極性,向更好的平臺發展。據上述研究顯示,通過對比手術前后患者對手術室醫務人員的服務溝通態度,工作積極能力,護理文書管理,環境管理,護理安全等五項指標的滿意度,其結果是手術后均優于手術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通過對比實驗組的結果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調查發現98%的實驗組患者對此次過程表示滿意,高于對照組(82%)的患者。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監控體系與管理方法實施的過程中細節量化、環節相接以及全程監控,每實施一次便會提升更高服務質量,通過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監控體系與管理方法不斷促進醫護人員改善服務質量,已成為當下提高質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通過手術室實施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監控體系與管理方法且在管理期間讓全員參與管理,借助實際數據及案例說明問題,及時發現問題科學的解決問題,構建了檢測、控制及管理一體化進程,且在實施過程中各階段聯結緊密,在新水平上不斷執行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監控體系與管理方法,大大促進服務質量的提高。
總之,手術室護理質量的監控體系與管理方法運用到手術室的護理質量管理中,有助于推動護理服務質量的改善,使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大大降低,效果比現有手術室的護理質量管理方法顯著,值得推廣和利用。
[參考文獻]
[1]丁翠華,彭鳳凱,邱鵬程,等.6西格瑪方法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6,3701(4):249-251.
[2]林啟玲.護理安全風險管理防御機制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6(30):166-168.
[3]鄭永群,陶妍志,羅梅艷,等.探討運用“PDCA”循環實施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方法和成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4(20):175-177.
[4]周潔,王芳.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方法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2(4):5356-5357.
[5]吳蓮.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0(6):114-123.
[6]高翔,周生敏,王娟.手術室護理管理與醫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34):128-130.
作者:吳志華 林茴 易旦冰 楊紅 黨慧 單位:1.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手術室 2.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心電圖室
- 上一篇:手術室護理差錯及措施
- 下一篇:漁業“雙打”及農資打假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