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基層初中化學實驗與學生創新培養

時間:2022-04-22 10:08:00

導語:小議基層初中化學實驗與學生創新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基層初中化學實驗與學生創新培養

摘要:化學實驗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是體現人的認識過程從思維到再創造的最生動典范,是化學科學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尤其農村中學由于受環境和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實驗教學受到一定影響,學生的探究能力較差,本文從五個方面論述了農村中學如何加強和改進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新精神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認識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切實采取措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而對農村學生而言,由于受環境和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實驗教學受到一定影響,學生的探究能力較差。因此,作為新世紀的農村教師,我們應該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做好演示實驗,開設好分組實驗,鼓勵并指導學生做一些課外小實驗,并合理布置研究性課題。本文擬對農村中學如何加強和改進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談談粗淺的體會。

一、創設趣味實驗,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創新意識

初中學生初次接觸化學科,對于這一未知領域,學生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了使學生永遠保持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化學教學中往往需要補充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化學實驗,這樣會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可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在滬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第二課時一節的教學中,除了做好教材中的幾個演示實驗外,我們還可以補充幾個趣味實驗,如:“魔棒點燈”、“凈水變藍”、“燒不壞的手帕”、“會捉迷藏的小貓”等。這樣讓學生感覺到化學是一門其樂無窮的科目。又如,在講到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時補充“鎂帶在二氧化碳氣體中燃燒”的實驗,能讓學生理解“一般”與“特殊”的關系,還能讓學生了解燃燒不一定都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氧化反應的認識,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深、更系統的認識。再如,在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改進反應的裝置以達到更好的實驗效果的目的,又更好的除去有毒氣體一氧化碳,使學生體驗到創新并不是困難的事。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二、自主設計實驗,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

傳統的演示實驗一直是按教師演示后歸納出結論的過程進行的,整個演示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不能使學生主動思考,只是坐等實驗結果。嚴重窒息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摧殘學生學習的熱情。為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實驗的設計中來,讓其體會到創造的樂趣。例如: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教學,我們可以讓學生分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中反應物的性質和狀態、反應條件、生成物的性質和狀態,聯系前面學習的實驗室制取氧氣和氫氣的方法和裝置,自行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和收集方法。這樣我們不僅能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更重要的是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還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三、把傳統的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驗證性實驗是教材或教師先提出某個結論,然后用實驗證明該結論的正確性。而探究性實驗是先提出某個問題,然后通過實驗,在實驗中觀察、記錄,實驗后分析、討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了解事物的本質及變化根源,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由于學生的手、腦、眼等多種感官的參與,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如長期訓練,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基礎知識,更有助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建立創新思路和創新觀念,從而有利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如:講到“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探討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可以直接把排在其后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這時我們可以用金屬鈉和某些鹽(如CuSO4溶液)反應,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的現象是有藍色沉淀生成,同時有無色氣體放出。并不是我們事先猜想的有紅色固體銅析出。通過引導學生分析:這是因為鈉的金屬活動性很強,以至能和水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鈉和氫氣(2Na+2H2O=2NaOH+H2↑),而氫氧化鈉溶液再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了我們看到的藍色氫氧化銅沉淀(2NaOH+CuSO4=Cu(OH)2↓+Na2SO4)。

經常使用這種探究性實驗,能夠引導學生學會探索一些未知領域,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制訂計劃,循序漸進

課外實驗活動應根據學生知識、技能和發展的實際,認真仔細地制訂相應的活動計劃,循序漸進,盡可能符合學生思維、能力,并強調智能與情商的可持續發展,以滿足學生不斷提高的體驗要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形成刻苦探索,不斷進取的優良品質。

2、精心指導,形式多樣

化學課外實驗內容豐富多彩,教師在選擇其內容時,既要注意科學性、新穎性、創造性,又要重視實驗內容的多樣性。實驗過程中,既要注意學生能力的發展,又要有所側重,以滿足不同的情境體驗。

3、由“課本內”到“生活中”,開闊學生視野

由“課本內”到“生活中”,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發現問題,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生產實際,學以致用,激發學生對未知領域的熱愛和神往。

五、充分利用鄉土資源優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現今,農村中學的教學條件和實驗條件還是比較有限的,這對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然而,只要我們充分發掘當地的一些資源優勢,并充分利用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及學以致用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我們可引導學生在課外活動或假期對當地的土壤進行酸堿性的調查,對當地農民的肥料施用情況以及農藥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最后分析討論本地農業的基本現狀。學生獲得這一些知識后,回家再與家長討論怎樣合理施用農藥和化肥,怎樣正確地配制藥液等。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很有幫助,同時也對當地農村的農業生產也產生了促進作用,二者兼得。

我們還可以指導學生研究家里的洗滌劑、調味劑、日用化工產品的性質和用法,讓學生知道一些日用品會對環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讓學生在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環保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總之,化學實驗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是體現人的認識過程從思維到再創造的最生動典范?;瘜W實驗中只要我們努力創設實驗設計環境,鼓勵學生以積極求實的態度,刻苦鉆研的精神,敢于提出問題,大膽假設,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喚起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當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不是一個實驗一節課就能解決的問題,這應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工程。作為農村化學教師,更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旺盛的創造能力,不怕麻煩、不畏艱苦、樂于奉獻、勇于開拓,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因為我們相信學生的創造能力不可被埋沒。

參考文獻:

[1]范杰.化學實驗論[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朱文祥.中級有機化學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燕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8,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