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概念教學探討
時間:2022-09-28 03:54:56
導語:初中化學概念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化學概念是化學知識體系構建的基礎,是初中學生化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初中化學概念的教學效果有助于學生形成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提高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本文對初中化學概念的作用和特征做了簡要的闡述,指出了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影響因素,最后,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研究
初中階段的學生首次接觸化學這門課程,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識,尤其是在化學概念方面的學習,這是學生以后學習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先決條件.因此,學好化學概念的相關知識是初中化學教師進行化學教學的重要環節.
一、初中化學概念的特征
1.抽象性.化學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是通過大量的化學現象和化學實踐總結概括出來的,是對這些問題本質屬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化學學科研究的是物質分子和原子結構的變化,這些事物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在教學中教師只能夠通過其他的直觀教具來表示相應的原子和分子.2.系統性.在化學教學中,化學概念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相關化學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要幫助學生重點學習[1].
二、化學概念的作用
從化學學科特點來看,化學概念是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的基礎,在學生的化學學習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學生在學習物質的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時,沒有學習原子和分子的相關概念就難以對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形成具體的認知.如果學生沒有做好化學概念的學習,就難以從本質上認識事物,更不可能利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1.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對化學概念的學習能夠開拓思維,提高對所學知識把握的準確度,幫助他們順利解決生活中面臨的一些問題,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認識到化學概念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化學學習的興趣.2.助于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一個學生對化學概念掌握不清,就難以打下堅實的化學基礎,更難以形成系統的化學知識體系,在離開了必要的化學知識背景后,學生就缺乏發現化學現象、分析化學問題的能力,就不會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化學問題產生興趣,更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它,不利于學生化學思維的培養.另一方面,化學概念都是從大量繁瑣的化學材料中抽象和提取出來的,在利用化學概念解釋化學現象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過程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3.能夠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化學概念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化學問題的本質,可以幫助學生對化學的認識從簡單的化學現象描述到內在的物質變化上.并且,通過對化學概念的學習,還能夠幫助學生預見某些物質的化學反應,不僅能夠讓學生做到知其然,還能夠知其所以然,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2].另外,通過對化學概念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規律,促進知識的遷移.
三、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影響因素
1.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的課程教學能力影響初中化學概念的教學,教師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化學概念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化學概念學習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對教材的準確把握能夠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的設計選擇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例如,在“物質變化”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觀察-討論”的方式完成教學,這樣明顯比單純教授課程內容要好得多.2.學生的認知策略.同一個化學概念利用不同的認知策略來學習,就會出現不同的學習效果.對于化學中的大量的感性材料需要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總結等環節才能夠形成自身的概念,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學生的認知策略不正確就會導致總結出來的化學概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3]還有些化學概念具有較強的相似性,學生需要先對這些概念做好分析和劃分,如果沒有正確的分析方法就難以準確掌握這些化學概念,更難以形成理性的認識.3.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化學概念時采用的學習方法影響著化學概念的學習效果,利用有意義的記憶方式比機械記憶方式來學習化學概念要好得多,通過有意義的學習,可以使新的知識與原有的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形成知識網絡體系.這樣不僅能夠增強掌握知識的牢固性,還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實施策略
1.注重化學課堂教學設計.首先,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內容,選擇適當的授課策略,對相關的化學概念建立完善的認知結構,對邏輯性較強的化學概念要做到精講、細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尤其是課堂演示、問題的提出、學生的思考、板書的設計和總結部分.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靈活安排課堂教學的順序和教學方法的采用,講授用于要做到盡可能的通俗易懂,降低學生學習的思維難度.一般情況下,教師要在化學概念的講授課中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講授的內容要連貫,條理要清晰,且內容的前后要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在整個過程中要周期性的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其次,注重教學情景的創設,教師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盡量與后期知識應用的情景相似,這樣學生就會將不易區分的化學概念借助應用場景來將它們分開,待學生完全掌握這部分知識后再轉化別的情境.在講解新的化學概念的時候可以先列舉以往熟悉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之后再通過列舉一些復雜的例子做進一步拓展.最后,注重知識網絡體系的構建,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中,只有將抓住這些概念的內在聯系,將它們聯系到一起學生才能夠全面、牢固的掌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概念圖,圍繞一個概念將這些概念聯系到一起.2.提高學生認知策略.首先,通過設計問題清單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學生學會監控自己的認知過程,促進學生的自我反省.教師可以圍繞一個概念設計以下問題來引導學生的認知:這一概念的關鍵詞是什么?這一概念的本質是什么?這一概念的外延有哪些?這一概念與相似概念之間有什么關系?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恒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根據教師的問題引導產生以下問題:質量守恒的關鍵詞是“質量”和“守恒”,本質在于原子的種類和數量前后不變,反應前后的質量總和不變,它與能量守恒的概念有一定的聯系.其次,重視元認知反饋的評價,在化學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元認知的反饋評價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反思,為自己的學習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并及時的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這一概念的過程中,我運用了怎么樣的學習策略?我是如何對這一概念進行理解的?我學習的效果如何?在學習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應該如何改進?3.教授學生科學的學習策略.在初中化學學習的過程中,關于化學概念的學習方法較多,教師要將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通過自己選擇合適學習方法,轉變學習策略,達到最終的學習效果.在方法的教授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如何分析問題,適合選擇那種學習方式,還要注重新的學習策略的講授.
作者:嚴玲玲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新店鎮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王磊,黃燕寧.針對高中生有關物質結構的科學概念的探查研究[J].化學教育,2002(5).
[2]原青林.美國有效教學方法簡介[J].比較教育研究,2004,6,38-40.
[3]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1.
- 上一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探究
- 下一篇:初中化學新課標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