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化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時間:2022-01-02 11:27:23
導語:淺談初中化學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標提出的有效教學模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能提高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能有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率。對小組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應用中如何建立學習小組、在化學理論和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模式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小組合作;應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中小學教學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不但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而且也是化學教學的需要。在目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中,許多教師仍然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造成化學教學有效性不高。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化學教學中的主動性,是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徑。筆者結合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方法進行實踐探索。
一、科學合理建立小組,加強小組應用指導
要發揮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作用,就必須做好教學前的準備工作,進行科學合理分組與分工是保證合作學習有效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建立合作學習小組需要教師對全班學生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了解每個學生化學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智力水平、學習方式與學習習慣等情況。在盡可能滿足學生意愿的基礎上建立學習小組,確保小組人員和諧相處;二是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在化學教學中組建合作學習小組,要根據班級人員情況,有目的地將不同學習能力層次的學生組建為一組,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組建學習小組,這樣能促進每個學生的化學學習得到進步。每組以4~6人為宜,各小組之間的能力水平要相當,為各小組進行公平競爭奠定基礎;三是合理分工,加強指導。每個小組要設置一名組長,負責本組人員學習、作業檢查、給組員進行答疑等工作,同時要對其他組員進行合理分工,使每個人在組內都有明確職責。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教師應參與到各小組的學習中,以伙伴的身份指導學生,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交流討論的技巧等內容。在指導中教師要區別對待不同能力的學生,要有耐心,多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二、進行化學理論教學,加深化學知識理解
在化學理論知識的教學中,對于一些學生通過自學能夠理解掌握的知識,教師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教師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指導,通過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這樣能給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供思考、創新、成功的表現機會。學生通過廣泛的交流討論,相互借鑒,互相取長補短,既能拓展學生的化學思維,又能加深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化學“氧氣”這一節內容的學習時,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如下:一是教師進行引導。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應提前安排布置學生進行預習,并為學生的預習制定導學案,提出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重難點內容、討論研究的問題及注意事項等內容,讓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對本節內容有一個初步認識。二是開展合作學習。各小組根據教師的提示講解開展合作學習,各小組對氧氣的物理化學性質、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氧化反應、化合反應等內容進行交流討論,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三是學習檢測。各小組在學習結束后進行學習結果檢測,由教師安排內容,組長負責監督并把結果向教師匯報。四是總結講評。教師對各組檢測情況進行總結,并回答學習中的疑難問題,這樣就能讓學生全面深入掌握本節內容。
三、進行合作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通過進行實驗教學就能讓學生加深對化學基本概念、定理和規律的理解掌握,并且實驗教學也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它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就要注重對各環節的安排。一是提出合作實驗目標。教師要根據化學教學的內容要求,選擇適合合作實驗教學的內容,并對合作實驗目標、過程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學生掌握實驗要達到的目的;二是動手實驗操作。在實驗操作環節中各小組應根據實驗方法步驟進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實驗任務。在實驗操作時,教師要進行巡視,對于出現困難或問題的小組及時進行指導,保障實驗順利進行;三是交流討論。實驗完成后要進行小組交流討論,這也是合作學習的關鍵環節,通過對實驗內容、方案、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等進行討論,能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可在學習了“氧氣”的基本理論后,運用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氧氣”的化學性質驗證實驗:首先要讓學生掌握通過碳和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來驗證氧氣的化學性質,然后根據教材的實驗方案,各小組分別進行碳粉和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和生成物,讓學生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實驗操作完成后各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總結什么是氧化反應,什么是化合反應,實驗中有什么收獲體會等內容,掌握化學實驗的操作技巧與實驗內容。
四、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對策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雖然在實踐化學教學中,對提高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作用,但是任何學習方式和模式都有其不足之處。一是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明確分工,但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基礎不同,在交流討論中,經常是少數學習較好的學生發言,不少學生經常是“一言不發”,這就需要各小組在交流時合理安排發言人員,教師也應加強巡視,督促更多學生參與交流;二是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能力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不但要有較高的化學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驗動手能力,而且還要能及時處理小組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做好協調工作等。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素質,不斷研究創新合作教學模式的運用方法策略,才能提高化學教學效益。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拓展學生化學學習的思維,促進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合理恰當應用合作學習方式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J]王文元.初探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8).
[2]王汝潔.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5).
[3]王海鵬.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1).
作者:徐定霞 單位: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教育局
- 上一篇: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分析
- 下一篇:初中化學課教學優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