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專業分析化學教學研究

時間:2022-02-11 09:04:44

導語:醫學檢驗專業分析化學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檢驗專業分析化學教學研究

摘要:《分析化學》課程為醫學院校中的藥學和醫學檢驗專業領域中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其中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是關鍵的組成結構,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工作的現存問題展開研究,分析有待改進的教學內容,結合當代醫學教育特征,以實驗教學內容優化、實驗室要求規范和實驗操作為研究核心,整理實驗教學中涉及到的環保教育以及考核方式,總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改革辦法,為同領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發展建議。

關鍵詞:醫學檢驗專業;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改革

當前階段的藥學及醫學檢驗專業課程教育工作中,分析化學屬于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在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能方面尤為突出,是專業課程中的必備基礎內容,隨著分析化學實驗課教學的深入,學生在進行實驗過程中可掌握一部分基本的實驗分析方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進而提高學生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可以全面提升專業素養和學習效果。圍繞如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對醫學檢驗專業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增加設計實驗內容。通過對學生進行的實踐及學生對設計實驗的評價表明,此教學改革是成功的。對于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及發展他們的創造思維能力、獨立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發揮了一定作用。為保證學生個人的實驗學習興趣,養成學生更為嚴謹的科學態度,本文結合當代醫學教育特征,針對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工作改革展開探索,提出有利于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

1分析化學教學內容改革

分析化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但是其總課時在近幾年間不斷受到壓縮,出現了大幅度減少的情況,并且實驗教學的總課時和后續的實驗項目數量也因此不斷減少[1]。在此期間,大部分的實驗項目并不能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驗證性實驗教學工作效果不佳。因此,對一些經典實驗教學內容適當改變實驗方案,以此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量。例如:在沉淀滴定實驗-生理鹽水中氯化鈉的含量測定實驗教學中,傳統形式的實驗操作,僅為單純的使用Mohr法對氯化鈉含量進行測定,但是在經過改革后,可以提供兩種方法進行檢測,即學生利用Mohr法和Fajans法完成實驗測量任務,然后借助F和ε檢驗法完成實驗結果比較并針對最終比較結果展開課題分析,上述兩種方法存在一定差異性,但是哪種方法測量的更加準確,此間的討論是學生更加喜歡的環節,并且這樣的實驗教學可以不會顯得過于單一,學生也能夠獲取足夠的思考空間。教師在選擇實驗內容期間,需要盡可能保證實驗內容與學生專業緊密相關,同時還有可能將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內容運用到實驗教學中,這樣學生就會對課程教學目的產生更加清晰的印象,為學生的未來就業提供實驗經驗[2]。在上述內容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與學生本專業息息相關的綜合性實驗,此間需要對學生做出明確的要求,即學生需要自主完成資料查詢和實驗方案設計。在具有實驗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自主選定題目并完成實驗,這樣能夠有效鍛煉學生思考能力,養成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針對部分有趣且驗證合理的教學實驗方案設計,教師可以留檔儲存,在后續的教學實驗中作為一項備選實驗項目,供后來的學生選擇[3]。醫學院校中的分析化學實驗室,需要承擔起藥學專業以及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實驗教學責任,實驗室以及實驗員人數會受到限制,再加上學生人數比較多,因此對試劑的需求量較大,在部分同類型的教學實驗項目期間,經常會結合這兩個專業的教學特點進行實驗項目的選擇,這樣既能夠體現出分析化學課程的整體性,同時又能夠體現出不同專業所具備的實驗特點。對于分析化學實驗而言,其主要內容包括化學分析與儀器分析兩方面,雖然儀器分析在近幾年間的發展速度較快,但是部分比較經典的化學分析則是儀器分析不能取代的[4]。這些基礎實驗課程既能夠有效鍛煉出學生在實際操作方面的能力,同時又可以養成嚴謹的科學實驗態度,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正確理解,從而將各個不同章節的教學知識進行連接,所以此類型的基礎性實驗課程必須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合理布置化學分析以及儀器分析課程的實驗比例,能夠更好的培養出學生在分析化學知識方面的能力。加強實驗與理論教學的匹配度,分析化學實驗與理論授課通常情況下是分開進行的,理論課時占比較多,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差一倍,因實驗課需要按照學生課表進行穿插安排,經常出現實驗課提前或滯后于理論課的情況,兩種課程嚴重脫節,學生在短期內無法完成實驗操作。另外在校內的實驗內容與畢業實習期間的實驗內容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有學生認為實驗課程與理論教學匹配度不好,在校內進行的部分實驗課程并不重要,所以我們要采用學一節理論知識對應安排一節實驗操作課程。

2實驗室實操規范要求

2.1實操要求

為適應職業院校的課程改革需求,要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在進行分析化學實驗期間,保證基本實驗操作的規范性以及熟練度,能夠對實驗活動起到安全保障作用,同時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對于學科的基礎性實驗內容,教師不可以因為實驗過程比較簡單,便將講義中的內容籠統的講一遍,這樣學生并不會對具體的實驗操作產生深刻的印象,并且反應期間出現的各種現象也沒有直觀的觀察和理解,導致學生只能夠憑借自身的想象進行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升。因此,在任意實驗開始前,教師均需要對實驗操作流程加以更加詳細的講解和示范,為學生傳授以往的實驗經驗,對一些比較容易出現錯誤操作或不規范操作的環節,要單獨提出來進行重點講解。如:指示劑不可以多加、滴定管需要排出氣泡、紫外分光光度計比色皿需要注意對準對應的光通路等要求,借此來加深學生對實驗的印象,保證實驗教學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5]。具體要求如下:1)要求醫學檢驗專業任課教師備課充分,預做實驗,對學生進行實驗指導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及時進行解答;2)積極提倡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活動,這項活動開展可讓學生對化學分析實驗課有一定興趣,避免直接開展實驗的盲目性;3)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開展實驗課程之前,可讓學生觀看實驗相關視頻。實驗時,學生使用實驗儀器設備得心應手,可有效提高實驗效率;4)強化實驗操作基本技能訓練。基本操作的熟練程度與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存在必然聯系,學生應具備扎實的實驗技能,教師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的實驗技能達到熟練化、規范化要求。

2.2實驗室要求

學生實驗期間,教師需要積極為學生提供指導并及時檢查學生的各項實驗操作,在第一時間糾正學生的不規范操作,對學生做出明確的要求。實驗室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理念。尤其是對于醫學院校學生而言,這些學生在將來很有可能會從事醫療工作,作為醫療人員,必須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負責的作風才能夠在工作中減少失誤,為就診病人提供正確的醫療服務,為患者提供更加可靠的醫療保障。因此,需要更加嚴格的指明實驗室要求[6]。例如:實驗室安全使用知識必須詳盡,規定學生必須按照學號入座,不允許學生隨意調換位置;實驗器具每桌一份,學生不得隨意亂拿;學生穿著需規范,不許披頭化妝;嚴肅處理學生隨意篡改或者抄襲他人實驗報告的情況等。在日后的實驗課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實驗室要求,為學生養成優質的實驗素養,同時也可以為后續教學課程奠定更為良好的基礎。

3實驗教學期間滲透環保教育

進行分析化學實驗,需要消耗化學藥品,這些廢棄化學藥品的成分十分復雜,存在各種毒性較高或者難降解的物質,當這些物質流入下水道后,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長此以往,產生的危害將會十分嚴重,因此,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向學生傳授環保理念[7]。對于實驗中應用到的有害試劑,需要進行統一的回收處理。以鉻酸洗液為例,是分析化學實驗室中的一種常用試劑,其配制方式簡單,清潔力較強,但是鉻元素的毒性較大,在實驗室排出至下水道后,很有可能造成水污染,并給周邊環境帶來十分惡劣的影響,因此需要在實驗期間盡可能減少鉻酸洗液的浪費,或者使用強酸混合液來取締洗液,并且在使用洗液時,需要提醒學生,那些已經用過洗液不可以直接倒入水槽中,而是要放入專門的回收瓶中進行回收[8]。分析化學實驗課程需要進行實驗操作,此間會產生一定量的重金屬廢液,對于那些有害的重金屬,同樣需要專門進行回收處理。例如:“測定生理鹽水中氯化鈉含量”的實驗操作課程中,在實驗后會產生一定量的氯化銀廢液,這種銀是一種貴重金屬,長期進行直接排放后,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所以需要對其進行回收處理,爭取變廢為寶,因此要在實驗開始前,重點強調這方面的注意事項,讓學生將此廢液準確地排入回收瓶中[9]。通過這樣的實驗室使用要求,可以讓學生對實驗室中的各項器材和實驗物品產生更為清晰的印象,從而養成規范使用實驗器材、規范完成實驗操作的的良好習慣[10]。

4最終考核方式

此前的分析化學實驗考核方式,主要是將實驗報告成績作為主要考核標準,這種考核方式具有不夠科學的缺點,無法體現出學生實際的操作水平,部分同學在實驗課期間不認真,但是他的實驗報告卻會寫的非常好,此時該學生的實驗成績也會相對較高,因此,這種考核方式十分不利于調動全體學生的實驗積極性。針對上述內容,需要對傳統的實驗成績考核方式加以改革。截止目前,實驗成績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是學生的平時學習成績,每一次實驗教學過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實際表現進行打分,然后取多次實驗課程的學生平均分,此項占比學生總成績的25%;其次是實驗操作成績,教師按照學生每項考試取得的熟練度進行打分,此項占比學生總成績的50%;最后則是學生的實驗報告成績,此項成績主要看學生對每一次實驗數據的最終處理情況,同時對學生的實驗報告書寫是否規范等情況,此后取多次報告分值的平均分,此項占學生總成績比重的25%。這樣既能考核到學生綜合索質,同時還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因此這種考核方式也更加科學、可靠。綜上所述,分析化學屬于一門始終處于進步和發展中的學科,無論是在醫藥衛生領域還是工農環境方面,均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課程中,需要改革傳統教學觀念,不斷提高學生積極性,對實驗操作標準作出進一步規范,保證學生可以保持認真的觀察狀態,充分了解實驗現象并實現獨立思考,這種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處理、對實驗室要求和實驗操作做出明確規范、不斷提高實驗教學中的學生環保教育意識、革新考核方式的教學新措施,能夠對這門課程后續階段的實施教學改革提供積極的參考作用,并在不斷的實踐中取得更為優質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良紅,李嘉,舒彥,等.醫學院校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廣州化工,2017,11(163):208-209.

[2]王爭,劉英,趙利寧.高職院校醫學檢驗專業分析化學課程改革與探索[J].好家長,2018,17(92):150-150.

[3]黃艷子,趙瑞娟,顧小移.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分析化學》教學改革探索[J].高考,2018,310(24):288-290.

[4]劉明,張夢軍,曹文軒.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與教學質量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8,59(1):2591-2592.

[5]肖強.淺談醫學檢驗專業分析化學教學改革措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4):68-69.

[6]方德宇,張林,吳品昌,等.二維碼技術在分析化學實驗中的應用與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487(3):74-75.

[7]李慧芳.翻轉課堂在高職藥學和檢驗專業分析化學實驗課程中的應用[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7,3(316):82-83.

[8]李薇,王宜萍.分析化學在醫學檢驗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創新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46(5):31.

[9]李瑩瑩.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化工設計通訊,2021,47(7):116-117.

[10]張宏亮,牛小艷,宋煜偉,等.突出臨床應用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解剖生理學教學的改革[J].解剖學雜志,2021,44(3):268-270.

作者:孫娜 銀鴻雁 楊依 單位:河北東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