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堂采用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2 03:20:00
導語:化學課堂采用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在化學教學中我們越來越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上述目標較為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本文就化學課堂中采用合作學習方式的具體教學設計思路、實施關鍵及反思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情感智能多元智能弱勢群體研究性學習
現代教育教學的理念要求我們要創造一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分交流與溝通的課堂,要達到此目的的關鍵就在于構建一個能使學生們相互作用的學習環境。經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學生間的合作能使他們取得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推理水平,形成相互間良好的關系,也能使他們更好地接受不同的意見,具有更強的自尊心,更健康的心理,以及許多其他的優于單純競爭或單獨學習的效果。
經過不斷地實踐與摸索,進行合作性學習,體現伙伴學習關系的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教學活動的要求,合作學習能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使每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實現了有效學習。有人把小組合作學習理解為“小組討論”,實際上小組合作學習所指遠非“小組討論”所能涵蓋。小組合作學習它指的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以下幾方面的要素: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擔個人的責任;組員間的相互尊重,溝通與評價等。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就開始了對合作性學習的系統研究,小組合作學習在國內外早已成為一種被廣泛認同的學習方法。在我們的化學課堂教學中,經??吹浇處煵捎眯〗M的討論問題或進行實驗,但有時并未觀察到這種學習方法在促進學生發展上的優勢所在。那么,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以下是我通過理論研究和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和觀摩得出的體會。
1.給出適當的問題是教師組織合作學習的關鍵
我認為進行合作學習的任務最好是中等難度的、有真實情景的、有挑戰性的以及解決途徑和結論不唯一的問題。太易和太難的問題都不適合,太容易的問題無需討論,太難的問題,小組討論難以使個人在短時間內進行深入縝密的思考。真實情景有助于激發小組的興趣,有挑戰性的和解決途徑和結論不唯一有助于更多的成員參與評價和獲得成功感。給出的學習任務是否恰當,是教師設計這項教學活動的一個關鍵。
例如,在進行金屬鈉一節的教學中,可以探究的問題很多,比如對Na和H2O的反應實驗中異?,F象的探究,對Na與Cu(OH)2溶液,Na與不同的酸溶液(稀鹽酸、濃鹽酸和稀硫酸)反應時,反應速率和現象各異的探究,到底把其中的哪些問題作為提供給小組的合作學習任務,這就需要教師在其中做出選擇。考慮到教學重點與難點,考慮到合作性學習的任務要求,最后我在課堂上的設計主要體現在對Na和水反應的合作實驗,探究其實驗現象與實驗原理之間的關系,對Na和S反應實驗方案的設計與交流評價,以及課后共同完成小組實驗報告3個教學活動中。這3個問題難度適中,其中Na和水的反應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2.教師提供對小組合作學習技巧的指導
學習任務明確了,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多數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還取決于小組成員間合理的分工與合作。教師要在考慮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礎上,給出明確的角色分工,幫助學生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技巧。例如,金屬鈉一節中,對Na和S反應的實驗方案設計,4人小組,教師可以建議一個人畫裝置圖,一個人設計方案,一個人最后陳述,一個人控制時間并與其他小組交流,充當信使。我發現這種分工對于小組進行化學實驗設計活動是合理和有效的。
3.教師本身要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并及時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反饋
小組的活動需要從外界得到即時的反饋,需要有人分擔困難和提供支持,需要有人分享快樂和給予贊賞與鼓勵。那么教師在這方面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活動的進程與和最終的結果。教師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要善于控制,例如在一次新課程教學觀摩課上,開課的老師他就把全班共分成12個小組,并且爭取在一節課中讓每個小組至少獲得一次和教師單獨交流分享的機會。那么教師選擇在哪些活動中與哪些小組交流,用多長時間交流等細節問題,需要教師兼顧不同的需要,更需要教師在教學時間中不斷地揣摩。在交流評價的環節,如果時間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組獲得發表觀點的機會,應多采用隨機選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組間機會不均等;另外還可以考慮在課外創造機會,比如在課后將小組合作完成的實驗裝置設計圖或實驗報告等成果在教室后面的學習園地展示等。在化學課堂中,無論是在學生分組實驗還是設計裝置圖時,作為教師都應當努力融入學生的討論中,作為伙伴分享同學們的發現,和同學們一起想辦法,為同學們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幫助,在互動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雙方都能感受到需要與被需要,分享與責任等很多積極和美好的情感體驗。
4.采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如何使一個學生在化學課堂中都能得到發展,這是我們在教學中考慮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學生在情感智能的各個方面發展不均衡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一些在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方面表現出眾的學生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始終占有優勢,相對他們就出現了課堂中弱勢群體。根據多元智能理論,人的智能可以多種的,每個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強項,如果我們能讓教學活動設計盡可能涵蓋其中的多個方面,給每個學生以表現和發展他強項的機會,這樣我們的教育就會成為一種揚長的教育,這對培養學生的自信,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樂趣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我的體會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給出一個相對大的問題,有助于他們發揮各自優勢智能和團對精神,使每個成員都獲得自信心和成功感。例如,在學生們進行鈉和水反應的小組實驗時,你可以觀察到他們自然的分工,肢體運動型的學生愿意動手實驗,邏輯思維型的愿意解釋推理等等;又如在剛剛進行同分異構體的學習時,很多學生感覺很困難,這緣于空間想象和邏輯思維中存在的問題,我在這里的教學設計是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小組成員分別扮演戊烷分子中的5個碳原子,然后在講臺上表演出他們可以有多少種結合方式,這時你可以發現不同類型的學生在這里會充當不同的角色。以上兩個教學片段即是充分考慮多元智能因素的教學活動設計,同學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每個小組都希望得到展示交流的機會,作為教師聽到同學們獨到的創意,看到同學們之間平等地交流與質疑,感受到同學們迸發出的創造的火花,這時才真正體會葉讕老師的“課堂是有生命的”。
5.將研究性學習內容引入小組合作學習中
通過平時的一些摸索,我找尋到了一些將研究性學習內容引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途徑。
【途徑1】通過對課堂實驗過程中一些異?,F象的探究,引發研究性學習。例如,“乙烯”一節中,在制備乙烯的中會產生出明顯的刺激性氣味,而乙烯本身是無色接近無味的氣體,如果抓住這一問題探究下去,讓學生分組討論原因,并設計出除去雜質并驗證乙烯存在的實驗方案,然后小組間互相交流評價,便在課堂中開展了研究性的學習。
【途徑2】對課本中的個別內容或習題答案大膽質疑。例如,上海某版本教材中關于氨的催化氧化實驗裝置圖明顯存在問題,可以讓學生參與實驗的設計與改進,讓起在思路上可以拓展。
【途徑3】對社會中的化學熱點問題展開研究和討論。例如,近幾年來我國連續發生的幾起有毒原料泄漏事件、安徽有毒奶粉事件、廣州假酒案事件等
目前,雖然我們在很多教學領域都在試探性地進行合作性學習,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合作性學習并不是萬能藥,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在化學課堂中進行教學時也常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比如單從一節課來看,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在認知容量上比不上傳統的課堂,教學的進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但我認為,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對提高化學學科的、的興趣和成績,以及使學生在化學課堂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還是有幫助的。那么如何在教學實踐范圍有限、不同地區、不同生源的學校情況下來進行合作性學習試驗,這就需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摸索與嘗試。
【參考文獻】
1.黃雪金,《讓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成效》,中國教育曙光網
2.楊紅波,化學教育,2005,26(2),32-36
3.章朝萌,《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百分百文本
- 上一篇:農牧場書記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 下一篇:外資銀行市場準入制度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