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實驗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2-09 10:03:09

導語:高中化學實驗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化學實驗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在高中理科的學習中,化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而化學實驗作為幫助學生更加直觀且深入理解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自主學習,將動手和動腦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任務驅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

引言

化學,是高中理科教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它的教學質量的好壞會對學生的學習成果有很大的影響。在學習高中化學的過程中,實驗又是十分重要的部分?;瘜W實驗能夠幫助學生直觀且深入的學習化學知識,同時能夠將動手和動腦相結合,并鍛煉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而學校如何保證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適應日新月異的環境就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經驗,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學生自己的興趣所在。而在新型的符合時代需要的教學模式中,還應該保證學生擁有自己建立知識體系的能力。這樣,以任務驅動為特點的新型教學模式也就應運而生。在之前的教學研究中,任務驅動型教學也有一定的實踐,主要被應用在英語教學和計算機相關課程的教學中,而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則是新的嘗試。

一、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簡介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采用的是老師講和學生聽的模式。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只能被動地進行學習,而沒有主動去問為什么和怎么做。長此以往,不僅學習的效果會大大折扣,學生的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不到鍛煉,學生也將會逐漸失去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不僅會對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有不利影響,也會對學生將來的發展不利。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由構建理論演變發展而來的。從具體上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指:將學生所將要學到的知識融匯于問題當中,以問題問出發點,引導學生進行任務的構建,使得學生圍繞著知識點,進行自主的學習,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鍛煉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創新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最初是被應用于英語教學和計算機相關科目中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在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則屬于新的嘗試。

二、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的優點

(一)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

在傳統的授課方式中,教師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思路講,學生則被動的接受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在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難維持,同時也會壓抑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而在任務驅動型教學中,學生將會轉變自身的角色,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為了學習過程的主人公,他們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學習的任務。教師也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成為了學生的引導者。在任務驅動的教學過程完成中,學生們能夠通過完成學習任務,深入了解所學知識,并能夠有很高的自豪感,因而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二)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幾乎沒有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而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有自己經過深入的思考,才能夠發現問題,并通過問題的解決來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學生在有機化學部分的學習中,在學習醛類知識時,他們可以通過課本上的知識了解到醛類物質的各種性質,那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家庭裝修帶來的甲醛污染,那么有哪些措施能夠針對甲醛的性質來解決這一關乎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問題呢?學生們還可以聯想到在市場上有一些除甲醛的產品,那么哪些是有效的呢?在這些問題的驅動下,學生們可以經過查閱資料進行學習,最終解決這些問題。而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還鍛煉了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學生在其未來的發展當中,不僅僅需要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更為需要的是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而任務驅動型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培養創新能力。在學生進行任務驅動型學習的過程中,從任務的選擇和制定到任務的進行過程再到最終的完成,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很大的靈活度和自由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和喜好進行發揮。在任務進行的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四)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能夠保證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每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都存在著差異。有些學生只能保證聽懂老師所講的知識,有些學生只能完成老師硬性布置的任務,但是有一些學生則不僅能夠做到以上兩點,還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完成更高層次的任務。考慮到同學們的差異性,采用任務驅動型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了。這樣能夠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最大程度的發展,做到因材施教。

(五)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在任務驅動型教學過程中,活動主體往往不是個人,而是將同學們進行分組,進行小組學習。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通過團隊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標,達成學習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會進行不斷的磨合,有可能成員之間意見會發生分歧,這就需要同學們具有團隊精神,學會傾聽他人的聲音,學會思考與接納。在任務驅動型教學的任務完成后,同學們都會擁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溝通與交流的能力。

三、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構建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在高中理科的學習中,化學學科十分重要?;瘜W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十分豐富,不僅繁雜抽象,而且較為瑣碎,學生理解起來有不小的難度。而在目前的化學教學中,大多學校課堂采用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老師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要的授課方式。在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的教學占了一定得比重。教師通過化學實驗,能夠直觀的傳達化學知識,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化學實驗的教學要么是教師演示,要么按照教材或講義的安排進行實驗。這種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更會給學生留下照本宣科的不良影響,長此以往會扼殺同學們的創新能力。那么任務驅動型教學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再好的教學方法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據本學科的教學特點進行適當調整,以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靈活運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則是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

(一)學習任務的提出

目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理解化學,了解化學,對化學產生興趣。化學實驗的進行以學生需要學到的知識為基礎,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親自動手進行試驗,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學到知識。學習的任務在提出時,要緊緊圍繞學生需要學到的知識,在學習任務提出之前,先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這是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的基礎。教師應該從課本知識出發,幫助學生在緊扣主題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發揮,提出相關的學習任務。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很多優勢,其中一點就是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因材施教。而教師在任務的布置過程中更應該注意到這點。對化學學習基礎較好以及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要給他們更高的自由度,鼓勵他們進行創新學習,完成更高層次的學習任務。而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則應該注意給他們布置一些難度較小且趣味性更強的學習任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循序漸進,逐漸提高學習成績,并掌握學習的方法。

(二)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學習的引導者。而在任務驅動型教學中,教師要完成觀念的轉變,認清自己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中所處的位置已經不再是主導,而更多的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把任務布置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給他們更大的自由度,讓他們在以所學知識為主線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主學習,不僅學習知識,更要學習到學習的方法。

(三)學習任務的分析過程

當學生經過思考和老師的幫助,提出學習任務后,就要由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在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實驗的最終結論往往是固定的,但是驗證這一結論的實驗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在食鹽是否加碘這一實驗中,學生既可以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化學學習聯系起來,還可以向家里的長輩請教生活中是否有相關的“小妙招”來驗證食鹽是否加碘,上網查閱相關資料或者根據自己所學知識來設計實驗。相類似的學習任務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更能夠加深對知識的印象。而同學們之間也可以就不同的實驗設想進行交流與探討,選出最佳方案。而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遇到難度較大的問題時,可以向老師求助,但是這時老師不能直接把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和點播,讓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下解決問題。

(四)學習任務的執行

當學生對學習任務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分析后,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設想進行實驗了。出于安全問題的考慮,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要保證實驗始終在教師的監督和指導下進行。同時教師首先要向同學們講解進行試驗的有關注意事項,保證實驗安全進行。然后教師要對實驗儀器進行講解,讓同學們盡快熟悉實驗儀器的用途和特性,盡快開始試驗。教師還要檢查學生的實驗方案是否存在問題,并進行相應的指導。在學生完成試驗后,引導學生得出相關結論,并和預先準備好的化學方程式進行比較,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尋找答案,完成學習的任務。

四、總結

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越來越受到老師們的歡迎。它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主動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另外能夠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以及溝通與交流的能力。對于老師來說,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因材施教”,讓基礎好的學生能夠達到更高水平,也能夠激發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教師在進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時,要轉變現有的思維方式,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方案,保證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參考文獻:

[1]張義建,郝瑞鋒,趙銘燕,等.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與化學教學[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5):108-111.

[2]海自祥.高中化學“任務驅動”實驗教學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3(4):158-159.

[3]林歡.高中化學實驗“任務驅動”教學模式[J].科學中國人,2015(26):213.

[4]董自紅.高中化學實驗“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12):33.

[5]鄧艾梅.基于“任務驅動”的化學實驗教學設計——以“原電池”的教學設計為例[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168-171.

作者:吳君磊 單位:臺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