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4-25 04:29:48

導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優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很有必要.這不僅能夠讓知識教學的整體效率得到提升,而且能夠豐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體驗.教師要有意識地對于化學課堂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做出更新,將優化教學模式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提升知識教學效率.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優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談點體會.

一、注重知識教學的有效銜接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知識教學的有效銜接,讓知識教學變成一個有機整體,引導學生用學過的一些思想方法與解決問題的模式處理新的問題.這是學生能力的體現.在遇到新的問題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給予學生引導,提示學生用一些學過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來處理這些問題;同時,在碰到一些知識點的講授時,教師要注重知識點間的聯系,讓學生用學過的內容來輔助對于新知識的理解與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有助于學生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構建.這是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體現.例如,在講“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透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來共同進行實驗過程的設計,并且得出實驗的方法、步驟、裝置等.有了這個學習體驗后,學生對于今后的一些氣體的制備實驗都能更加熟悉.比如,在進行有機化學中的甲烷、乙烯、乙炔實驗室制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上述方法.學生已經學習過氯化氫、氯氣、氧氣、氫氣等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已經掌握實驗室制氣體的基本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學生自然能夠得出制取以上三種氣體的方法、步驟、裝置、收集等知識,達到使學生自學的目的.這是一個實現知識點間的教學銜接的過程,能夠深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注重實驗教學的優化

實驗教學是化學課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也是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在優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背景下,教師應讓實驗教學有所革新,豐富實驗教學形式,加強對于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有些實驗進行改造.比如,對于那些實驗現象不明顯的實驗是否有改良的方式;對于那些實驗操作較為復雜的實驗是否有簡化的模式;等等.教師引導學生對于這些問題展開探究,既是對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又能提高實驗教學的綜合效率.為了提高實驗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進相關的實驗裝置,使實驗裝置變得簡單,現象更明顯.比如,檢驗乙醇與鈉反應產物時,我們要進行點燃操作,由于火苗很小,現象不明顯,怎樣改善這一問題呢?有的學生想到,可以在火焰上方放一張紙,紙燃燒的現象非常明顯.一個小小的變動就讓實驗呈現出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在實驗裝置改進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與實驗素養.

三、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

優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同樣可以體現在教學形式的豐富上,教師應當在這一點上積極做出改善.教師可以將多媒體引入化學課堂,借助信息技術讓很多知識以生動直觀的形式得以呈現,讓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更加豐富.比如,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鹽的水解原理、晶體的結構等,教師都可以做成多媒體課件,突出物質間的反應過程和物質的空間結構特點,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教學內容.高中化學中有機化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部分知識也是一個教學難點.不少學生對于有機物的結構、特點等在理解上都較為困難,使學生對于這些物質的性質理解得不夠深刻.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些物質的結構特點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效地獲知相關物質的實質,從而提高知識教學的效率.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還可以增加課堂的信息容量,加快信息傳遞速度,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尤其在復習階段,針對各章節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進行梳理與回顧,幫助學生有效構建自身的知識框架與知識體系.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透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優化課堂,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教師要注重知識教學的有效銜接,讓知識教學變成一個有機整體,引導學生用學過的一些思想方法與解決問題的模式處理新的問題.教師應當讓實驗教學有所革新,豐富實驗教學形式,加強對于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教師還可以將多媒體引入化學課堂,借助信息技術讓很多知識以生動直觀的形式得以呈現,讓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更加豐富.

作者:鄭榮 單位: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